一 二 三(上) 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德经》42章,以下略称某章)前人把另一处老子的话:“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25章)凑成...
内容提要: 老子《道德经》中的“道”是指自然之道。首先只有消除强力、欲望才能回归自然之道。这种自然之道向人们显现的是一种绝对的无,而这种无刚好使万物得以有。道向我们...
一、天下与神器 王本二十九章: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这是通常的句读。论者在这段话中一直关注于“不可为”之下是否应...
先与后(上) 老子在《道德经》第二章阐明了美论和善论之后,立即,一连说了六个“相”。就是:有无之相生,难易之相成,长短之相形,高下之相倾,音声之相和及前后之相随。美...
安乐哲(Roger T. Ames) 郝大维(David L. Hall) 著 彭国翔 译 摘要: 本文在一个中西比较、儒道比较的视域中,结合郭店新出土的文献材料,对《道德经》中所蕴涵的一种关联性的宇宙论...
内容提要 :本文通过对王安石、王雱、吕惠卿、苏辙等人的《老子》注的考察,指出:北宋儒家学者在注释《老子》时,既肯定了孔、老之言论存在相异之处,同时又分析了产生这种差...
内容提要 :北宋《老子》注家对“无为”的理解,首先是突出地强调“无为”非“不为”。他们认为“无为”的基本特征就是“因其自然”。而从主观方面来说,“无为”就是不要有主...
摘要 :《太一生水》是郭店楚墓竹简中一篇重要的宇宙生成论文献,从其哲学内涵来看,原来的顺序应予调整。从郭店楚简道家著作的竹简形制、语法句式、内在关联性来看,《太一生...
摘要 :宋徽宗虽然在政治上无所作为,但在老学发展史上却有一定的地位。他与太学生江瀓以儒解《老》、会通孔老的老学思想,具有时代的典型意义,鲜明地反映了当时儒道合流、万...
摘要 :王安石的《老子注》颇具理论特色。他以元气释“道”,对《老子》的“道”作了唯物主义的阐释。他以“穷理”解“为学”,以“尽性”解“为道”,从而掀起了以性命之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