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道学 > 道学入门 >

吕祖显化故事集


    
    吕祖显化故事集 殷诚安 编撰(本书于2004年春由香港青松观刊行)
    前言
    吕祖名岩,字洞宾,生于晚唐时期,是道教全真派北五祖之一,也是“八仙”中最具代表性的神仙人物。民间多呼其字,信仰者则称其吕祖,元武宗赐封他为“纯阳演正警化孚佑帝君”。关于他显化度人的故事,在中国民间流传甚广,清代刊行的《吕祖全书》引“无我子”之言说:“道家之有孚佑帝君,犹释家之有观音大士也。”此言中肯,吕祖的某些传说故事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由于他在成仙前曾发誓“度尽天下众生”,所以经常显化于民间救苦度人,也因此获得了老百姓的好评,以至于产生出一句歇后语:“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本书是根据《道藏》中元苗善时先生所撰的《纯阳帝君神化妙通纪》参考明代辑成的《吕祖志》、清代的《吕祖全书》内容编辑而成的。
    在编写过程中,剔除了“戏牡丹”与“斩黄龙”等有损吕祖形象的故事,因此类故事《道藏》无载,纯属小说家、剧作家们为了迎合某些人的心理或出于某种目的编造出来的,不能代表吕祖本人形象,故不予录入。据《吕祖全书》载,清康熙年间,吕祖显圣于天庆观,亲笔题云:“世传飞剑斩黄龙,乃宋散仙颜洞宾也,岂有上真而嗔恼不除者乎?”盖宋代初年也有个叫“洞宾”的人,但他姓颜。此人曾为云游术士,为骗取钱财,所到之处常常谎称自己就是“吕洞宾”。小说《杨家将》中写其后来做了辽国军师,助辽攻宋,于“天门阵”中为杨门女将所杀。据陈撄宁先生考证以及《吕祖全书》等资料所载,《五灯会元》中记载的与“黄龙禅师”相辩的“吕洞宾”即是颜洞宾,而“戏牡丹”一事也是颜洞宾所为。
    宋太宗太平兴国年间所编的《太平广记》一书,载有吕翁度卢生故事,这是最早关于吕祖度人的记载。而《吕祖全书》的编者认为:“黄粱传奇托言卢生,其事乃钟离云房点化吕祖。”故本书未录入此条。另据《宋史·陈抟传》载:“关西逸人吕洞宾有剑术,百余岁而童颜,步履轻疾,顷刻数百里,世以为神仙。”陈抟生活于唐末宋初时期,此时的吕祖已“世以为神仙”了,说明早在宋初,吕祖已经开始显化度人了。宋仁宗年间,大学士苏东坡曾经和过吕祖之诗(见本书《榴皮题诗》),足见当时吕祖事迹传说之盛。继《太平广记》之后,同时代的《夷坚志》一书,收录了吕祖显化故事近三十条。
    宋代以后,吕祖信仰已不再囿于道教内部,他的许多传奇故事大都来自于民间。如小说《东游记》将吕祖描写成多情种子,《白蛇传》写白蛇是因为吃了吕祖的仙丹而变化成白娘子的。另外像《九江府志》、《武夷山志》、《保宁府志》、《华阴县志》等一些地方府县志中也多有吕祖显化的记载。
    在吕祖诸多的传奇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其显化方式多种多样,往往是不拘礼法或违背常理的,如他经常扮成贫汉出现于庄重场合,扮成酒徒冲撞官宰仪仗,扮成孕妇污秽洁净坛场,扮成老翁教化年轻人,扮成风流公子试探漂亮女子等等。以此类似恶作剧的手段警化人于当场。这恐怕与他本人曾经“十试”而不动心的修道经历有关,而常人大多都会在生与死、得与失、荣与辱,以及酒、色、财、气等重大关头败下阵来。所以吕祖曾作诗叹曰:“独自行来独自坐,世上人人不识我。唯有城南老树精,分明知道神仙过。”看来度人成仙实属不易。
    直至清末,当外国列强入侵中国时,国人自发组织起来的抗击八国联军的“义和团”运动,其暴发地就是天津的吕祖堂。据传,当时义和团员们在吕祖神像前发誓要消灭侵略者,保家卫国,然后众志成城,英勇不屈地拿起大刀长矛与洋枪洋炮武装起来的侵略者们展开了浴血奋战,并且取得了“廊坊大捷”的光辉战绩。如今天津的吕祖堂做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已成了“义和团运动纪念馆”。在国家民族危亡的关头,吕祖代表了中华民族的正义之神,他让国人团结、凝聚起来,形成了一股坚强不屈、勇往直前的民族力量!因此,吕祖信仰也是中华民族精神之所在,这是和吕祖本人济世度人事迹分不开的。纵观吕祖的种种传说,可知他是一个维护正义、保家卫国、扶危济困、除暴安良、帮助弱者、不拘于传统礼法、不贪图功名利禄的神仙、侠客和清高之士形象。
    因为资料有限,本书所收入的吕祖故事并不完全,相信在社会中流传的吕祖故事还有许许多多,热诚欢迎提出宝贵意见和提供本书所遗漏的故事资料,以便日后增补充实。
    云槎道人 殷诚安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