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传统中医 > 中医本草 > 中药百科 >

鹿茸之乡---辽宁西丰县


    
    古老相传,东北有三宝:人参、鹿茸、乌拉草。“乌拉草”其实不是药材,东北人用它编织草鞋,又轻柔又暖和。在霜冻期达半年之久的东北,它还真算个宝。不过,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早已没人穿草鞋了。所以又有人重新为“三宝”定位:人参、貂皮和鹿茸。虽也说得过去,然终未那老话押韵顺口。 
    单说这鹿茸。出沈阳北行,驱车三小时左右,即是全国、也是全世界最大的鹿茸集散地——铁岭市西丰县。这里的鹿茸全部产自梅花鹿,其价值远比马鹿高。梅花鹿仅中国东北产之,另在朝鲜和日本有少量存养,说东北一宝,实不为虚。西丰全县存养梅花鹿两万三千多只,占全国四分之一,虽比吉林少,但吉林鹿茸多贩至该地出售,故其销量则占全国二分之一。每逢割茸季节,中国南方及东南亚地区巨贾富商蜂拥而至,一时之间,小小县城遂成国际集市,世界鹿茸价格也在讨价还价中产生。西丰古名“逃鹿”,原为清代皇家围场,乾隆帝在此箭中一鹿,百觅不得,御呼:“此地‘逃鹿’也!”遂名之。滥猎的结果最终导致鹿群锐减,地方官员遂指派当地百姓家养,待皇帝出猎时放逐之,以供御猎。如此承传下来,不意今日竟成一项产业。
    鹿茸在阳历六至八月间,错过这一时节,鹿茸即角化成骨,失去价值。据说,割茸需要用木头搭一狭长通道,终端封死,鹿被赶进出后,终将进退不得,只得低头认割。割茸时将有少许茸血流出,弥足珍贵,饮之大补。中国古代诸多皇帝遇急,多以之暂续性命。
    城东十公里处即是全国最大的鹿场,常年存养一千六百头左右,名“育才”种鹿场。然中午赶至鹿场时,场长告之:迟了!原来,割茸需选在凌晨四点,时为一天之中气温最低之时,以保新鲜。打开一间间鹿舍,一群群鹿们安安静静地聚拢在一起,亮晶晶的目光十分好奇,头上一至二揸长的鹿茸泛着粉红色的血光。每头鹿的耳朵上均别着号码牌,场长的日记本上则记着它们的家谱以及各自产茸的数量。在野生的状态下,公鹿以角力决定交配权,而在此,惟有产茸数量最高的才有繁殖后代的权利。
    据鹿场介绍,现在改用其他方法了,那种笨办法早已过时。鹿舍地上横放一食槽,散发着淡淡的酒香,抓起一看,原来是将熟未熟的玉米同玉米秆一起轧碎发酵而成。
    梅花鹿浑身是宝,鹿皮是制革上品 ,鹿血大补、鹿肉珍馐,鹿鞭壮阳,鹿胎盘治女子不育有奇效,而鹿茸则收祛病强身、滋阴补阳、延缓衰老之功效,为日常进补之珍品。然而鹿茸割制十分费时,一头公鹿一年只割一茬,而鲜茸要经过数十次的热水烫、凉风吹,方可晾干备用。目前,干茸出厂价在每公斤三千至六千元之间,主要视其“形好”、“形差”而定。除中药铺外,现在人们购进整支鹿茸,多不为食用,仅为摆至百宝阁中,一赏“艺术”,二示富贵。因而,“二杠”(即两个杈)往往比“三杠”价昂。该场曾产过一架鲜重十公斤的鹿茸,可谓鹿茸王,如放诸客厅,想必着实显派。而最昂贵部分实为茸尖,茸尖最嫩,每公斤出价在四万元左右。虽然目前该地已开发出尾、鞭、片、粉、酒等十几个品种,但其实都谈不上深加工,据说原因主要是资金短缺云云。
    出得鹿场,极目东望,一小时车程之后便是人迹罕至的原始森林,属长白山余脉,那里便是梅花鹿的故乡。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