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传统中医 > 中医本草 > 中药百科 >

半枝莲饮


    
    半枝莲,别名赶山鞭、瘦黄芩,牙刷草,田基草,水黄芩,狭叶韩信草。为管状花目、唇形科、黄芩属植物,分布于阿根廷、巴西南部、乌拉圭以及中国大陆的公园等地,常生于逸生,原产于南美洲,半枝莲的干燥地上部分,具清热解毒、活血祛瘀、消肿止痛、抗癌等功能。[1]《校正本草纲目》记载"此草开紫白色花,草紫红色,对结对叶,七八月采用"。所述形态与本种相近。民间草药中以半支莲或"半支"为名的品种甚多。《百草镜》载"各种半支有七十二种"。赵学敏在《本草纲目拾遗》中收载有鼠牙半支、狗牙半支及虎牙半支等,系景天科景天属的几种植物。《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85年版一部收载的半支莲即为本品。
    生长能力强。根茎短粗,生出簇生的须状根。茎直立,高12-35(55)厘米,四棱形,基部组1-2毫米,无毛或在序轴上部疏被紧贴的小毛,不分枝或具或多或少的分枝。叶具短柄或近无柄,柄长1-3毫米,腹凹背凸,疏被小毛;叶片三角状卵圆形或卵圆状披针形,有时卵圆形,长1.3-3.2厘米,宽0.5-1(1.4)厘米,先端急尖,基部宽楔形或近截形,边缘生有疏而钝的浅牙齿,上面橄榄绿色,下面淡绿有时带紫色,两面沿脉上疏被紧贴的小毛或几无毛,侧脉2-3对,与中脉在上面凹陷下面凸起。花单生于茎或分枝上部叶腋内,具花的茎部长4-11厘米;苞叶下部者似叶,但较小,长达8毫米,上部者更变小,长2-4.5毫米,椭圆形至长椭圆形,全缘,上面散布下面沿脉疏被小毛;花梗长1-2毫米,被微柔毛,中部有一对长约0.5毫米具纤毛的针状小苞片。花萼开花时长约2毫米,外面沿脉被微柔毛,边缘具短缘毛,盾片高约1毫米,果时花萼长4.5毫米,盾片高2毫米。花冠紫蓝色,长9-13毫米,外被短柔毛,内在喉部疏被疏柔毛;冠筒基部囊大,宽1.5毫米,向上渐宽,至喉部宽达3.5毫米;冠檐2唇形,上唇盔状,半圆形,长1.5毫米,先端圆,下唇中裂片梯形,全缘,长2.5毫米,宽4毫米,2侧裂片三角状卵圆形,宽1.5毫米,先端急尖。雄蕊4,前对较长,微露出,具能育半药,退化半药不明显,后对较短,内藏,具全药,药室裂口具髯毛;花丝扁平,前对内侧后对两侧下部被小疏柔毛。花柱细长,先端锐尖,微裂。花盘盘状,前方隆起,后方延伸成短子房柄。子房4裂,裂片等大。小坚果褐色,扁球形,径约1毫米,具小疣状突起。花果期4-7月。
    主治
    治吐血,衄血,血淋,赤痢,黄疸,咽喉疼痛,肺痈,疔疮,瘰疬,疮毒,癌肿,跌打刀伤,蛇咬伤。
    性味:味辛;苦;性寒。
    归经:归肺经;肝经;肾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克,鲜品加倍,或入丸、散。外用:适量,鲜品捣敷。长期服用对胃不好,连续服用5天,容易拉肚子。
    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半枝莲的全草。
    半枝莲饮,活血祛瘀,清热解毒,补气消肿。对肝癌患者饮用尤佳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