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校园国学 > 明德讲堂 >

朱高正先生讲《近思录》:圣人境界 生知安行与大道自然合一


    朱高正先生讲《近思录》·道体第四:圣人境界 生知安行与大道自然合一
    好,那我们继续看下一条。他说“无妄之谓诚,不欺其次矣。”什么意思?“无妄”就是“真实无妄”。什么叫“无妄”?真实的意思。所以“无妄之谓诚,不欺其次矣”,什么叫“不欺”?就是不欺骗别人,那是“其次矣”,那是再下一个层次。什么叫“无妄之谓诚”,所谓“无妄之谓诚”表示什么?就像圣人一样无所为,不刻意追求,从容中道,这叫做“诚”。什么叫“不欺其次矣”?“不欺”就是因为你有这样一个“有为法”,提醒自己不要去欺骗别人,大家记住,只要是有为法,那个就不是圣贤,因为你“有为”。
    就像这一种“性焉、安焉”那是圣人,什么叫“性焉、安焉”?就是天性如此,不假做作,这叫“性焉”;“安焉”,生知安行,从容不迫,这叫圣人。那下一个层次是什么?下一个层次就是一般人,就要做到“复焉、执焉”——“复”是什么?回复善道,表示你已经有所过错了;“执焉”,就是信所不移,要把它执守得稳固,也就是表示你平常如果没有这个心的话,你就偏离了,所以这就差一截了。“不欺”就相当于“复焉、执焉”,所以伊川才会讲到“无妄之谓诚,不欺其次矣。”
    我们在讲《道体》,我在这里告诉大家,其实《道体》你慢慢来读是很有意思的,因为他都讲形而上,是吧?也就是说我们把《近思录》,你把卷二到十四读完之后,你再好好地来读《道体》,你会体会得更多。
    那我们看下面一条,他说:“冲漠无朕,万象森然已具,未应不是先,已应不是后。如百尺之木,自根本至枝叶,皆是一贯。不可道上面一段事,无形无兆,却待人旋安排引入来教入途辙。”
    什么意思?他说“冲漠无朕”,什么叫“冲漠无朕”?也就是说在“无极而太极”的时候,那时候宇宙是一片寂然,但是“万象森然已具”。为什么叫“万象森然已具”?也就是所有万物的根源都已经在那里有了,这叫“无极而太极”。
    他说“未应不是先”,就是我还没有回应,就不是在前面;“已应不是后”,我已经回应了,也不是在后面。大家要记住,这是在讲本末的问题。也就是说,我本来就在那里了,该回应我就回应,该沉寂我就沉寂,你不能说“未应”是在前面,“已应”是在后面,其实是一贯的。
    他说,这就像百尺这么高的树木,从他的树根到他上面的枝叶是一贯的,“本末一贯”,你不能说上面是一段事,讲下面是另外一段事,不是!“本末一贯”。所以我在这里要告诉大家,当我们了知大道的时候,一举手一投足,大道都在里头,因为你的境界到那里了。那一般人,他可能做的事情符合大道,但他都不知道,他只是刚好巧合符合大道,不是必然合于大道。一个圣人他已经达到化境了,他的一举手一投足统统符合大道,统统显现出大道,所以说不一定,可能他不讲话,不讲话里面都有学问的,所以说大家要慢慢了解,我们《道体》就在讲大道的本体。道体是千变万化的。
    道体专辑更多精彩内容请点下方链接
    https://v.qq.com/x/cover/51ej5tc6j62jl9h.html
    主讲人简介:
    朱高正,1954年出生,南宋大儒朱熹的第26代孙。1977年台湾大学法律系毕业,1980年赴德国波恩大学深造,1985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98年9月获聘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特邀教授。博览群籍,学贯中西,向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重建中国文化主体意识、推动中国全方位现代化为己任。著有《近思录通解》,德文著作《论康德的人权与基本民权学说》,易学专著《周易六十四卦通解》,《易经白话例题》,作品精选集《中华文化与中国未来》等。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