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校园国学 > 明德讲堂 >

朱高正先生讲《近思录》:做人不但要好仁 更要恶不仁


    朱高正先生讲《近思录》·改过迁善克己复礼第四 之二:做人不但要好仁 更要恶不仁
    我们来看下一段,那更重要。下一段是针对孔子讲的,仁者要好仁而恶不仁,也就是一个真真正正有仁德的人,他喜好仁德,然后要痛恨不仁。因为有的人乡愿,他只会说你做的好事我赞成,但是你做的坏事我不厌恶,那是不行的,要好仁而恶不仁,也就是你要喜好仁德而厌恶那个不仁的事情。
    所以说,“恶不仁,故不善未尝不知。”大家记住,因为厌恶不仁——什么叫不仁呢?所谓不仁,大家要知道,仁、义、礼、智、信五常之中,最重要的就是仁德。一个有仁德的人,仁、义、礼、智、信——信是确实有这个品德,就叫做信,那其它呢?仁、义、礼、智,如果我们讲得笼统一点,就讲“仁义”两个字就概括了仁、义、礼、智这四德。那如果只要讲一德的话,那就代表仁,仁、义、礼、智就代表所有人的善性。
    所以说,我们不仅仅只要好仁而已,还要恶不仁。这样才能够把仁的要求贯彻到底。所以他说,要能够厌恶不仁,“故不善未尝不知”。这个“不善未尝不知”,是在《周易·系辞传》里头孔子赞扬颜渊的话。因为颜渊,大家知道,后世称他为“复圣”,为什么?他不贰过,他不迁怒,他“不善未尝不知,知之未尝复行也”,什么意思?也就是说,对颜渊来讲,如果有什么还没有做到尽善的时候,他不曾不知道。我们讲很多人就马马虎虎,随随便便,说差不多就可以了,不行,对颜渊来讲,只要稍微有一点点不善的话,他就马上知道,一知道之后,绝对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我们一个人在修身的时候,一定要做到这样,才会精细,才不会粗糙。
    下面横渠说:“徒好仁而不恶不仁,则习不察、行不著。”大家看看,他说如果只是喜好仁德,而不会去厌恶不仁,这样的话,就会“习不察、行不著”。这个“习不察、行不著”是引自孟子的话,孟子不是讲吗?说要行著、习察。什么意思?也就是说,我做这件事情,我知道我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情。这“习察”是什么?虽然我已经习以为常了,我都还知道我为什么要这样来做?很多人,他天天在做,但他却不知道为何而做,都已经养成习惯了,却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来做。这个叫什么?也就是说,他所做所为之事,虽然符合义理,但是却不是基于义理而来做这件事情。
    这叫什么你知道吗?用康德的话来讲——康德的道德哲学在西方哲学当中,会享有那么高的声誉,跟这个是有关系的。康德在他的道德哲学里面,就把这两个问题分得一清二楚,也就是说你的行为符合道德规范的要求,这是康德称它为——合法性。那你做一件事情,不只是说我这样做符合这个社会规范的要求而已,而是因为起于一种义务心,说我应该这样做,因为我有这种自觉,所以我才这样做。就好比有人做善事,有人做善事是为了现在有一种有什么比赛,我为了想要得到那个善人的称谓,所以说我拼命做好事,他拼命做好事是为了得到奖赏,是吧?并不是说因为这件事情是好事,所以我来做它,他是为了得到奖赏而来做好事,这是不同的境界。
    所以说,我在这儿要告诉大家,你做了一件好事,表面上看起来都一样,有两种动机,一种是你行不著、习不察,因为大家都这样做,所以我这样做,你所做的只是符合社会规范的要求而已,这个叫合法性,你的行为没有道德价值。另外一种是说我自己自觉,说我是一个人,我应该要做这件善事,因为我觉得这件事情是对的,是好的,所以我就应该做。我做了这件事情之后会有什么回报,我不考虑的,只是因为我应该做,所以我做了。这样的做,你是基于一种义务心、基于一种自觉、基于为善而来做,这就有道德价值了。
    那我再举一个例子跟大家讲。有一件事,这件事本来做了,大家都会认可的,但是,因为现在刚好政治风向有所变化,这样做可能会对我不利,所以我就不做了。另外这个基于义务心而做的人,他说这件事本来就是对的,至于说做了这件事情之后会得到大家的赞赏、认可,根本有没有赞赏、有没有认可,我无所谓,我做这件事情只是因为是对的,所以我来做,它就有道德价值。对于这种人来讲,虽然这个政治氛围改变了,你做这种事可能要遭受到处罚,但是,我认为基于我的良知,我是该做的,我还是做了,你要把我处罚,我甘之如饴。大家看看,古往今来,多少英雄豪杰就是这样杀身成仁了?这就是他坚持他的价值,坚持他的理想。
    所以我在这儿要告诉大家,人有一种从众心理,其实从众心理禽兽也有,你看看那个蚂蚁、蜜蜂这种群居动物也会有从众心理。什么叫从众心理?就是大家认为这样好,我就跟着做,这叫从众心理。从众心理只是告诉你说,你的行为有合法性而已,但没有道德性。真正的道德性是说,我基于我的良知,没有考虑到任何的厉害关系,我认为我该做,我就做。至于做了,对我有好处没有?我不考虑。做了,对我有没有坏处?我也不考虑,只是意志所在,我就做了。所以后面这种情形,才有道德价值。
    我们现在讲修身。人家常常说,“板荡识忠臣,疾风知劲草”,在一般的情形之下大家都是奉公守法,没有什么稀罕的。我现在再举一个例子给大家看。比如说,你在众目睽睽之下,捡到一万块钱,你能不交出去吗?大家都看到,你这个时候你马上把捡到的一万块钱交上去,这是合法的,但是一点道德价值都没有。因为你不交出去也不行,因为大家都看到了。好,我们来看看,在三更半夜荒郊野外,你脚踢到一个东西,以为踢到砖块,拿起来一看,是一万块人民币,你想这时候我要是放在自己的口袋也没人知道嘛,但是后来想想,这本来就不是我的,丢了这个钱的人可能很急,人家也许有急用。就算我自己藏起来也没人知道,但是我认为不应该这样做,我还是把它交出去了。这就有道德价值,这叫道德行为。
    所以说,张载这儿讲,你徒好仁而不恶不仁,这叫做习不察、行不著,大家看看。很多人就是习不察、行不著,他只要求自己的行为符合社会的期待,符合社会的规范,但是,他缺少浩然之气,缺乏要为维护正义而尽一份心力。人之跟禽兽不同,就是有这么样一个高洁的品德,这是人之所以为人可贵的地方。
    所以,横渠说“是故徒善未必尽义,徒是未必尽仁”,这什么意思?说只是善,你不一定能尽义。我打个比方,像文天祥,那时候忽必烈何其欣赏文天祥?文天祥是那时候宋朝覆亡之前最后一个状元,忽必烈那么欣赏文天祥,但文天祥不受高官厚禄的引诱,被关了三年,写了《正气歌》,慨然赴义,这就把读书人的气节守住了。所以文天祥到现在,真的是“留取丹心照汗青”,所以到今天为止,大家对文天祥还是非常地崇敬,他把读书人的气节保住了。这叫什么?你要能够好仁而且还能够恶不仁,你只是“徒善未必尽义”,你只是好善,不能恶不仁,那你不能尽到这个义,是吧?“徒是未必尽仁”,你只是徒是而已,而不能非非,是吧?所以你不能尽仁。
    所以他说“好仁而恶不仁,然后尽仁义之道”,说我们人哪,一定要好仁而恶不仁,你光只会好仁而不会恶不仁,那讲句老实话,只有做善事得到认可,做恶事不能得到应有的惩罚,那社会不就乱了吗?
    主讲人简介:
    朱高正,1954年出生,南宋大儒朱熹的第26代孙。1977年台湾大学法律系毕业,1980年赴德国波恩大学深造,1985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98年9月获聘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特邀教授。博览群籍,学贯中西,向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重建中国文化主体意识、推动中国全方位现代化为己任。著有《近思录通解》,德文著作《论康德的人权与基本民权学说》,易学专著《周易六十四卦通解》,《易经白话例题》,作品精选集《中华文化与中国未来》等。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