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道学 > 道学入门 >

略谈道的三个层面:认识、体悟与超越


    文/行苇
    由于道教经典深奥晦涩,三洞四辅如汗牛充栋,难以迅速获得深入了解。同时各种丹经术法又广为流传,目前许多人惑于神异,盲目追逐索隐行怪,甚至有的人干脆认为道教就是技术。这种看法有其现实背景,但却不无偏颇。盖道教以道名教,其宗旨在奉道、学道、修道、行道、传道。
    
    奉道、学道、修道、行道、传道(资料图)
    道,有多重理解,可以被解读为真理,可以被解读为法则,也可以解读为技巧。道教所传之道,包括了这三个层面:通过修行、修炼的技巧、窍门可以认识天地之法则,进而体悟宇宙人生的真理,达到超越、解脱的目的。
    这三个层面是递进关系。唯有真理层面的道,才具备被人信仰的高度和深度,唯有天地法则层面的道,才具备被人奉行、被人传播的价值,而技术之道,只能是手段、方法,而非目的,是不能赢得信奉的——人会相信技术,但不会信仰它。
    依据《道德经》的教示,作为真理的道是无法言说的,“道可道,非常道”,凡是可以用语言表达出来的道,都不是永恒的道。而真理,必然是永恒的,因此是不可言说,只可体会的。
    “道之为物,道之为物,惟恍惟惚……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这段经文明白的指出,道具有永恒、超越、实在、无相的特质。第十四章更明确的指出了这一点:“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这里也明白的告诉我们,道是不能通过有形来“致诘”的,是无状、无相的。
    
    致虚极、守静笃(资料图)
    作为无形而有体的真理之道,只能通过“致虚极、守静笃”,用精神来体悟,故而说“道由心学”,“教人修道,即以修心”,所以“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这玄妙不可能是某种具体的、现实的事物,可以触摸,或者通过某种技术、神异来表现、证明。今人动辄认为打坐、守一乃至内丹、存想等各种技术,或者某种身体的感受就是有道的标准,最典型的如认为道在养生,这就是将真理之道庸俗化了。《悟真篇》也说:“顶后有光犹是幻,云生足下未为仙”,何况养身小技或神鬼斋醮之术呢。
    作为真理的道,同时又是宇宙万有的根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正因为道生化了万物,不妨说在道教的信仰中,道实际上就是造物主,而作为造物主的道,虽然是“生而不有,为而不恃”的,但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作为造物者的道,依然是给所造就的万物树立有基本的法则。这种法则是道的属性使然,而非刻意造作。
    比如《道德经》云:“反者道之动”,“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信言不美,美言不信”,“金玉满堂,莫之能保”,“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哉”,“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等,无不是对天道法则的表达和揭示,其目的是在于借天道以推明人道,从形而上的角度指明人应当如何生存于现实世间。
    
    天法道,道法自然(资料图)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经文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太上老子认为,清静无为、少私寡欲、见素抱朴等,才是人类正当的生存方式。因为他认识到人类若不能保持内心的清明,就很容易被外在的物欲引诱而迷失自我,即“役于物”,带来人性的异化。
    同时,《道德经》还指出了天道的公正法则,所谓“天之道损有余以补不足”,“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批评现实的“损不足以奉有余”,要求人类的社会生活、政治管理应当努力保障小民的衣食住行之所需,保证民众德行的美善,保障民众的自由安乐,所谓“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百姓皆曰我自然”。
    另一方面,《道德经》也指出了个体修身悟道的路径,所谓“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又“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等等。后世道教修炼的核心法则也无不蕴含于《道德经》之中,其根本宗旨不外清静无为、尽性复命。
    
    和其光,同其尘(资料图)
    所以,各种斋醮科范、法术仪轨等等,都是为修道、行道、弘道的宗旨而服务的。闵智亭道长曾经将道教分为宗旨用与宗教用两部分,宗旨即修身证道的终极目标,而教的内容则可以分为宗、教、科、法、术五个部分,囊括道教的全部内容。今人所着意关注的斋醮、数术等仅是科、法、术中的小部分内容,并非道教的核心所在,又焉能以之为道教的代表呢?
    何况,任何技术性的事物,都不足以为信仰的对象,即如医学,可以解决世人的病痛,人们相信医生、医院能治好病,却不会将医院、医生作为崇拜对象,顶礼膜拜,乃至作为一种生活的指导。
    宗教与之相反,并没有多少解决实际问题的作用,其核心正在于阐发其“法则”、“天道”,指引世人的生活,解决精神的困苦,这是今日所需要特别注意的。
    (编辑:西铭)
    本文为腾讯道学独家稿件,文/行苇,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喜欢该类内容欢迎上微信关注“腾讯道学”微信公众号!(文章作者观点与立场,不代表腾讯媒体的观点与立场。)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