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校园国学 > 明德讲堂 >

朱高正讲《近思录》:格物穷理第四(2)


    五、读书要常存此心不可懈怠
    好,我们再继续看。
    横渠说:“书以维持此心,一时放下,则一时德行有懈。读书则此心常在,不读书则终看义理不见。”
    这什么意思?他说“书以维持此心”,横渠这里所讲的“书”就是指我们儒家的经典,也就是圣人留下来的经书。他说,书就在维持此心,维持此心干嘛?也就是不要让这个“心”放失掉了。孟子不是讲吗?“哀哉!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对不对?就是说,我们人好可悲哦!他自己养的这些鸡、狗跑丢了,他就赶快把它找回来,而自己的本心走失了,竟然不知道把它找回来。他说“学问之道无他”,说我们作学问还有其它的方法吗?也就是把这颗心找回来而已嘛——“求其放心而已”,把放失掉的那颗心,再把它找回来。
    所以“书以维持此心”,就是“求其放心而已”,也就是透过经书,我们就可以让我们的本心时常地惦记着大道,我们的心不离开“道”,“道”随时在我们的心里头,心就不会跑掉了。所以说,“书以维持此心”的意义,你一定要跟孟子这一段话——“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也就是我们只要读经书,我们的心就不会放失掉了,也就是说只要读经书,这个本心就一直不会跑掉,一直作为我们躯壳的主宰。所以他说“书以维持此心”就是这个意思。
    他说“一时放下,则一时德性有懈”。也就是说,你只要把这个经书,把它放开,放掉了,那你一时的德行就会有所懈怠,也就是说我们一放开经书,也就意味着我们离开了大道,这样我们的德行就有所懈怠了。
    他说“读书则此心常在”,也就是说,我们只要读经书的话,这个“上合天道”的这颗心就一直都在这儿,“不读书,则终看义理不见”,如果你不读经书的话,义理啊,你就看不到了。所以说在这里,书就是要维持此心的,所以说,我们来看看。我们在“格物穷理”的时候,这个是最重要的,也就是说,就算我们不读书的时候,也要心系着道,也就是随时要问,我所作所为是否合于义理?我们不是因为做这件事情对我好我才去做,有时候有些事情对我们虽然不利,但义之所在,我们也要做的,是吧?所以说才能够舍己从人嘛。
    六、为什么经书一定要背下来?
    好,我们再来看下一条。
    横渠先生说:“书须成诵。精思多在夜中,或静坐得之。不记则思不起。”
    好,我们先谈到这儿。
    他说“书须成诵”,这个经书,一定要把它记诵下来。为什么?我记得我年轻的时候,最反对记诵。到底背诵好不好?我在这儿告诉大家,一句话是讲不清楚的。
    我举个最简单的例子给大家看,像我小孩还在念小学的时候,我看他们的考卷,我一看,题目是“暴风雨之夜搭船出海,需要携带哪些东西?”我看了他的答案,要穿雨衣,穿雨鞋,要带手电筒,要戴安全帽什么什么,写了一大堆。我看了看之后,我就问我小孩,我说爸爸去年带你们去爬溪阿纵走——就在台湾,从溪头沿着山的陵线走到阿里山——我问你,那一次你们带了哪些东西?他就跟我讲了,要穿厚一点的衣服,因为要爬铁索,所以要戴手套。我就跟他们讲,你看,像这种东西,只要你做过一次,你就记得了嘛,是吧?所以说,你去背那么多东西干什么?最后我才跟他们问,暴风雨之夜,你搭船出去干嘛?暴风雨之夜应该要待在家里,怎么还出海?你又不是救难人员,你暴风雨之夜出去干嘛?
    所以说我在这里就要告诉大家,如果去记诵这些东西,那叫浪费生命,对不对?你等于是该做的没做,不该做的做了一大堆,这叫浪费生命。
    当我年纪稍长之后,我到四十几岁,我开始可以分辨很多东西了,比如说对于经书。比如说对《易经》,我说,哎哟!有些东西写得这么好,我们自己写不出来,要是我们把它背下来,不就变成我们自己的了吗?所以从那时候,我开始把一些经典就把它记下来了。大家要记住,有些这么经典的语句,我们自己表达不出来,人家已经表达出来了,我们把它记下来不就变成我们的了吗?像背这一种东西,是非常值得的,而如果去背一些没有用的东西,那你是在浪费生命。
    所以,在这里,张载告诉我们“书须成诵”,说经典——经书,一定要把它记诵下来。为什么?他说“精思都在夜中,或静坐得之”,他说我们在思考的时候,大部分都是在深夜里头,为什么?在晚上,心沉定下来,你才能够去细思、深思、精思含藏在经书当中的义理,或者在静坐的时候你才能够去思考这些。你如果没有把它记诵下来,你怎么能够随时随地去细思、深思、精思啊?所以说,我们记诵下来不是为记诵而记诵,而是为了能够随时随地去深思、精思经书中所蕴藏的义理。当我们吃透了,觉得真是很有道理,心悦诚服,自然而然就以经书中所蕴藏的义理作为指导我们立身行事的准则,我们就奉之为圭臬,这样不就是我们人与大道就融汇而为一体了吗?这才是真正的读书的方法。所以,张载讲这一句话太重要的。
    我们讲《格物穷理》,为什么要读经书?这一句话可以说把它讲尽了。所以说我们在格物穷理,要检讨一下我们自己过去读书有没有这样来做,那现在开始,读了《近思录》以后,我们就该怎么样来调整我们研读经书的方法。
    七、中国文化不鼓励思考?大错特错!
    所以说研读经书的方法怎么样?很简单,你就先要找到“路径”,找到这一部书是在讲什么的,你把路径摸清楚了,再来立一个“门庭”。所谓立一个“门庭”就是以人家已经读过,做得很好,已经有成果摆在那里,我们以这个来做基础。
    像我们在这个讲座里头特别提到,《论语》、《孟子》,程夫子讲“《论》、《孟》既治,则六经可以不治而明矣”,那我们怎么读《论语》和《孟子》呢?很简单,你知道什么叫“路径”呢?这个所谓“路径”,就是所谓《论语》就是孔子和他的弟子之间的对话,是吧?那《孟子》就是孟子晚年的时候他抒发他胸中的这种抱负,这个就是它的一个“路径”。那“门庭”呢?你如果现在要读《论语》或《孟子》的话,最好的入门,一开始也许因为你的国学的底子还不够,你可能先到图书馆,或者是上网,或者是到书店里面去看看,有没有《论语》《孟子》用白话写的,先看一下。打个比方,像我也写过《四书精华阶梯》这样的书,也就是纯粹从义理的角度来讲《论语》、《孟子》。
    好,大家先把这样的书看了之后,最终要立一个门庭,怎么“立门庭”呢?当然是朱熹所写的《四书章句集注》,而且是中华书局版的,是最值得推荐的,因为它考校得最经典。所以说,你如果从这里开始读,大家就这样,《论语》就一章一章这样来翻,《孟子》这样一章一章这样来翻。因为大家要记住,《四书》就是朱熹编的,他就是以《论语》、《孟子》,然后再从《礼记》的三十一篇抽出《中庸》,从《礼记》的第四十二篇抽出《大学》,然后把它的章句重新调整了一下,然后就以《大学》、《孟子》、《论语》、《中庸》称为“四书”。
    首先我们讲,《大学》,用朱熹的话说:“某要人读书,先读《大学》以定其规模,次读《论语》以定其根本,次读《孟子》以观其发越,次读《中庸》以观古人之微妙处。”我在这儿打个比方给大家看,像程夫子就曾经这样讲过,他说:“尝与学者,且先读《论语》、《孟子》,更读一经,然后看《春秋》。”大家记清楚——他说,我曾经告诉这些学者,你们且先读《论语》和《孟子》,然后更读一经,你们还要再读一经,这一经是什么大家知道吗?就指《中庸》,就是你们把《论语》、《孟子》读完之后,再读一个《中庸》,然后才去看《春秋》。也就是“先识得个义理,方可看《春秋》”。
    他说:“《春秋》以何为准?”《春秋》是以什么做标准的?“无如《中庸》”,所以说,“欲知《中庸》,无如‘权’,须是时而为中。”就是你想要知道什么叫做“中庸”,莫过于“权”。什么叫“权”?我跟大家讲,就像这根是横木,然后“权”就是要吊东西在这里,那“权”就是秤锤,我们要吊的东西,如果垂下去,表示东西太重,我们就要把秤锤往右边移,移到刚好平衡的时候,就是这个东西跟秤锤是一样了,我一看,哦,这里是三斤重,那这就是三斤重。也就是说,这个是“衡”,“权”是在“衡”中间在移动,也就是说我权衡权衡,这个“权”是在移动的,“衡”是不动的,要衡量的东西放在这里。所以说,他在这里特别告诉我们,你如果没有这个“权”的话,我怎么能够衡量你事物的轻重呢?伊川就举了这么一个例子。
    他说“若以手足胼胝,闭户不出,二者之间取中,便不是中。”大家看看,什么叫“手足胼胝”啊?“胼胝”就是像大禹一样,大禹那个时候要治水,胼手胝足,忙得不得了,三过家门而不入,这是为什么?因为那时候禹的领导是大舜,非常地英明,所以说有了英明的领导在那里,我在做什么事的时候一定要尽全力赶快去做,因为我这样做的话,做得越多,为天下万民造福越多。那这个“闭户不出”就是在讲颜渊,颜渊那个时候礼崩乐坏,天下无道,所以他“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就不出门。他在这里讲说,你如果在“胼手胝足”与“闭门不出”这两个里面取一个中间,就说一、三、五我就出来很忙碌,二、四、六我就躲在家里,这样是不是叫“中”?他说这根本不叫“中”。也就是说,你应该胼手胝足的时候你就拼命去胼手胝足,这样才叫做“中”;如果那个时代的氛围你应该闭户不出的时候,你就要闭户不出,这样才叫做“中”。
    所以,程夫子这样告诉我们,说“权之为言”,权衡轻重那个“权”,“权”就是秤锤,说“权”就是秤锤的意思,“何物为权”?什么叫“权”?你怎么去权衡?就是要按照义理,按照时势,时势对,该怎么样,你就怎么样。所以说,我们读书学义理到最后都是这样。所以说你看,伊川先生要人家读《春秋》,你要怎么读《春秋》?那个《春秋》是圣人怎么在用义理,所以你一定要先把《论语》、《孟子》读好,还要再读一经,就是《中庸》这一经。你懂得《中庸》之后,有《论》、《孟》,《论》、《孟》是讲义理,《中庸》是讲时势,要讲“时中”嘛,那你有了这些基础之后,再来看《春秋》,你就可以看懂了,你就不会“过与不及”。
    
    善于思考 独立思考(资料图 图源网络)
    所以说,在这里面,《春秋》主要是讲圣人怎么去运用义理来平治天下的,所以说,我们在讲《格物穷理》的时候,大家要了解这个意思。所以说,我们在读经书的时候,你一定要心胸要宽大,不要去钻牛角尖,然后要抓大放小,不要——我们也举过例子了,舜的爸爸瞽叟想要陷害舜,骗他去修仓库,等到舜爬到仓库的屋顶,就把梯子拿下来了,放一把火想把舜给烧死了。然后没烧死又要想害他,就骗舜去修井,舜爬到井底,就把井上面盖起来,要把舜埋在井底。有的人不会读书,就在那儿钻牛角尖,说舜后来是怎么样从屋顶逃生的,是怎么样从井底逃生的。我告诉你,你如果要去探讨这个的话,你去看电影就好了嘛,电影里面有很多,简直说,快完了,总是会“柳暗花明又一村”,又跑出来了。我在这里要告诉大家,我们读经书,你不要舍本逐末,孟子在这里告诉我们的,是说就算舜的爸爸瞽叟跟舜的弟弟象对他这么不好,他还是那么样地孝顺他的爸爸,还是对他的弟弟那么样地友爱,一点都不以为意,这才是重点哪!你竟然这个舍弃不管,去看他怎么从屋顶上逃生的,怎么从井底跑出来的。这,我告诉你,那种可能是千千万万种,讲不完的,是吧?你不要去把根本的问题,也就是舜不会因为这样影响了他做孝和悌的楷模,你反而去追究那些,那真的就是不会读书的人。
    所以我们在“格物穷理”里头,大家要记住,我们人的可贵,就是有一颗会思考、会辨别是非的心,我们要让这个心能够与大道相通,心怎么跟大道相通?就是要靠读经书了。这个经书就是用来承载大道用的,所以,你要透过读经书,来让我们的心能够与大道相通。能够与大道相通,我们就能够恢复我们的本心,就能够让我们原来光明的德性回复它原有的光明,这才是我们“格物穷理”所要追求的。
    所以说,大家要知道,如何让我们的心能够与道相通?你就要去“穷理”。那怎么去“穷理”?要“穷理”,就是最开始的时候,是一件一件来。打个比方,如何为人子,如何为人弟?先从“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这儿开始,对长上要尊敬,从这些开始做起,一件一件事情做好了,做多了,自然没碰过的你就大概可以说,这里我该怎么来做才合宜,是吧?
    所以说在《格物穷理》里面,他特别告诉我们,要善于思考,要勤于思考。其实在我成长的过程当中,有人就说中国儒家传统教育最糟糕的特点,就是不鼓励独立思考。我在这儿告诉大家,这是大错特错的!
    为什么?在《近思录》里面引用《书经》这一句话至少引用两次——大家要记住,被《近思录》引用两次,那就是最重要的。我打个比方,像董仲舒讲的“正其义而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这一句话也引用两次。那像《书》经——《尚书》里面讲的“思曰睿,睿作圣”也引用两次,什么意思?他就告诉我们,你要善于思考,勤于思考,你思考到极致的时候,自然就变得明睿了。然后“睿作圣”,你明睿到极致,那你就变成圣人了。
    大家看看,我们中国古代称圣人都称什么?叫做“聪明睿智”。什么叫“聪明睿智”?就是耳聪目明,然后心思是睿智的。所以说你要“思曰睿,睿作圣”,我们在古书里面鼓励的,就是鼓励你要勤于思考、善于思考,这样到极致,你就成为圣人了。
    所以说,朱熹鼓励人,要在不疑处要有疑,使有疑的冰释了,变成没有疑惑了,这样你的学识才有长进。张载也一样这样鼓励我们,都要学要有疑,要善于思考。张载告诉我们“书须成诵”的目的,也是为了你只有在中夜才能够去深思、细思,都是为了思。所以孔子也讲“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所以读经书跟思考是要互为表里,像车子的两轮,像人的两条腿一样,缺一不可的。
    所以说,我们要“格物穷理”,讲句实话,也是在鼓励我们要善于思考,独立思考。
    因为时间的关系,谢谢大家收看。
    主讲人简介:
    朱高正,1954年出生,南宋大儒朱熹的第26代孙。1977年台湾大学法律系毕业,1980年赴德国波恩大学深造,1985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98年9月获聘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特邀教授。博览群籍,学贯中西,向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重建中国文化主体意识、推动中国全方位现代化为己任。著有《近思录通解》,德文著作《论康德的人权与基本民权学说》,易学专著《周易六十四卦通解》,《易经白话例题》,作品精选集《中华文化与中国未来》等。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