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校园国学 > 明德讲堂 >

朱高正讲《近思录》:读书千万不要贪多 重在践行义理


    朱高正先生讲《近思录》·格物穷理第三 之四:读书千万不要贪多 重在践行义理
    我们再来看。
    伊川有一位弟子,叫做尹焞。这个尹焞,可以说是陪伊川陪到去世的弟子之一。那时候,能够陪伊川陪到去世为止的最重要两个徒弟,一个叫尹焞,一个就叫张绎。后来,伊川晚年写了《周易程氏传》之后,就是把这本《易传》传给尹焞和张绎这两个弟子。
    好,这个时候,尹焞在他的笔记里面这样写到,说他刚刚拜程夫子为老师的时候,就问老师,到底该怎么样来学习?老师就这样告诉他:你要为学,读书是最重要的!
    大家记住,为学,读书是最重要的手段。但是,除了读书以外,我刚才讲过了,包括你在处理事情的时候,要处理得妥当,处理得合情入理,那个也是在“格物穷理”。包括评论历史人物,看他的是非得失,这个也是在“格物穷理”。“格物穷理”的方法不是只有读书而已,但是,研读经书,研读经典,毕竟是“格物穷理”最重要的手段。这一点大家要记清楚。
    所以说,伊川说你要读书的话,书不要多看,“要知其约”,也就是要知道那个“约”,“约”是什么?也就是它的精华。书不必读多,但“要知其约”。他说“多看而不知其约,书肆耳”,说如果你书看得很多,但是掌握不到它的精粹,那你看得再多,不就像到书店里面把里面的书都看完了,看完没读进去,这个大家清楚吗?
    所以我在这儿要告诉大家,包括我们读《近思录》——《近思录》本身就是一部经典,我们读《近思录》不要贪多,我在导读里面已经跟大家讲过了,我们要读《近思录》的时候,先要用个把月的时间来培养读《近思录》的乐趣和信心。干嘛?每天就翻三条,你不要翻太长的,就翻短短的一条,先了解它的文义之后,读三条就好。比如说我们现在读这一条——“书不必多看,要知其约。多看而不知其约,书肆耳”,你就读这样,然后整天就想这一句话。
    这句话下面还有,它怎么说?说“颐缘少时读书贪多,如今多忘了。”程颐自己说,我由于年纪轻的时候读书贪多,到现在差不多都忘光了。他说“须是将圣人言语玩味,入心记着,然后力去行之,自有所得。”听懂吗?这一句话最重要,说我们读书的时候,应该要把圣人所讲的话好好玩味咀嚼,嚼出味道来,然后“入心记着”——要放到心里头,要“入乎耳,存乎心”,然后“蕴之为德行,行之为事业”,所以说,你放到心里头,然后要努力去把它做出来,这样就自有所得。
    所以说,书不必看得多,你要读进去最重要。所以说,我们在读《近思录》也是一样,不要贪多,刚开始的时候,先一天就读三条就好,读了三条之后,要仔细地玩味,玩味之后,玩久了,就自然能够存乎心,然后“蕴之为德行,行之为事业”,这样才是读书的方法。否则我问你,你读了一万本书,只是读过,读过书不代表你把书读懂了。你把书读懂了,你还要真真正正对你自己的为人处事产生微妙的变化,这样才有用!否则你光读书读得多,有什么用呢?所以说,在这儿大家要记住,读书千万不要贪多。
    所以,大家看看,朱熹他就告诉人,说你如果一天能够读得两百个字,那你就只读一百个字,为什么?大家不要以为说读两百个字,我们一天,拿这个微信起来看,都看好几千个字,怎么会读两百个字?不对!他这里讲的所谓“读两百个字”是“读经书两百个字”。你如果一天能读两百个字的经书,你砍掉一半,读一百个字就好。读一百个字干嘛?要能够反复地咀嚼,反复地玩味,读出味道出来,读出他圣人讲这句话的真意是什么,然后真正地心悦诚服,然后奉之为圭臬。在我们一举手一投足都表现出来,这样才叫读书啊。
    所以说,书你不要读得多。读书要变化气质,你就一定不要贪多。朱子要我们能读两百个字,只读一百个字就好,为什么?因为只读一百字,你才能从容、宽裕地去体悟经书中的意义。你不要一直读一直读,重要的是要“入乎心”,要“蕴之为德行”,这才是重要的。所以说,朱熹讲“你一天能读两百个字,就读一百个字就好”的意义在这里。
    王阳明,他对朱子讲的这一句话是奉若神明蓍龟,他也是这样教人家——你能读两百个字,就读一百个字就好,不是叫你少读,而是要叫你多内省,多身体实践。读书如果不能身体实践,只是“入耳出口”,这不是为己之学。一定要能够“入乎耳,存乎心,蕴之为德行,行之为事业”,这才是真正的读书。
    主讲人简介:
    朱高正,1954年出生,南宋大儒朱熹的第26代孙。1977年台湾大学法律系毕业,1980年赴德国波恩大学深造,1985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98年9月获聘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特邀教授。博览群籍,学贯中西,向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重建中国文化主体意识、推动中国全方位现代化为己任。著有《近思录通解》,德文著作《论康德的人权与基本民权学说》,易学专著《周易六十四卦通解》,《易经白话例题》,作品精选集《中华文化与中国未来》等。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