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正讲《近思录》:掌握读书基本原则 你就能够不断进步
http://www.newdu.com 2024/11/24 05:11:37 腾讯儒学 朱高正 参加讨论
朱高正先生讲《近思录》·格物穷理第二 之四:掌握读书基本原则 你就能够不断进步 我们现在已经把伊川告诉我们怎么读书的讲完了,我们现在来看看张载他怎么教我们读书。 张载教我们读书,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他说:“义理有疑,则濯去旧见,以来新意”。他说,你对义理有所怀疑的时候,你就要把以前的见解洗涤掉,以便新的见解能够进来。刚才我已经跟大家讲过了,所谓那个“义理”——我们刚刚不是讲吗?一物一物格,到万物皆通,这中间我们得到的那个义理,豁然贯通的义理——这种义理观是辩证的,是发展的,所以这个义理不是绝对的。所以说这个义理,每个阶段,包括我现在所了解到的义理,我绝对不能说,我现在所了解到的义理已经都是完满的,不可能!孔子在世,也不敢说他已经不用再学习了,不可能!活到老,学到老。 所以,我们对义理随时要有一种谦卑感。我们相信有一个恒常不易的义理,但是我们所理解掌握到的义理,毕竟还是有它的局限性。所以说,这个时候,我们一定要谦卑地,随时把这种不合时宜的义理、有缺陷的义理、不够完善的义理要把它洗掉,让新的义理、更高水平的义理能够来取代。这是一种读书很重要的意义。 所以他告诉我们,你心中有所开悟的时候,就要赶快做下札记。你做下札记,为什么?我告诉大家,这个很重要。我在这儿跟大家举个例,像很多刚来的秘书,我都会提醒他们,你们要养成一个习惯,老板在讲话的时候,你要赶快做笔记。其实,像我新来的秘书,我一看他随时做笔记,这个人,我就知道是可以好好提拔的。如果吊儿郎当,老板讲的话,他也不懂得赶快用心做笔记,你对老板都这样了,我问你,你交代给他的事情他会帮你办好,你相信吗?相反的,人家刚刚来,就懂得做笔记,老板讲的话一句一句记下来,这虽然是表面,但就可以想得到,他自己一个人在处理上面交代的事情的时候,他会处理好。 我在这里就告诉大家,我不是讲“不敢信己而信其师”吗?同样的道理,按照心理学研究,人有一个毛病。人有什么毛病,你知道吗?心理学做过一个测试,说人的记忆力最好的大概是什么?来,我现在让你听一段故事,他做个实验——开头的地方,他记得最清楚;结束的地方,记得最清楚;中间,高潮的地方,记得清楚;其它,他就记不太清楚了。其它是怎么来分辨呢?他喜欢的他记清楚,他没有兴趣的几乎就忘掉了。这是在认知心理学上非常有名的实验。 与同道共同来学习(资料图 图源网络) 我们人都这样,就像说,来,我现在讲一段故事给你听,你想想看,刚开始你记了,结论你记得,中间高潮你记得,再来,就是你跟你的主观生活、历练贴合的你记得,你有兴趣的你记得,你没兴趣的,你就当作没发生。所以结果是怎么样?我就这样跟你讲吧,我记得邓小平他曾经讲过这样的话,他说:“当领导的人,话要讲得少一点,讲得晚一点,讲得慢一点。”这句话在《小平文选》里面没有,是小平的秘书告诉我的,谁呀?就是于光远先生。于光远先生是后来当我们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的会长。于老晚年跟我私交很好,我一开始听不懂为什么小平说“当领导的人,话要讲得少一点,讲得晚一点,讲得慢一点”?后来,我搞清楚了,不得不佩服小平的领导智慧很高! 为什么?我一个一个讲给大家参考看看。 小平说你当领导的人话要讲得少一点?为什么?因为下面听的人那么多,你讲多了,大家会各取所需,所以你不要讲太多,你就讲重点就好,你讲得越少,他自己去发挥的空间就越少。所以当领导的人话要讲得少一点,你讲多了,他喜欢的他就记下,说这是领导讲的,其实领导讲的除了这个以外还讲了很多,他就不注意,就当做没听到了。所以说,话要讲得少一点。 第二个,要讲得晚一点。你当领导的人话讲得太早,那还需要你这个领导干吗?我们当领导的人就是要能够总结嘛!你如果话讲得太早,人家意见跟你不一样的,就不好意思讲了。你应该让大家都讲出来,我最后做总结的时候,话讲得少一点,这样就对了。 最后一点,话要讲得慢一点,你不要讲得叽里呱啦叽里呱啦,话讲得快,人家会认真听吗?话就要讲得慢慢地,很稳重地,这样人家听下来,也会比较信服一点。 张载在这里告诉大家,你心中一有所开悟就要赶快做笔记,就像领导交代什么事情赶快做笔记,为什么?做笔记,我随时提醒自己,人家上面的要求是这样。你如果不马上把它记下来,一下子你又忘掉了,像我在写书的时候,有些什么idea,有什么新的想法,我一定会赶快把它记下来。你看看,我随时随地,我口袋一定有笔,笔就是随时记东西的。所以说,我们一心向学,就是只要思有所得,心中有所开悟,你就要赶快把它用笔记下来,这是非常非常地重要。只有随时把它记下来,这样你才能够更进一步。 最后横渠说,我们在读书的时候,更需要有朋友之助。朋友的帮助是很重要的,我不是讲了吗?你读书,第一个,要跟对老师;第二个,要有同道,一起共学的同道;第三个是自学。所以说,朋友之助很重要。我打个比方,像你学太极拳,你自己一个人跟老师学太极拳,我告诉你,这样是很不好的。我常常会碰到人家跟我提出这个要求,我一定会跟他讲,你至少再找三、四个跟你生活在一起、工作在一起的人,一起来学。为什么?我在这儿告诉大家,对你那种都没有基础的人,一个老师来教,大概只能学个六、七成,你懂吗?我们只能学个六、七成。那如果跟我在一起的有三、四个人一起来学,我学到的是这个六、七成,他学到是另外一块的六、七成,三、四个人都各学个六、七成,重叠起来,大概我们就可以学到七、八成了。也就是老师不在的时候,我看老师教的这一段,我学得比较好,我说你这里学得不够到位——他可以帮我调整。你如果只有自己一个人学,你就只学六七成,你还有三四成完全是空白的,你怎么学得好呢? 所以说,在学习的时候,大家要记住,除了跟好老师以外,对老师毕恭毕敬、亦步亦趋,另外也要有同道共同来学习。同道共同来学习,可以互相弥补我们的不足。 这就是伊川跟横渠告诉我们,读经书一般的原则。大家要了解,不管你是要读《易经》,还是要读《诗经》,还是要读《孟子》,还是读《论语》,统统有同样的一个基本原则。我在这儿稍微总结一下,也就是说,在这里就是要告诉我们:“心通乎道”,对不对?而且你一定要“学原于思”,而且你要一物一物来格,由渐修替顿悟创造条件;而且他鼓励我们一定要善于怀疑,要以类而推;然后你在思考的时候就像在挖井一样,刚刚开始很浑浊,不要紧张,只要你想好,久了,自然就会明快出来。最后一点,你在作学问的时候,你只要心有所开悟,你就要赶快做下笔记,做下笔记之后,这样才能够使你的思想更加地开阔。最后,义理都是相对的,你对于现有的义理,随时要抱持着你的义理观是一种辩证的、发展的(态度),要使自己的义理水平可以不断地更上一层楼。 那我们这一讲就讲到这儿,谢谢大家收看! 主讲人简介: 朱高正,1954年出生,南宋大儒朱熹的第26代孙。1977年台湾大学法律系毕业,1980年赴德国波恩大学深造,1985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98年9月获聘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特邀教授。博览群籍,学贯中西,向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重建中国文化主体意识、推动中国全方位现代化为己任。著有《近思录通解》,德文著作《论康德的人权与基本民权学说》,易学专著《周易六十四卦通解》,《易经白话例题》,作品精选集《中华文化与中国未来》等。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