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校园国学 > 明德讲堂 >

朱高正讲《近思录》:怎样才能做到知行合一?


    朱高正先生讲《近思录》·为学大要第三 之七:怎样才能做到知行合一?
    下面这一条,可以说是宋明理学最重要的一个命题,叫做“涵养须用敬,进学则在致知”。
    什么叫“涵养须用敬,进学则在致知”?这个“敬”字是理学里面很重要的一个范畴,它从哪里来?就是来自于《易经·文言传》针对坤卦六二爻“直方大,不习,无不利”所做的解释,叫“敬以直内,义以方外”。他说“涵养须用敬”,什么叫涵养?讲简单一点,也就没事的时候,你就要涵养,用什么来涵养自己?用敬。什么叫“敬”呢?不敢随便,坐要有坐相,立要有立相,不要随随便便,晃晃荡荡,要沉稳庄重,这叫“涵养须用敬”。大家想想看,如果一个人没事的时候,他都能够敬以自持,他能够用敬来涵养自己,那当有事情的时候,他处理起事情来,自然而然都会中规中矩。如果你平常涵养自己是随随便便,根本谈不上涵养,那我问你,真的有事情来的时候,你会循规蹈矩的办事吗?不可能的。
    所以他说“涵养须用敬,进学则在致知”,就是说,你要使自己的学养有所进步,那就要努力学习。到底什么叫“致知”?其实我在这儿告诉大家,简单一点来讲,“致”就有实践的意思,用王阳明的说法叫“致良知”,就是要脚踏实地,身体实践,把你所知道的要把它做出来,就是知行合一。
    所以说大家记住,“涵养须用敬,进学则在致知”,你不要只停留在口耳之间,你要身体力行,把你所知道的,去把它做出来,你读到的,你一定要做出来,否则你读那个变成入耳出口,那不是学问。所以说“涵养须用敬,进学则在致知”,这个“进学则在致知”,只要你能把你所学到的,把身体实践出来,知行合一,那你的学养就会不断地进步。
    主讲人简介:
    朱高正,1954年出生,南宋大儒朱熹的第26代孙。1977年台湾大学法律系毕业,1980年赴德国波恩大学深造,1985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98年9月获聘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特邀教授。博览群籍,学贯中西,向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重建中国文化主体意识、推动中国全方位现代化为己任。著有《近思录通解》,德文著作《论康德的人权与基本民权学说》,易学专著《周易六十四卦通解》,《易经白话例题》,作品精选集《中华文化与中国未来》等。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