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校园国学 > 明德讲堂 >

明德讲堂第十四期之十一:“仁”到底是什么?


    李山:“仁”到底是什么?
    好。我们接着谈《论语》,我们做另外一个方面的阅读。那么就是关于“仁”的问题。《论语》中不计重复,“仁”,出现了105次,计重复是109次,很多。
    在《论语》中有这样的话说孔子很少谈“仁”,谈“性命”,那么谈的少,怎么《论语》中还出现这么多呢?清代有一个学者叫阮元,这个人做过很大的官,乾隆皇帝很喜欢的一个学者,叫阮元。阮元就说,他说这倒是一个辩证了,老师说的越少,这个问题重要,大家记的也多,也都在追寻“仁”到底是什么这个含义。
    那么这就涉及到“仁”到底是什么?我们看很多作者说,“仁”——孔子不给定义,有人说“仁”是真性情,“仁”是好品质。实际上说来说去,你说“仁”是好品质,“勇”就不是好品质?这个“智”不是好品质?真性情也是如此,“勇”就不是真性情?那么这就涉及到“仁”到底有没有一个确定性的东西,或者我们刚才讲说,儒家,论语,孔子,孔子说话不太讲究定义,但是它作为一个核心概念,它应该是有一个内涵和外延的,你定不定义它总得有这么一个东西,它到底指什么。所以这一点,这就是我们要试着去回答的一个问题。我先说一句,我这个回答可能是错误的,不要紧,我姑妄言之,你姑妄听之。
    “仁”,“仁”这个概念,说起来据现有的文献我们看,不是孔子发明创造的东西,孔子这个人在学术上他是“述而不作”,他这个“述而不作”是在“述”中“作”,他对前辈学术的推进,他都是保存、整理当中提升的,是无形无相的。
    你比如说“仁”这个概念,我们看文献,就是时代,比孔子早的一些文献,当然这个文献早不是说写的比孔子早,是记的那个时代早。比如像《国语》,在《国语·周语》里边,说到“仁”,它都是跟其它德目连着谈,《左传》也是如此。你看,《周语》当中有这样一句话,它说“且礼所以观忠、信、仁、义也”,说“礼”是可以观察“忠信仁义”的,“仁”就跟“忠”、“信”、“义”三者并谈,它不像在《论语》中,“仁”单独提出来。
    那么在《国语》的《晋语》里边也说,说“死不迁情,强也;守情说父,孝也;杀身以成志,仁也,死不忘君,敬也。”这段话说死也不改变自己的情操,这是“强悍”,守着情取悦于自己的父亲,这是“孝”道。杀身成志,“仁”,死也不忘记自己的君主是“敬”。你看,这就是“强”、“孝”、“敬”、“仁”一起谈。
    也是在《国语》里面,谈“仁”的时候是跟什么一块儿谈的?说“言敬必及天,言忠必及意,言信必及身,言仁必及人,言义必及利,言智必及事,言勇必及制,言教必及辩,言孝必及神,言惠必及和,言让必及敌。”你看,他讲这个“仁”的时候跟“敬、忠、信、义、智、勇、教、孝、惠、让”,跟十个德行一起谈的,十一个德行加“仁”。
    这就是德目,还有更多的。你看在《楚语》中,记载楚国历史的这个,《国语》中记载楚国,就说“摄而不彻,则明施舍以导之忠”,“明施舍”可以导向“忠”,“明久长以导之信,明度量以导之义,明等级以导之礼,明恭俭以导之孝,明敬戒以导之事,明慈爱以导之仁,明昭利以导之文,明除害以导之武,明精意以导之罚,明正德以导之赏,明齐肃以导之临。若是而不济,不可为也。”这实际上是谈教育问题的,教育一个人,要讲究“忠、信、义、礼、孝、事、仁、文、武、罚、赏、临”十几项。也就是说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实际上这些谈法都比孔子靠前,“仁”,远远还没有单独提出来,变成一本书或者一个人的核心思想。
    这个工作谁做呢?这个工作孔子做了。他把“仁”从很多德目中,一大溜德目当中抽出来,单独抽出来让它决定一切。你在孔子看,其它那些德行都是“仁”的一种表现方式,“仁”的各种表现方式。注意,这在一个哲学上,思想史上对一个概念重新界定,重新把它提升,这个工作不得了,这就是我们说,是一种“移步而不换形”的一种改变。是到了孔子这个时候,在他整个教书育人的工作当中,整个对他游说诸侯的过程当中,他把“仁”破天荒地提到了一种决定性的地位。这就是什么?这个“仁”。我们就说概念的位置变迁,在孔子这儿有点翻天覆地的意思。但是他不是说自己提一个什么新概念,不是,他一旦把“仁”重新界定了以后,“仁”的概念必然要发生变化,要丰富起来了,要深厚起来了。
    本文为腾讯儒学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