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德讲堂第十四期之一:《论语》教你如何做人
http://www.newdu.com 2024/11/24 08:11:22 腾讯儒学 李山 参加讨论
李山:《论语》教你如何做人 从下边一讲,我们就要跟大家一起来学习《论语》。 《论语》这本书对中国人影响很大,过去有学者说过,说如果统计一下,汉代以后,说哪一本书对中国人影响大?这本书销量大?那毫无疑问就是《论语》,《论语》实际上哺育了中国一代又一代的人,到今天仍然如此。过去老先生——就是像我们当年年轻的时候(老先生)就说,说做一个中国人你得读三本书,你才像一个中国读书人。第一,就是《论语》,因为(这书)是圣人教我们怎么做个人。说做个“人”,一撇一捺,这个“人”不容易,所以这个书要读,而且要从小读。还有另外两本书,将来其中有一本会讲到,就是《孟子》,你做人得有点气节,不然的话你没个气节的人,那这个人就不可取了。还有一本书可能离我们稍微远一点是《左传》,《左传》这本书文辞好,你一个文人,你说你是个中国人,你不会写文章,那话哪句先说,哪句少说,哪句多说点,哪句少说点,轻重,这个要学习《左传》。所以作为一个中国人,你是读书人,(得读)三本书。那么这话实际上是很有道理的。 《论语》这个书它有个特点,它不是长篇大套讲理论的;它也不是分析概念的,比方说“仁”,实际上《论语》里边最终也没给我们一个定义,说“仁”是什么,内涵是什么,外延是什么。所以有些西方理论家,像黑格尔他们这些人就说,说《论语》不是一部哲学著作,因为他讲(《论语》)起码就是伦理的,它就是讲做人的规矩的。这些看法,实际上就在西方它也是被超越、被批判的。 一个哲学,做人,你讲概念——我们知道讲概念,打开《柏拉图全集》头一篇好像就是——《柏拉图》底下的苏格拉底说,看到两个小青年,腻腻歪歪,关系很好,实际上是同性恋,他问他们,你们什么关系啊?两个小孩说我们是友谊。那好,我们就来谈谈什么叫“友谊”。这个是友谊,那个是友谊,都不是,谈来谈去,最后“友谊”这个问题最后也没个结果,你光谈这些东西,真要说到友谊,友谊是不需要知道概念的。这个人文科学里有很多东西,我们不知道概念,我们照样活着,而且你知道概念也未必就能对你有帮助。仁爱、友情,包括我们这个“审美”,“美”是什么?到今天也没个定义,没定义,你就不知道审美了吗?你不知道什么叫“勇敢”,“勇敢”这个词给个定义也很麻烦。西方在苏格拉底谈话录当中,就《柏拉图》底下的苏格拉底谈话,谈哪,最终也没个定义,可是没个定义我们这个世界没有勇敢了,那还了得了?这些东西,你谈这个概念,谈清楚了是知识上的增进,和德行的实践不大相干。 我看过一本西方人写的《孔子哲学思维》,他就说谈概念、谈概念,该做的一件好事没做,不该做的坏事都做了。德行问题,做个人是实践,所以这是《论语》的一个特征。那么说讲到《论语》,说讲《论语》,因为时间有限,讲《论语》,我们不可能一条一条地掰开揉碎了讲,那怎么讲呢,想来想去,我们挑几个方面来举孔子的话,我们一条一条分析,这个可长可短。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