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校园国学 > 明德讲堂 >

明德讲堂第十四期之十九:怎样才能做成天下第一流事业?


    李山:“仁”是走在通向圣人的路上
    所以这个,“仁”,我们再看一段,也是关于“仁”的。子贡,子贡问,子贡问说:“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子贡这个人聪明,你要是仔细看《论语》,子贡问问题,都反着问,本来“忠恕之道”是俩字,他非要问一个字儿,注意,把最真的东西拿出来,问出来了。这儿,他是给老师干嘛呢?你要问老师什么是“仁”?可能老师要不高兴了,说“仁者其言也讱。”少说话,把你打发了,怎么办呢?我把答案写出来,让老师打个勾或打个叉,结果他写了一个答案,他怎么写的呢?他说“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博施于民”,能召集大众,这个给民众带来的功这就大的,是不是“仁者”?他没想到这个题答冒了。结果孔子说,岂止是“仁”啊?“必也圣乎”!能做到这一点是“圣人”,连尧舜都有毛病。这前面我们讲了,中国的圣人是凡人,只要是凡人就不完美。所以“博施于民”而“周济大众”上,实际上尧舜也没做那么好。
    仁者,实际上是怎么做的呢?先从哪儿做起?“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你能从这个角度去领悟,就找到了“仁者”大致的方向、大致的方位,摸到一个边际了,所以“仁”要从最基层做起,慢慢地周济别人周济别人。实际上这段话承认了“仁”是走在通向圣贤的道路上。
    而圣贤最伟大的理想是什么?还是政治,“博施于民、周济大众”。这和我们对“仁”的判断是一致的,“仁”是政治家的品格,什么叫“仁者”?你在行政过程当中,你对民族、对家国带来了让人几十年以后甚至一两百年以后都称道的那种功劳,你才是个“仁者”。也可以说“仁”它不是对所有人,“仁义”,都讲“仁义”,都讲关爱他人,那个道道,“忠恕之道”里面讲,君子讲,讲君子品格讲,孔子他这一辈子,他试图通过政治来改善这个现实,他那个“道”跟他这种,他的那种方法跟他的主张是切合的。
    关于“仁”,还有很多话题,那么我们限于时间,就讲这么多。主要的一个观点就对于《论语》中的“仁”和后来孟子还有后来一些像宋明儒讲的这个“仁义”不是一个概念,它是一种有所针对的,它像一副药剂,它想注入给某些群体,简单地说它就是关于政治家的一种品格,而“仁”又不是说你从主观上讲的,因谛上要有,果谛上还得有,还得给这个民族、家国带来真正的进步,真正的好处,才能用一个“仁”字去评价他。这也给我们带来一种看人物的一种尺度,有些人改造了历史,这种人是“仁者”,有人造了时势,有些人被形势所造,他就不是“仁者”。
    所以这是我们对“仁者”的一点看法,希望大家批评。
    本文为腾讯儒学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