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如说儒第十二讲之七:决定独立人格两大要素
http://www.newdu.com 2024/11/25 05:11:31 腾讯儒学 徐晋如 参加讨论
晋如说儒第十二讲之七:士大夫的独立品格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这句意思很显豁,如果你是一个士,士本来的意思是武士,它是贵族的最低的一个阶层,士上面就是大夫,大夫上面是卿。作为一个“士”,就已经跟普通的“民”拉开距离了。他是劳心者,就不是劳力者了;他是去做一个管理者,而不是做一个单纯的劳动力了。 同时,士作为贵族阶层的一员,他也要承担相应的贵族阶层所应该承担的义务,尤其是道德上的义务。所以,孔子认为,你这些人来找我学习,你们的目标应该很明确,你们的目标是要学成为士,而不是要去做一个商人,做一个农民,做一个工匠。 士有士的道,要遵循士的道,这个道就是仁,就是中庸。如果一个士,他表面上是说我是在追求道,可是他却以自己穿不上华美的服装,吃不上珍馐的食物而感到羞耻,这样的人我们根本连话都不要跟他谈,他根本不配跟我们交谈。 这个意思很显豁。我听说深圳有一个小孩,他从小,他的父亲就把他带去让他学习传统文化,他每天去读这些经典。结果他妈妈就说,孩子,你学这些东西有什么用啊,你将来怎么找工作啊?结果这小孩就回了一句:“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这一章,汉儒和宋儒都认为这个“适”念dí,但是他们的解释是完全不同的。 宋儒的解释我们可以看到,认为这个“适”是“女字旁”傍一个“商”——嫡亲的“嫡”,它的通假。而汉儒呢则认为是敌人的“敌”的通假,汉儒同时认为这个“莫”,是仰慕、羡慕的那个“慕”。 所以在宋儒看来,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君子、士大夫他在天下到处去寻找机会,去寻找能够赏识他的君主,他不会去守住一个专主的,不会说我就跟了你,就一世就跟着你;也不会说我这个呢我就对你永远排斥,而只是看是否合于义。什么是义呢?“义”是“宜也”,“义者,宜也”,就是合适的,这个合适不是从你的内心感觉出来的合适,而是社会运作长期以来人们总结出来的符合社会的最基本的道德的,这叫做义。 而汉儒的解释,这是讲君子在天下间他没有一个(人),我就跟你是敌人,没有一个(人)我就跟你有所私好这样一种态度,一定是从“义”这样的一个标准出发。我之所以跟你成为敌人,不是因为我私人跟你有什么看法,而是因为从公义上来说,我必须跟你立场不同,我认为你这样做会对社会造成很大的祸害,所以你必须是我的敌人。对于另一个人来说,并不是说我跟你有私人的感情,你就怎么样,而是从道义上来说,我认为你是一个君子,你是一个值得相交的人,所以我和你成为朋友,我喜欢你。那么这种观点,我认为汉儒他的解释比宋儒要高一筹。 有一位台湾的学者,我曾经跟他是很好的朋友,他到深圳来做他书的宣传,那么我在中心书城专门给他做了主持。但是后来,他竟然在《南方都市报》写文章,《羊城晚报》吧,在《羊城晚报》上写文章,去公然地为一个著名的影响力巨大的国学巨骗鸣不平,认为那位国学巨骗为人非常通透,是真正读通了传统文化,而我们这些学院派的人,每个人心里面都充满着了戾气,都充满了不平,都非常地不通透。那么由此我看到,他骨子里面是一个民粹主义者,是一个对于知识和学问抱有刻骨仇恨的人。所以我后来写了一篇文章跟他公开绝交,文章最后我说,“他既然持这样一种观点,从此以后这位先生不再是我的朋友,而是我的敌人”,最后一句话是“知识分子无私敌”。所以我的这种思想,就是从孔子的这句话来的。 (作者:徐晋如) 《晋如说儒》是腾讯网儒学频道、深圳儒家文化研究会联手打造的高端文化讲座,学术性思辩性强,非常适宜大学以上文化程度的精英人士。讲座完全颠覆新文化运动以来的习惯观点,带领听众重新思考近代史,重新审视儒家文化。 主讲人徐晋如为古典文献学博士,深圳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兼任深圳市儒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深圳国学院教务长,香港孔教学院永远名誉院长。著有文言诗文集《忏慧堂集》,学术专著《禅心剑气相思骨—中国诗词的道与法》、《缀石轩论诗杂著》等,是当代儒家诗教的首倡者。 (特别鸣谢:汉字创意设计师霍者先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