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如说儒第十四讲之九:文质彬彬从容中道
http://www.newdu.com 2024/11/25 07:11:06 腾讯儒学 徐晋如 参加讨论
本文系腾讯儒学独家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子曰:“不有祝鮀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难乎免于今之世矣!” 孔子也感慨当时是一个末世,是一个衰世。在末世、衰世,它和盛世的区别在哪里?盛世,只要你品格完全,你是一个大人君子,你就享有充分的机会;而在一个衰世、末世,你做大仁君子,往往要懂得隐藏自己,才能够不被杀害。 所以孔子感慨,这个世道真的是太乱了!如果说你没有卫国的大夫祝鮀这样的一个口才辨给的能力,如果你没有宋国的公子宋朝他的相貌英俊,那么你在这个时代你会过得非常地凄惨。“不有祝鮀之佞而有宋朝之美”的“而”不是一个转折连词,“而”是“及、和”,是一个并列连词。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中国文化当中不是很看中一个男人的长相,圣人——尧、舜、禹、汤、皋陶、孔子,这些人的相貌是比较有他们独特的一面,但是都说不上英俊。而往往是英俊的、美色动人的那些男人,他们的品格是不好的,只有需要取悦于别人的人,他才需要有一个令人愉悦的外貌。而儒家认为这个是不对的,这些是要被批判的,因此这里面的“而”它是一个并列词,它不是一个转接词。 子曰:“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 这是运用了《诗经》当中“赋、比、兴”的“比”和“兴”,“谁能出不由户”你可以把它理解成一个起兴,大家都是从这条路走啊,谁能够不从这个门出去呢?所以它这里面指的是,君子在这个世上你不能够枉道义从人,你必须要直道而行,不能够丧失自己的良知,丧失自己的道德底线,这一段说的是这样的意思,但是它采用了一个文学化的表述方法。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夏朝、商朝,他们的文化都是崇尚“质”,周朝的文化,就崇尚“文”。 “质”呢,指的是一个人的天性,上天所赋予的;“文”是后天的学习所达到的,人的天性它本来是有好有不好,所以就需要被裁节。所以《中庸》里面讲“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上天所给予你的这些禀赋,“命”是“令”,给予,你的这些禀赋我们称之为“性”;而这个“性”有好有不好,你要去统率自己的性情,这就是“道”;你去裁剪、修饰这个道,那么就是教化。 “质”的文化,强调的是人性本身就具有纯善,所以我们就不要有太多的人文的东西,不要有太多的礼法、道德的东西,就让他们自然生长。而“文”不这样看,认为人是需要被纠正,是需要被完善的。因此,崇尚“质”的文化就相当于是西方的启蒙文化,崇尚“文”的文化就相当于西方崇尚人文的、崇尚文化的这种思想潮流。 我认为对这段话做出了最精当的解释的其实是一个外国人,叫做摩西·门德尔松,当然他这句话并不是用来解释孔子的这一番话的,但是我认为这简直是中西二哲心理攸同,他们表达了同样的意思,太难得了,所以我把这段话再念一念。门德尔松说:“启蒙的滥用削弱道德情感,导致铁石心肠、利己主义、无宗教和无政府主义”。这就是所谓的“质胜文则野。”“文化的滥用产生奢侈、伪善、软弱、迷信和奴役”,这就是“文胜质则史”。“在启蒙和文化步伐一致的向前迈进的地方,它们一起构成反对腐化的坚强后盾,而在它们毁灭的方式中,它们则直接相互对立”,这段就是说的“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孔子说人生它的“生理”,就天理流行的东西是正直,如果一个人他不正直,他的品行是扭曲的,他还能够过得很好,这是一个非常低的概率,这是侥幸所获得的。所以,在《中庸》当中就有这样的话:“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幸”。他整个的思想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作者:徐晋如) 《晋如说儒》是腾讯网儒学频道、深圳儒家文化研究会联手打造的高端文化讲座,学术性思辩性强,非常适宜大学以上文化程度的精英人士。讲座完全颠覆新文化运动以来的习惯观点,带领听众重新思考近代史,重新审视儒家文化。 主讲人徐晋如为古典文献学博士,深圳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兼任深圳市儒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深圳国学院教务长,香港孔教学院永远名誉院长。著有文言诗文集《忏慧堂集》,学术专著《禅心剑气相思骨—中国诗词的道与法》、《缀石轩论诗杂著》等,是当代儒家诗教的首倡者。 (特别鸣谢:汉字创意设计师霍者先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