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如说儒第十六期之九:成就美德三大关键
http://www.newdu.com 2024/11/29 05:11:50 腾讯儒学 徐晋如 参加讨论
徐晋如:成就美德三大关键 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孔子的教育主要是《诗》、《书》、《礼》、《乐》、《春秋》、《易》,这所谓的“六艺”。六艺之教,也就是六经之教,它分别通向人格的一些美好的境界。 诗,也就是《诗经》的教育,当然在后世“诗教”的意思扩展了,在先秦时期所说的“诗教”就是指《诗经》的教育,等到后世的时候,随着近体诗、词这些新的文体的兴起,只要通过学诗、写诗达到你人格的完善,都可以称之为诗教。那么诗教的目的是为了养成温柔敦厚的品格。书教的目的,学习《尚书》,它的目的是能够让你“疏通知远”。乐教是为了让人“广博易良”,礼教则让人“恭俭庄敬”,易教让人“洁静精微”,春秋教让人“属辞比事”。也就是说你学了《春秋》,你将来可以做一个很好的外交人员。 但是在这个六经当中,最重要的又是诗、礼、乐,因为它们都是直接诉诸于你的性情的。儒家的教育首先不是一种专业的教育,而是一种性情的教育,用今天的话来说,它是一个通识的教育。 人来到这个世上,他的生命当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东西就是他的性情,那么这个性情是需要感发的,通过什么东西感发?通过诗去感发。诗是与人的情感结合得最紧密的一种文体,诗的感发激荡,那么就使得你的性情比较敏感,比较容易接受进一步的教育。但是性情被激荡、被感发以后,它有可能就会过头,也有可能没有达到一个普遍的标准。在这种情况之下,就需要礼去裁节它,让你的性情归于中正,不要有所偏颇。 而当——礼毕竟来说它是一种外在的束缚,学习本来也是由外而内的东西,首先它是一个外在的东西——当外在的礼,融化进人的生命之后,人就一举一动可以做到与他人的和谐,与社会的和谐,与自然宇宙的和谐,当人能够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与宇宙达到一种完全的和谐的时候,它就已经不再需要外在的礼的束缚了。这就是孔子所讲的自由的最高境界,“从心所欲不逾矩”。 在这种情况之下,人就会和音乐的精神达到了根本契合。音乐是什么精神?音乐的精神就是“和”。礼的精神呢?是秩序,所谓“大礼与天地同序,大乐与天地同节”。 因此,这三句他所讲述的是孔子对于性情教育的深刻认识,同时,也是孔门教育的次序所在。自孔子以后,两千多年来,中国古代读书人教国学,都是以这样的一种顺序来教。今天,很多讲国学的人,完全忽视了这样的传统,甚至于完全不知道这样的一种传统。有的在鼓吹读经,说小孩子越早读越好,有的在把《弟子规》当成了国学,这些都是非常无知、非常可笑的。 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关于这句话,那么我们以前的讲述已经用了整整一讲来阐述,这里面呢,也就不再讲它了。如果要再有所重复,再有所强调的话呢,就太啰嗦了。 《晋如说儒》是腾讯网儒学频道、深圳儒家文化研究会联手打造的高端文化讲座,学术性思辩性强,非常适宜大学以上文化程度的精英人士。讲座完全颠覆新文化运动以来的习惯观点,带领听众重新思考近代史,重新审视儒家文化。 主讲人徐晋如为古典文献学博士,深圳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兼任深圳市儒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深圳国学院教务长,香港孔教学院永远名誉院长。著有文言诗文集《忏慧堂集》,学术专著《禅心剑气相思骨—中国诗词的道与法》、《缀石轩论诗杂著》等,是当代儒家诗教的首倡者。 (特别鸣谢:汉字创意设计师霍者先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