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儒学 > 经典导读 > 经典新知 >

阳明心学第二讲:阳明心学的逻辑架构


    文/李安
    阳明心学作为一门哲学,阳明心学的逻辑起点是心即理。理,就是指天理。
    在王阳明生活的那个时代,宋明理学的“格物致知”是流传千年的认知原则,如《礼记·大学》所言:“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那时的人们认为可以从万物中发现天地宇宙的道和理。最初,王阳明也是相信的,并约了与他同样可爱的钱玄同小伙伴,在他父亲的院子里“格竹”。这里有一个关于此时王阳明年龄的小小的差异:吕铮先生提出是18岁,杨东标先生认为是21岁,但结果是确定的:众所周知,后来,除了得了场大病,阳明同学什么也没有得到。
    这场打击虽然没有让阳明同学“怀疑人生”,但他开始怀疑宋明理学了:理学的观点是否真正契合人的内心想法。以此怀疑为起点,在风霜雪雨(不!应该是血雨腥风)的16年(或19年)后,迎来了龙场的悟道:“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心即理,即本心蕴含天地宇宙万物之道,即视听言动之可能的依据。至此,阳明心学的逻辑起点经千锤百炼,千死百生,终于修成坚实的原点,不死不灭了。
    
    阳明授学图(资料图 图源网络)
    逻辑起点有了,那么,第一步要得出的概念是什么呢?这就是心!那么,心的表现形式是什么呢?这就是声震寰宇的“良知”。“知善知恶是良知”(参见王阳明的四句心诀),良知是人类的类本质,每个人都有良知,以此来知晓事物的是非对错善恶,从而决定一个人应该去做什么事情。“良知是自家的灵明,一切知觉活动的本源”(王阳明语),良知是每个人原本固有,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是一个人的德性之本,存在之本。人之所以为人,不仅是一具血肉骨架,更是肉身承载的“那一点灵明”(类似柏拉图“逻格斯”,黑格尔的“绝对精神”,呼应于康德的“道德律”)。人类内心的良知,是天理在人身上的精微化的呈现,因此,人的本心是可以“道法自然”的,只有良知被唤醒,方使人类真实,正诚,才能达到天人境界(冯友兰语)。
    此时,读者很自然会问:如何唤醒良知?
    答:事上磨!
    这是在阳明心学中被轻看了的一个部分(不信,您上网一试:百度上都没有这个词条。),但,它其实非常重要,也非常精彩!先生曰:“事上磨练,一日之内,不管有事无事,只一意培养本原。若遇事来感,或自己有感,心上既有觉,安可谓无事?”又言:“必有事焉而勿忘勿助”,事物之来,但尽吾心之良知以应之,所谓“忠恕违道不远”矣。”看到这段文字时,我意识到:格物致知的观点依然被阳明先生所接受,只不过是从“原则”的高位还原到方法论的位置,并放宽到人间万事万物。这部分会在以后专门细讲,这里就不再赘言了。
    
    阳明心学(资料图 图源网络)
    接下来的推导是:为什么“事上磨”可以唤醒良知?
    我的观点是:因为有“知行合一”的机理!
    知行合一,不是“言行一致”,不是“说到做到”,也不是“理论联系实际”,还不是“少说多做”,总之,“知行合一”不是行为的准则,不是道德的标杆,它是人类与动物不同的机理所在:人的行为与人的精神是一体的。一个人做不到一件事,不是能力的问题,是他认知的问题,比如,当一个干部认为他自己比“人民”高一等时,认真地高喊“为人民服务”时,任何制度和条例都不可能掩盖住这个干部对“人民”的发自内心的蔑视。这就是“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资料图 图源网络)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