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儒学 > 经典导读 > 经典新知 >

阳明心学第二讲:阳明心学的逻辑架构(2)


    接下来,王阳明先生重点讲了“致良知”。因为光知道良知是不够的,你需要去做,听从你的良知。“致良知有两层意味,第一层是良知的自明,内省,正心意诚,建立真正主体性的自我。第二层是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明明德于天下。”从一定程度上讲,致良知的过程与“事上磨”是有联系的,我们在以后的文章中会谈到。最后,致良知的方向就是“人人皆圣人”。
    好了!打完收工!以上就是阳明心学的极其简单的架构梳理,挂一漏万,供初学者暂作一个学步车吧。
    
    阳明心学逻辑结构图(资料图 图源网络)
    买一送一,我再说几句延伸的话——王阳明生前不愿意写书立著,这一点很像释迦摩尼、苏格拉底和孔子:述而不作。我尝试着理解一下几位老人家的担忧和无奈:他们恐怕自己所播种的“龙种”,只能被后人结出来“跳蚤”,最终沦为“末法时代”。因为圣人的思想成果不可能用文字精准地表达出来,从某种程度上讲,文字只是思想的“代表”,并不是思想本身,他们之间是有不小的距离的。后人从圣人的“思想成果”反向推导出产生成果的源头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情,总会有偏差的。更何况,绝少有人去做这种反推的工作,大多数人是“拿来主义”,自以为是地“与具体实际相结合”,为他们自己熟悉的做事方式拉起一面遮天蔽日的大旗。
    “人类文明轴心时期”的这几位老人家之所以被后人称之为“圣人”,都有其跨越千年的思考维度,他们的思考结果绝不是我们一般的“凡人”能轻易理解的。而人类的文字的局限性,使得即使是圣人也无法精准地表达他们想表达的思想,正所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明。”可以设想:若非函谷关的守关关令尹喜的“逼迫”(司马迁《史记老子传》:“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言道德五千言而去,莫知始终”。)我们很可能就看不到这部“像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的旷世绝本《道德经》了。同样,若非徐爱、钱德洪等人的虔虔之心,也可能就难有《传习录》这样心学原典。
    因此,我们一要倾心研读原著经典,二要保持足够的警觉,“子非鱼,安知鱼之乐?”。所以,从阳明心学的整体框架来理解心学每一个观点是一条可以尝试的路径。
    转自丨“阳明心学”公众号(ID:wwxinxue)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