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儒学 > 经典导读 > 经典新知 >

习得——习近平引用的古典名句·官德篇(2)


    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
    ——习近平《之江新语·做人与做官》
    典出:汉·张衡《应闲》
    原文:君子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伙,而耻智之不博。
    释义:不要担心职位不够高,而应该想想自己的道德是不是完善。
    这句话代表了传统文化中经典的“政德观”,出自大科学家张衡之口。张衡曾任太史令前后达14年之久,多年不升迁。不慕名利的他,特地写了篇《应闲》表明心迹,认为道德比职位更为重要。按理说,当官的只要把职责做好就行了,为何中国文化中将道德置于职位和政绩之上?这是因为小到一方父母官,大到一个政权,其道德表现与民心息息相关,不重视道德建设,直接后果就是作风不正,进而演化为腐败盛行,必定失去民心。
    不受虚言,不听浮术,
    不采华名,不兴伪事。
    ——习近平《之江新语·不兴伪事兴务实》
    典出:汉·荀悦《申鉴·俗嫌》
    原文:在上者不受虚言,不听浮术,不采华名,不兴伪事。言必有用,术必有典,名必有实,事必有功。
    释义:不听不真实的话,不相信不切实际的方法,不谋取浮华的名声,不做虚伪的事。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为官大忌,却总能让不少人尝到甜头,以短时间内的“政绩”骗得赏识,一拍脑袋就做一个形象工程,赚取一时的浮华名声。习近平上任以来,推出八项规定并“反四风”,亲自抓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针对“虚言”、“浮术”、“华名”和“伪事”开刀,他心目中的好干部“愿听真话、敢讲真话、勇于负责、善抓落实”。
    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
    ——习近平在党的十八届二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2013年2月28日)
    典出:三国·诸葛亮《自表后主》
    原文:臣初奉先帝,资仰于官,不自治生。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孙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别无调度,随岁时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也。
    释义:不让家里有多余的钱帛,外面有剩余的财物。
    在这篇短文中,诸葛亮向后主表明了不给家里和后人谋私利的心境。但如果诸葛亮只是一个特别清廉的庸官,那也不值得为人们铭记,理解诸葛亮这句话,需要结合他的千古名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在中国历史上,有不少官员是“勤政”和“廉政”兼备的,不但不贪,还很有能力。封建官吏尚且如此,对当下的领导干部提出这种要求,并不过分。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