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民风民俗 > 民间娱乐 > 传统乐舞 >

中国传统乐器之管子


    
    管子,乐器名称,一种吹管乐器,其历史悠久。起源于古代波斯(今伊朗)。在中国古代称为"筚篥"或"芦管"。在两千多年前(西汉时期),流行于中国新疆一带,后传入中原。其构造由管哨、侵子和圆柱形管身三部分组成。可用来独奏、合奏和伴奏。经过变化发展,管子的演奏技艺得到了不断丰富和发展。而广泛流行于中国民间,成为北方人民喜爱的常用乐器。
    管子的音量较大,音色高亢明亮、粗犷质朴,富有强烈的乡土气息。管子的构造比较简单,由管哨、侵子和圆柱形管身三部分组成。管子的用途很广,可用来独奏、合奏和伴奏。尤其在中国北方的一些乐种里,管子是非常重要的吹管乐器。管子的演奏技巧非常丰富,除了一般经常运用的颤音、滑音、溜音、吐音和花舌音外,还有特殊的打音、跨音、涮音和齿音等。除手指的技巧外,哨子含在嘴里的深浅也决定着管子发音的高低,吹奏时,利用口形的变化,还能模拟出人声和各种动物的叫声。运用循环换气法可不间歇地奏出长时值音型。
    现代管子由哨、侵子和管身组成。小管哨芦苇制,一端用细钢丝扎住,另一端烙扁,直接插入管身上端,发音较高;大管哨芦竹制,插入侵子里。侵子铜制、锥形,插入管身上端。管身用长茎竹或红木制作,呈圆柱形,上开八孔(前七后一)或九孔(后二孔)外表涂漆侵腊,两端套金属圈防裂。
    管子有大、中、小三种。管身长18—24厘米,内径0.9—1.2厘米。小管又称高音管,是乐队中有特色的领奏乐器。中管比小管低八度。大管又称低音管,比中管低八度,在乐队中担任低音或作节奏型强拍演奏。音域:小管a1—c4,中管a—d3,大管A—d2。
    管子用于河北吹歌、冀东吵子会、山西八大套、西安鼓乐等民间器乐合奏、民族乐队、戏曲乐队和宗教音乐中。河北吹歌使用大管和小管,小管音色高亢明亮,宜表现活泼、热烈的旋律;大管音色深沉、浑厚、略带凄怆,长于抒情性描绘。各种管可更换不同的哨子升降音高。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