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民风民俗 > 民间娱乐 > 传统乐舞 >

中国原始舞蹈寻踪(二)


    
    中国最早的舞蹈是什么?这个问题一言难尽。舞蹈是人之本能,是人与天地沟通的方式。在舞蹈中,人获得了生命的力量,展开了与天地的对话。每个民族都有很悠久的舞蹈传统。
    青海大通彩陶盆上的舞蹈图,在中国的北方和南方还有不少岩画,描绘着从远古到战国时代的舞蹈形象。
    在内蒙古阴山山脉发现过多处岩画,那些凿刻在岩石上的图像,展现了原始先民舞蹈的情景。阴山山脉横亘内蒙古中南部,东西绵延千里。中国古代的民族如北狄、匈奴、鲜卑、突厥、回纥、党项、蒙古等,都先后在这里活动过。阴山岩画是这些民族在荒野中留下的历史印迹。据考古学家研究鉴定,阴山岩画早期始于一万年前,末期止于明清。在岩石上凿画的人,除了原始的初民,也有后来诸多北方游牧民族。他们或者是猎民,或者是牧民,还有巫师和喇嘛。阴山岩画中舞蹈场面随处可见,有单人舞、双人舞、四人舞,更多的是群体舞蹈。
    阴山岩画引起了文化史家莫大的兴趣。一些舞蹈史家将阴山岩画作了归类,指出有狩猎舞、祭祀舞、战争舞、娱乐舞等。
    有些岩画刻画得很生动。如凿在磴口县西北托林沟北山岩画上的这幅群舞图,被认为是集体表演的狩猎舞场面。左边两个猎人,一人双手叉腰、系尾饰,一人好像装成某种鸟形,正翩翩起舞。中间四个人勾肩搭臂,连成半圆形,裸体,系着长长的尾饰(有的还有头饰),好像手牵着长尾起舞。动作整齐,富于韵律感。四个舞者的上方有一舞者拉弓成满月形,动作极夸张。右上方还有一些系尾饰的人物,张臂曲腿作舞蹈状。其中一人双臂上举成环形,另一人双臂提起,腿成弓步。右边一人正扬臂起舞。整幅画面充满浓厚的生活情趣。有的论者认为是猎人借用舞蹈形式进行狩猎演习。
    
    图2 内蒙古磴口托林沟岩画中的群舞场面
    在内蒙古阴山山脉之北的乌兰察布草原上,考古学家发现了另一处可与阴山岩画媲美的岩画中心。在已发现的一万多幅岩画中,也有不少带尾饰的屈臂曲腿的舞蹈者的形象。乌兰察布岩画反映的多是畜牧生活。
    除了在内蒙古发现岩画外,在中国西南、西北等地,也发现过岩画。岩画中同样也有舞蹈场面。
    在云南沧源佤族自治县的深山密林中,陆续发现岩画11处。画面赭红色,考古学家认为那是用赤铁矿末掺动物血绘制的。画面上有狩猎、战争等场面,也有舞蹈场面。有些头戴羽饰或身披羽饰的人形,曲腿展臂很富于舞蹈感。还有五人举臂围着圆圈作舞的图像。有的学者认为沧源岩画是新石器时代的作品,距今已有5000年以上的历史。有的学者认为沧源岩画中一些戴羽饰而模拟鸟兽的舞蹈图像,可以印证古籍中“百兽率舞”、“凤凰来仪”的记载。
    
    图3 阴山岩画
    
    图4 乌兰察布岩画
    
    图5 沧源岩画五人舞
    在广西宁明、龙州、崇左、扶绥等县曾发现岩画50多处。因宁明花山岩画面积最大,人物最多,最有代表性,人们将这一带的岩画统称为“花山岩画”。花山岩画中,有壮族的祖先远古骆越先民的乐舞场面。一个个大大小小的人像,动作姿势相当统一。大同小异地双手上举,两脚叉开,酷似青蛙站立起来跳跃的形象。这种形象和壮族师公跳的《蚂拐舞》(蛙舞)的动作很相似。有的学者认为这种“蛙舞”起源于上古生殖崇拜的“蛙祭”。
    1972年,在甘肃嘉峪关西北黑山,也发现了多处岩画。它们凿在发亮的黑紫色的岩石上。其中有一幅30人的舞蹈图,十分引人注目。在新疆,也发现多处岩画。新疆呼图壁县天山深处,有一幅120余平方米的大型摩崖雕刻画,上面布满大小不等,作出相当规律的舞蹈情状的数百名人物。
    
    图6 花山岩画中的铜鼓舞场面
    中国各地各民族的先民,在数千年漫长的岁月中,用石器、金属和其他材料凿刻和描绘的舞蹈图像,分布在天南地北,透露出原始舞蹈的生动信息。
    和原始舞蹈相关,中国各地不断地有原始乐器发现。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河南舞阳县贾湖村原始社会墓葬中出土了一批用猛禽的肢骨制成的吹管乐器。有人称之为“骨笛”,有人称之为“骨筹”。那是距今约7000—8000年,新石器时代早期的先民吹奏的乐器。经音乐家测定,“舞阳骨笛”已具备音阶结构,发音较准,可以吹奏旋律。同属于骨制的吹奏乐器,在长江流域的浙江余姚河姆渡有骨哨出土。原始先民还用陶土制作吹奏乐器和打击乐器。在陕西西安半坡村,有陶哨出土。在青海乐都柳湾也有陶哨出土。这些用黏土烧成的陶哨,用嘴唇控制可以吹出高低不同的声音。在山西万荣荆村有新石器时代的陶埙〔xun勋〕出土。这些陶哨、陶埙,就是传说中伏羲氏“灼土为埙”的代表作了。用泥土烧制的乐器,还有青海省民和县新民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的陶鼓。鼓面一头较小,另一头呈喇叭形张开。鼓身细圆,鼓上有两个环可以系绳挂在身上拍奏。
    中国先民的原始舞蹈,从“投足而歌”的踏地击节,到“击石拊石”的石器敲打,到土鼓(陶鼓)和陶埙、陶哨、骨笛的使用,到石磬的发明,以及琴、瑟、箫、龠等丝竹乐器的出现,表现了中华民族先民在乐舞文化方面的伟大创造力。
    由中国神话传说透露和考古发现所证明的中国原始舞蹈,都和原始先民的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先民们的猎获物,无论是兽皮还是鸟羽,成了最初的舞蹈服饰。在狩猎生活中的长期观察,使人们很熟悉鸟兽的形貌和动作。先民们在庆祝劳动的收获时,自然要模仿鸟兽的动态,这就是古书上所说的“鸟兽跄跄”、“凤凰来仪”、“百兽率舞”的意思。
    原始先民模拟鸟兽虫鱼的舞蹈,一直流传不绝。今存的中国各民族民间舞蹈中的狮舞、龙舞、牛舞、马舞、鹿舞等,都能使人联想到远古时代的狩猎牧耕和原始的信仰。
    原始舞蹈有的反映生产劳动,有的反映部族争斗,有的反映男欢女爱,有的表现图腾崇拜。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无论神话传说还是历史文物所描绘的原始舞蹈,大多是人们集体的活动。
    原始先民集体从事的舞蹈活动,从留传下来的文物中所显示的丰富多采的图像,引发了舞蹈史家各种各样的联想。比如,青海省大通县上孙家寨出土的那个彩陶盆,五人一组连手环行,三组绕盆一周,形成一个绕圈而舞的意象。有的学者认为这是“先民们某种意义特别的篝火舞”(见张华《中国民间舞与农耕信仰》,第31页)。篝火舞是人类最普遍、最原始的一种集体舞蹈形式,而围着篝火运动着的“圆圈”,则是人类最基本最单纯的一种舞蹈场面。中国各民族中现存的一些具有原始意味的舞蹈无不显示了这个道理。北国雪原上的鄂温克人,打猎归来常常要围着篝火起舞,7—20人手拉手,由慢而快,由大圈渐渐紧缩成小圈,并以歌唱伴舞。西南地区的彝族、藏族、羌族、纳西族、傈僳族等,大部分的民间舞蹈也是以圈舞的形式进行的。羌族有关于他们的先民最早围火而舞的传说。藏族舞蹈“卓”、“珠寨莎”,都有“围圈跳舞”的意思。彝族“火把节”时,盛装的姑娘们围成一个接一个的圈圈跳“都火”。云南少数民族普遍流行的“打歌”,也是篝火舞。这种圆圈舞也不仅仅是围绕篝火而舞,随着原始信仰的发展,圈舞围绕的大多已是某种崇拜物,某种神圣的标志,不再限于火。如内蒙古等地信奉萨满教的地区,人们集体跳舞是绕着“蓬松树”。羌族人祭祀时的“锅庄”环绕白石。佤族“供头舞”环绕木鼓房。苗族“踩花坡”时,吹芦笙绕花杆而舞。如果说青海省大通县上孙家寨出土的陶盆上的集体舞蹈图像的含义,只是一种联想的话,那么有一个事实是可以坚信的,那就是在生产力极端低下的原始社会,部落成员间的团结合作至关重要。在共同的血缘的群体中,共同的舞蹈体现着共同的意志,训练着大家的合作。在同一的动态和简单拙朴的节奏的无限反复中,原始的族人互相感应,为同一个目的而活动,从而进入一个更高级的整体生命的氛围之中。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