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民风民俗 > 民间娱乐 > 传统乐舞 >

纳西古乐器速古笃制作的传承与创新


    
    速古笃,汉语称之为火不思,是由北方蒙古族地区传入丽江的弹弦乐器。相传在公元1253年,忽必烈率兵远征云南大理,打到丽江时,木天王阿良率部投诚,并支援忽必烈向南进军大理,两人遂结为好友。忽必烈凯旋回师时,命军中乐师创作《别时谢礼》乐曲十章,并把随军乐队的乐师和全部乐器一并赠送给了木天王阿良,其中就有火不思。火不思后来就成了纳西古乐的重要演奏乐器速古笃,用这套乐器演奏的音乐,就是声名远播的“白沙细乐”。
    一提起纳西古乐、白沙细乐,想必大家耳熟能详,可是说到速古笃,很多人就不清楚了。不过在丽江却有一位老人,每天都在精心地制作着不为人知的速古笃,他就是速古笃制作技艺的非遗传承人和占环。
    和占环告诉记者,小时候家住石鼓竹园村,七八岁的时候,村村寨寨都有古乐会,每逢节假日,或村里有喜事丧事都会用速古笃演奏古乐,耳濡目染,他就喜欢上了古乐。
    参加古乐会是他小时候最大的心愿,但由于家里穷,买不起速古笃,没有乐器成了他进入古乐会的拦路虎。久而久之,和占环便萌发了自己做速古笃的想法。
    说做就做,不过看似简单的速古笃,做起来可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和占环说,制作速古笃的时候为了弄到蛇皮,去抓蛇被蛇咬,至今手上还留有印迹,去拔自家马的马尾,被马踢……经过不断尝试,和占环终于如愿以偿,做出了人生中的第一把速古笃,并参加了村里的古乐会。
    可是参加古乐会不久后,和占环又有了新的苦恼,他发现阴天弹奏速古笃,声音很钝,有时候还会没有声音,他心里暗暗地想一定要改善速古笃在天阴时会失声的缺点,于是他又开始第二次创作——改造速古笃。这一做,就做了一辈子。和占环不仅攻克了声音闷、阴天会失声的难关,而且经他改造的速古笃更加美观、精致。现在他制作的速古笃甚至吸引了很多蒙古族同胞前来购买,今年4月,来自内蒙古的两个民族音乐学者慕名前来,当学者看到速古笃时激动地说:“在内蒙古已经没有这个乐器了,非常感谢纳西族完整地保留了这个蒙古族乐器。”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3年,和占环被列入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行列;2015年,又被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行列。一直以来,和占环都想把制作速古笃这门手工技艺传授给有心人,可是由于速古笃制作需木工技艺,耗时长,一直没有找到真心想学的徒弟。期间也有人来学,但学着学着就放弃了。不过和占环坚信,一定会找到像他一样热爱速古笃的人,把速古笃制作技艺传承并发展下去。(记者 和茜 康平 文/图)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