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弦与胡琴
http://www.newdu.com 2024/11/25 01:11:40 中国文化小百科 佚名 参加讨论
引语:近现代常见的弹弦乐器三弦,是明清以来鼓书、弹词类说唱音乐曲种常用的重要伴奏乐器。近年来一些出土文物和古迹遗存证实,它在宋、金时代即开始流行。它的出现与运用,与当时说唱艺术曲种的兴起和广泛传播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三弦乐人图像 近现代常见的弹弦乐器三弦,是明清以来鼓书、弹词类说唱音乐曲种常用的重要伴奏乐器。近年来一些出土文物和古迹遗存证实,它在宋、金时代即开始流行。它的出现与运用,与当时说唱艺术曲种的兴起和广泛传播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今日所见历史上最早的三弦图像,是四川广元南宋墓出土的石雕三弦乐人图像。图中两位乐伎持三弦正在为一位表演伎人伴奏,另还有一乐伎正在击拍。河南焦作西冯封金墓也曾出土过演奏三弦的乐俑。可见这一乐器在宋金时代已被广泛使用。三弦形制的最大特点是琴杆细长而无品位,琴杆就是按音指板。这一特点给演奏带来不少方便:左手在指板(琴杆)上可以上下随意滑动求音,换把和转调都很自由灵活,尤其是可以演奏各种形态的滑音、装饰音,这就使得三弦弹奏的曲调能够很贴切地与腔调变化多端的说唱曲调配合,从而起到润腔托调、助语协韵的伴奏作用。正是由于这些演奏上的独特之处,使三弦这件乐器从宋元起直到近现代,一直被许多说唱艺术曲种采用为主要伴奏乐器。 “胡琴”这一称呼,原是唐宋间汉族地区群众对西北和北方少数民族地区传入中原的弦乐器总称,如琵琶、竖箜篌、忽雷之类弹弦乐器,都可被泛称为“胡琴”,意为“胡人之琴”,所以那时它并没有专指拉弦乐器的意思。至近现代,中国民间通称的“胡琴”,却已变化为一类用马尾琴弓夹在琴弦之间擦奏的拉弦乐器总称,如常见的二胡、京胡、粤胡(高胡)、四胡等才被泛称为“胡琴”。胡琴称谓包容范围的这一历史性分化,大约始于拉弦乐器逐渐兴起并广而用之的宋代。据宋沈括《梦溪笔谈》所载军歌诗“马尾胡琴随汉军,曲声犹自怨单于”所言,当时已有人将拉弦乐器称为“胡琴”了。 迄今所知最早的拉弦乐器是宋代文献提到的两种在唐代出现的乐器“奚琴”和“轧筝”。 奚琴,原是西北少数民族部落“奚”使用的乐器,所以被称为“奚琴”。它的形制是有鼗鼓似的琴筒,琴杆上有两支弦轴,张两条弦,用竹片做成的琴弓擦奏两弦发音。宋代陈旸的《乐书》中有奚琴图一幅(图31),所绘形制与今日的拉弦胡琴相似,被认为是当今拉弦胡琴的远祖。到了南宋,奚琴又写为“嵇琴”。沈括《梦溪笔谈·补笔谈》记载有一个关于它的音乐故事:熙宁年间(公元1068—1077年),宫中举行盛大宴会,教坊乐师徐衍奉命为宾客演奏嵇琴助兴。当宴会进入敬酒程序时,徐衍演奏的嵇琴忽然断了一条弦,照理少了一条弦的嵇琴是无法演奏的,但他仍然继续表演,不另换琴,熟练地奏完了全曲,宴会上的人都惊叹不止,从此便有了“一弦嵇琴格”的独弦演奏方法。这一故事不仅表明宋代拉弦乐器的演奏技艺已经达到较高水平,同时也表明嵇琴在宋代已经是一件可以用于独奏的乐器了。 轧筝,形制与筝相似,因不用手指弹奏而用竹片轧(擦)奏而得名。据唐皎然《观李中丞洪二美人唱歌轧筝歌》的“轧用蜀竹弦楚丝、清哇宛转声相随”诗句可知,唐代的轧筝常常用于歌曲的伴奏。宋陈旸《乐书》绘有轧筝图一幅,可以看出当时的轧筝有七条弦,可以奏七声音阶。擦奏琴弦的琴弓是制为“L”型的竹片。轧筝在元代时被称为“[上竹下秦]〔zheng争〕”。直到近现代民间还有轧筝遗物流传,如河北“武安平调”使用的“轧筝琴”;福建莆田“文十音”使用的“文枕琴”;广西壮族民间艺人使用的“瓦琴”等,都是古代轧筝的后裔。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美妙“良宵”演绎经典民乐
- 下一篇:中国古代音乐:小型器乐合奏的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