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民风民俗 > 民间娱乐 > 传统乐舞 >

河南兰考“乐器村”:这里的泡桐会呼吸


    焦裕禄倡导“农桐间作”改善了环境,造就了泡桐之乡,孕育出“乐器村”
    兰考的泡桐会唱歌
    
    村民徐会平的妻子正在清点等待发货的琵琶。手工制作的琵琶在网上非常热销。记者陈晓东摄影
    
    
    一村民家中的泡桐原木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为记者平伟摄影)
    
    从空中看,兰考县堌阳镇徐场村是黄河边一个普通村庄。
    
    村民徐会平手工制作的琵琶模型
    
    正在制作乐器的年轻人
    记者陈晓东平伟
    本报讯当年,焦裕禄书记带领兰考县人民用“农桐间作”的模式治理风沙,成效不凡,兰考随后成为全国闻名的泡桐之乡。现在,泡桐在改变兰考县生态的同时,当地村民还就地取材,用泡桐制作乐器,发展出一个远近闻名的“乐器村”——徐场村。
    90年代开始,徐场村因加工古琴而出名。全村有600多口人,40多户拥有古琴作坊,年产古筝、古琴、琵琶等乐器20多个系列5万余件。目前,国内古筝、古琴、琵琶的音板90%来自这个村。
    该村村民徐平卫介绍说:“全村没有一名外出打工者,都在家门口就业或者自己创业。近年来,得益于物流的发展和电商销售渠道,大批像我一样的村民走上了致富路。兰考沙土地长出的泡桐,具有不易变形、脱脂后透音性好的优点,被誉为‘会呼吸的木材’。”
    记者看到村民的前后院被打通,分别改造成木工活、漆工活两大“车间”。“车间”摆放着汽鼓砂轮、多用电锯、台钻等20多种工具。徐平卫拿起一件琴码告诉记者:“别看这个古琴上的小小配件,从上刨、打磨,到上漆、调音,前前后后需要经过40多道工序才能做成。”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