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民风民俗 > 民间娱乐 > 传统乐舞 >

香港人家:苏思棣:“我将古琴当朋友”


    
    图:苏思棣说,古琴演奏如流行音乐般处理,听众内心难有真正共鸣\大公报记者何嘉骏摄
    德愔琴社社长苏思棣是香港古琴界翘楚,擅崑曲、箫笛、斲琴,书法、国画造诣亦高。其收徒要求秉承古琴界巨人蔡德允,最重人品经歷,认为修养足才堪与琴音共鸣。对有传媒誉为“香港古琴界泰斗级人物”,他笑一笑,挥挥手说:“我唔觉得自己系大师,我只系一个弹琴嘅人,又系一个练书法嘅人。”这位名家,抚琴宣和情志,妙处只与知音说,抗拒古琴艺术“热门”起来。\大公报记者 孙凌奕
    苏思棣琴室位于石门工业区的商业大厦里,相比同层灯光闪烁的玻璃门办公室,苏先生琴室十分低调,一扇古朴的木门上没有标誌,像有意无意将自己“隐身”办公大楼中,颇有“大隐隐于市”的感觉。踏入琴室,一边是两张古琴相对而放,另一边就是木枱,上有未完成的画作。
    每次开班只收一人
    古琴已列入香港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在内地及香港日渐受人追捧,“香港而家学古琴嘅人比以前多,同内地城市比,情况唔同。佢哋琴馆一开班收10个人,再开一班又收20个人,我哋琴馆开一班就收一个人。”
    “质量比数量更重要”,是苏思棣一路秉承的原则。他说,古琴从来都不是大众乐器,追溯到唐代,白居易亦有此类感慨,觉得古琴在当时未受到大多数人欢迎,还感嘆是因为西域音乐太过吸引人,“担心同时,(古琴艺术)始终一代一代传承落嚟,可以话乐器唔一定要普及,反而每个时期,有一批人对古琴真系好了解,又可以提升同丰富内容,其实已经好好。”相比之下,他更担心有些人倡导“重量不重质”的快速普及,会使古琴最深层的东西慢慢消失,与当下的流行音乐无异。
    坚持古法 师生对弹
    苏思棣恩师蔡德允在上世纪50年代,以一人之力将古琴文化散入香港,并授琴逾50年,桃李满天下,成为香港古琴艺术的代表人物。
    苏思棣恪守蔡德允师生一对一对弹的教授方法,还对学生挑选严格,通常不收年幼者。他说,太年轻人生经歷就少,心智、思想不够成熟,难与琴音有深入内心的共鸣,纵然习琴,也只会流于技术上的操练。
    做苏思棣的学生并不容易,因为不能不背谱。“在家温习熟练之后对弹,先系最精髓学习时间,因为弹奏时左手移动有非常复杂变化,琴谱上不可能将好细小变化都写清楚,手滑动嘅远近同速度,都要睇老师示范,呢类精细变化,只有熟练之后,先可以捕捉到。”
    丝弦较金属变化丰富
    现时大部分弹琴人使用成本更低廉、更光滑、耐用的金属弦,苏思棣却坚守用最传统的丝弦,“使用金属弦主要系为演奏,对于佢哋嚟讲,将古琴当工具,当然要选方便;我将古琴当朋友,丝弦比较脆弱,如果佢唔舒服,我第一时间就知。”苏思棣说,金属弦是现代产物,缺乏了丝弦优雅、深远的音色,弹奏时音色的变化也不丰富,无法将情感通过琴声反映出来,古琴也自然少了“性格”。
    十多年来,苏思棣在全球各地巡迴演奏,开过的音乐会不计其数,但他始终坚持,古琴演奏不是流行音乐,而是向听众传递内心的共鸣,“我外出演奏,希望畀观众听到古琴原声,场地最好唔要太大,亦唔需要扩音设备。如果好似流行音乐咁做,好多内心共鸣都不復存在。”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