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道学 > 道与科学 >

超越死亡的道家生死哲学观(三)


    三、生死必然的宿命观
    道家用天地万物变化的普遍规律来观照生存和死亡的必然性, 深刻认识到生死必然的现象。道家认为, 在有形的天地万物之中有一个无形但却充满着生机的道在静静地流动,宇宙间的一切运动不过是道流行的结果和表现,天地万物都随道自然而然地生长变化着,一切都在道的必然之中。这就是命。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天地尚不能久, 而况于人乎(老子_二十三章)由此认为,生死必然各有定分: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老子_五十章)。
    
    庄子则更明确地说道:人死者有时(杂篇_盗跖)。生之来不能却,其去不能止(庄子_达生)。在他看来,人的生死是必然规律。当然,由于认识的局限,道家的先哲们并不能深刻把握生死必然的内涵,他们所理解的生死之必然,不过是对命中注定的服从。对此,庄子也有不少的论证:不知吾所以然而然,命也(庄子_达生)。求其为之者而不得也,然而至此极者,命也夫(庄子_大宗师)。死生存亡,穷达贫富,贤与不肖毁誉,饥渴寒暑,是事之变,命之行也(庄子_德充符)。对于庄子而言,这种必然性只能是外在于个体生命的一种无奈:吾命其在外者也(庄子_山木)。正因为这样,个体生命是无法改变它的。
    既然生存和死亡都是一种必然, 那么活着虽然值得珍惜, 但不必过于执著;死亡虽然遗憾,也应该欣然面对。对待死亡的态度,就不必过于恐惧和担忧,而应当是超然和顺从。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庄子_人间世),在道家先哲们看来,凡夫俗子正是因为不懂得命运是不可抗拒的必然,所以悦生恶死、趋荣避辱、极力逃避命运的安排,所以他们不能真正地享受人生。只有认命、知命、安于命,才能在任何情况任何环境下,始终使自己的心境处于其寝不梦,其觉不忧,其食不甘,其息深深(庄子_大宗师)的喜怒哀乐不入于胸次(庄子田子方)的安宁、恬静的状态,从而在精神上也就会体会到一种自由的满足。当然,这是一般人做不到的,只有真人才能做到这一点现实生活中,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老子_五十章)。个体生命中,生死各占三份,但有些人为了求生却往往步入死地,结果使死的因素又增加了三份。之所以这样,就因为其求生欲望太强, 违背自然之性过分益生,反而害生、损生。由于人们天生就悦生恶死,所以往往会不理智地逆天行事。知道死亡是不可避免的, 以至于整日栖栖惶惶, 在无限的心宁不安、心理痛苦中走向人生的终点,他们往往想挽留生命、想在这个世界上多停留一些日子,但由于沉重的心理负担,反而加速了其死亡的进程。这些人殚精竭虑、劳神苦思,不知道顺应自然之道而去益生,反而以好恶内伤自身 。
    从死亡的必然性,道家推导出了超然淡泊、安于现状的人生观。其逻辑推论是: 既然命的存在与否是一种必然,生死变化是自然之道在个体生命中的体现,非人力所能左右和改变,因此,人们就应当以顺乎自然的态度去处理生死问题,反对人为的追生避死。要适来,夫子时也;适去,夫子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古者谓是帝之悬解(庄子养生主)。对死亡的认识直接影响了道家的人生观:人或生或死都是注定的,犹如人死是无法改变一样,人生的际遇也是不可改变的,是既无力抗拒也无法逃避的,个人所能做的只能是改变对命运的态度,安于现实,听任命运安排,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庄子人间世)。只有安于生,顺从生,做到安时而处顺,放弃世俗的一切勉强顺应生命的本性,才可能真正地享受人生,并达到道德的极致。人若能这样,即可超越哀乐之情,获得悬解效果,从必然性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得到精神上的最终解放,体验到心灵上的绝对自由。
    道家由生死必然性而演绎出顺应命运法则的宿命论,无疑具有消极的听天由命之嫌。但若排除这一糟粕,更用心地解读蕴涵于其中的精华,那么,我们不难看到, 道家虽然承认并欣然接受死之必然这个命,但是他们并没有从这一宿命论走向悲观主义,而是走向了达观主义。悲观主义是以有限观有限,以生观生,闪避死亡畏惧死亡,结果是削弱了个体生命的生存意志和独立人格,一生都背负着对死亡的恐惧和压迫。而道家的达观主义却是以无限观有限,所以,道家从死之必然这一宿命的结果得出的结论是:正因为死的必然降临,使生命成为了有限, 所以,一方面要坦然面对死亡,不要执著于生不放;另一方面更应该从有限的生命中活出无限的自由和品质来。在道家的大哲们看来,活着就要像庄子中屡屡称颂的真人、至人、神人那样:不知说生,不知恶死。其出不诉,其入不距。不忘其所始,不求其所终。受而喜之,忘而复之(内篇_大宗师)恬于生而静于死,超凡脱俗、虚明旷达、洒脱超迈而独与天地精神往来。
    在现代社会, 人们对财富和权力等身外之物的贪婪追求和物欲享受, 使得生活日趋忙碌和劳累, 身心日趋疲惫和空虚, 既无暇对生命给予形而上的沉思,更懒于寻求生存背面的死亡意义。与此相应的其实是生活质量的下降,表现为生活的沉沦、超越意识的遗忘、宗教观念的淡漠、人文精神的丢失,与物质财富快速积聚形成鲜明对照的是生命沙漠的迅速扩大。在这样的社会,道家生死必然论所体现出来的对生命运动规律的尊重,以及不以人之好恶之心左右人生命运,不悦生不恶死,洒脱淡泊、虚明旷达等思想, 不仅在对待死亡方面,对培养现代人超越死亡的意识,正视死亡,摆脱死亡困惑,用有限的生命积极面对无限的世界提供了极可贵的精神慰籍和情感愉悦,使现代人在死亡降临时,虽然不一定能够做到以死为美或鼓盆而歌,但至少能够平静坦然地面对它接受它;而且在对待生存方面, 对难以脱俗的现代人的借鉴意义也是不言而喻的,对于生活在被物质异化了的现代社会的现代人而言,如果一个人能心地坦荡、胸襟豁达、态度超然地对待死亡,对待生活和生命,做到安时能处顺,哀乐不能入,那么,他的人生道路上就没有什么事情能够摧毁他的意志、崩溃他的精神,就能拥有现代社会应该具备的健康心理,从而提升自己的生活质量。
    (转载自百度文库)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