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道学 > 道与科学 >

从宇宙观的角度看汉传佛教与中国道教思想的融合


    一、佛教与道教的起源
    佛教为公元前五世纪的古代印度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南部提罗拉科特附近)王子悉达多・乔答摩创立。这位王子后来被尊称为释迦牟尼,意思是释迦族的圣者。“释迦牟尼去世百年后,佛教传持者之间逐渐出现不同意见和争论,形成部派佛教。后来又有大乘佛教获得急遽发展,并出现密教。约在十三世纪,由于伊斯兰教的传入,情势丕变,佛教在印度被消灭了。”佛教传入中国的确切时间,难以考定,但“目前比较普遍的看法,是西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传入。”佛教传入中国后与本土文化相融合,一方面调整 自身,以适应当时的社会,另一方面也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了相当的影响。 道教是起源于我国本土的宗教,“产生于东汉顺、桓之 际,以五斗米道和太平道的出现为其基本标志。”道教创立时以《道德经》为主要经典,奉老子为教主。道教的产生有着丰富的思想渊源,它吸收了古代巫术、神仙思想和方术、黄老思想、谶纬神学以及墨家思想,与我国传统文化的许多领域都有密切的关系,它的产生,乃是中国传统文化直接孕育的结果。作为近两千年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道教曾发生过巨大而复杂的社会作用,对社会政治、经济、医学、天文、哲学等多方面都产生过不同程度的影响。
    
    二、佛教与道教的修行及宇宙观比较
    佛教与道教都对人的生与死这一根本大事给予了深切的关注。“道教所追求的最终目标,是长生不死和即身成仙”。旧道派大都认为,经过修炼,形、神皆可不死,其信仰 是肉体和精神一起长存,即所谓“白日飞升”,而全真道在成仙信仰上则不再追求“肉体不死”,只追求“真性”解脱和“阳神”升天,同时全真道还援引禅宗的“见性成佛”学说来做内省功夫,以便顿见真性,超出生死。三十六天即是道教根据道生万物的创世理论,构想出来的神仙所处的空间,它为学道成仙提供了教义依据。据宋代张君房编撰的《云笈七谶》卷二十一“天地部”称,道教构想的地上之天共有三十六层,由下至上依次为欲界六天、色界十八天、无色界四天,共计三界二十八天,三界之上又有四种民天(四梵天)、圣境四天合计三十六天。南北朝编定的《无上秘要》收有《三界品》,《三界品》称“欲界,阴阳胎生,年积万岁”,“色界,阴阳有色,与欲界同,不相交接,人皆化生,年积亿岁,不夭不伤”,“无色界,阴阳有形,身长数百里,不以为累,能隐形入微,无复色欲,唯真相知,年积岁劫,虽不事学,而能行善,福报所毕”。可见道教的“三界”及其解释明显受到佛教教义的影响。道教三界名称以及三界内诸天的数量完全同于佛教,而诸天的名称则与佛教不同(参见《云笈七谶》与《楞严经》之天界对照表)。
    《云笈七谶》与《楞严经》之天界对照表
    
    道教三十六天的说法有一个发展过程。《度人经》(约成书于晋代)首先提出三十二天说,认为是按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各八天以平面方式分布的。到了南北朝的时候,道士严东注《度人经》时引进佛教三界和三天、大罗等说法,把《度人经》三十二天分为欲界六天、色界十二天、无色界十天、无色界上四天四个层次,并在三十二天之上,再加黄、苍、青三天,成三十五天。严东注“色界”、“无色界”时使用了垂直配置的方式。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受佛教三界说的影响,垂直配置的天界说逐渐代替了横向配置。在注《度人经》时,唐代道士成玄英提到,三界有二十八天,其上为四种民天,最上三天玉清、上清、太清天。而唐代李少微又说,三界之上还有四梵、三清、大罗天。至此道教三十六天的设置已基本完成。据《道门经法相承次序》记载,道士潘师正关于天尊名号答唐高宗时说道:“道有三清、三界。其三清境者,则玉清、上清、太清;三界者,则欲界、色界、无色界。其下,欲界,有六天。其中,色界,有十八天。其上,无色界,有四天。三界之上,复有四种人天,合有三十二天。从四人天已下,三界之中,犹未免于三灾劫坏。从无色界以上,则三灾所不及,劫会所不干。其三清境中,各有一天,则清微天、禹余天、大赤天。此三清三界各有诸天帝皇、真仙品格,僚属极多,非可具述。又有大罗天弥复三清之上。合三清、大罗、三界等为三十六天。”潘师正称“初从凡学,受持法戒,行无缺犯,则名系仙录”,开始入灵山洞府,然后逐步“进道”,登上诸天,最后登上大罗天,“与道同真,常湛极乐”。可见无色界以上类似与佛教的涅 境界,而且道教修行次第是逐步“进道”,最后登上大罗天。这与《楞严经》所述修行次第也颇为相似。 佛教把现实人生断定为“无常”、“无我”、“不净”、“苦”。认为“苦”的根源既不是在超现实的梵天,也不在于社会环境,而是由每人自身的“惑”、“业”所致。“惑”指贪、嗔、痴等烦恼;“业”指身、口、意等活动。“惑”、“业”为因,造成生死不息之果;根据善恶行为,轮回报应。摆脱痛苦的途径在于:依据经、律、论三藏,修持戒、定、慧三学,彻底转变自己世俗欲望和认识,超出生死轮回范围。佛教修行最高目标,叫做“涅般木”或“解脱”。佛教对人和一切有情识生物通称为“众生”、“有情众 生”,包括天、人、阿修罗、地狱、饿鬼、畜生六种,也称“六道”。其中的“天”分为欲界六天、色界十八天、无色界四天,《楞严经》对三界及各天的修行次第有详细的阐述,如卷八讲到欲界六天“形虽出动,心迹尚交,自此已还,名为欲界。”就是说欲界六天对于男女之事,形体上虽然有出离的动向,但心中尚且有交合的欲念,虽然轻重有别,到底都没有完全抛却男女的情爱,所以自他化自在天以下,都名为欲界。卷九讲到色界十八天“独行无交,未尽形累,自此已还,名为色界”。即色界十八天的特征是清净没有伴侣,但是仍然有化生身,还没有完全脱离身形的负累,有色质可寻,所以称做色界。而无色界四天则是“身心灭尽,定性现前,无业果色,从此逮终,名无色界”。也就是说四空天是身心灭尽,只有定性现前,随化依正二报,自在受用,已经没有业果的色相,所以从空处至非想非非想处天,都叫做无色界。佛教中的二十八天是依据“断惑证真”的修行次第依次排列的。 值得一提的是《楞严经》中提到十种仙人,似乎来源于道教。这十种人,“不依正觉修三摩地,别修妄念,存想固形,游于山林人不及处,有十种仙。彼诸众生,坚固服饵而不休息,食道圆成,名地行仙。坚固草木而不休息,药道圆成,名飞行仙。坚固金石而不休息,化道圆成,名游行仙。坚固动止而不休息,气精圆成,名空行仙。坚固津液而不休息,润德圆成,名天行仙。坚固精色而不休息,吸粹圆成,名通行仙。坚固口兄禁而不休息,彳木亍法圆成,名道行仙。坚固思念而不休息,思忆圆成,名照行仙。坚固交遘而不休息,感应圆成,名 精行仙。坚固变化而不休息,觉悟圆成,名绝行仙。”他们都来源于人中,只是恐惧生死无常,希望长生不死,而自练妄心,不知本心真常,生死不二,舍正觉而不修,故别得到延生的妄理与之相应,也可以寿年到千万岁,息心幽栖于深山,或大海中的孤岛上,为人迹所不能到之处。但他们仍然在轮回之中,依妄想而流转,如果不修三昧,仙报结束后,仍然要改头换面,随业散入六道。而且,《楞严经》中因此而有七趣之 说:地狱、饿鬼、出生、人、天、神仙以至阿修罗等七趣(道),精研穷究起来,其所以升沉往返无不是因惑造业,随业受报,妄想受生、妄想 随业;就妙净圆明、无作无为的本有真心来说,都像水中月、空中花,当处显现、当处消失,本来就没有着落可寻,不过一虚妄的名相而已,哪有什么根源可以探究。可见,《楞严经》虽然援引了道教“神仙”而成“七趣”,但认为修仙属于不依正觉修行,持不赞同的态度。
    
    三、佛教与道教融合的根源分析
    (一)佛教传入中国早于道教在中国的产生,其间有约几十年至上百年的时间,在这期间,一些外国僧人在中国进行的宗教活动可能会给中国当时的方士以某种启示,促使他们利用中国古代的宗教信仰和思想资料去创造中国的宗教。佛教传入在刺激中国道教产生的同时,有可能对中国道教思想产生影响,比如在宇宙观方面。
    (二)道教是根植于中国当时的社会背景,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调整自身以适应社会的。佛教传入后为了能在中国传播和发展,也要有一个中国化的过程。同一种类型的文化背景为佛教与道教提供了思想融合的社会基础。
    (三)历史上佛教与道教曾有过多次斗争,而斗争的过程也促使双方取长补短,吸收对方的思想来完善自身,长期的 交流使得佛教与道教思想融合有了现实可能性。
    (四)恩格斯说:“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 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在这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的力量的形式。”从反映论的角度讲,既然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异化的反映,第一,“支配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对人类来讲有相似之处,也就是说被反映的信息近似于同一来源,第二,作为同类,人类的“头脑”及头脑的“反映”方式有相似之处,那么,佛教与道教思想就有着共同的认识论基础,有融合的可能性。当然,“异化”的方式及程度会有不同,这一点也许导致了两种宗教思想本质上的不同。
    (转载自百度文库)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