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道学 > 道与科学 >

第一篇 道家哲学概论


    要旨:要从道家哲学的角度向现代物理学发动挑战,必先知己。
    一、中国古典哲学:
    中国古典哲学的流派原本很多,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六世纪至公元前三世纪)的诸子百家就是证明。不过,经多年来的发展演变,它们已是各有兴衰。到了汉武帝时,受其长期大力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的影响,使得诸子百家大多发生断代。所以自汉唐以来,主要就是儒释道三家了。
    儒释道三家之中,佛家是由印度传来(后来中国化),而儒、道两家则是中国土生土长发展起来的。
    儒家哲学是主张入世的(有为),其哲学体系实际而细密,目的在于规范中国封建社会的林林总总。
    道家哲学则是主张出世的(贵无、贵清),论点超脱,思维抽象,纵论万事万物。
    
    在中国儒、道两家都是原创哲学,是互补的,相反而相成,中华民族思想之父母篇也。
    二、道家沿革:
    道家哲学的创始者当然是著《道德经》五千言的老子(约公元前六世纪)。古代著者与其书相互代表,著者即为书名,所以《老子》与《道德经》是等同的。《老子》即指《道德经》,《道德经》亦即《老子》。该书言简意赅,论及哲学、创世、政治、军事、谋略、社会、文化、民主、平等、修身、养性等等诸多方面,人称古代百科全书。
    不过古人亦主张,道家哲学其思想渊源,应是来自黄帝时代,所以又称之为“黄老之学”,简称“黄老”。
    老子之后,有庄子,著《庄子》数万言阐发老子思想,公认是老子的主要继承人,于是世人又把道家哲学称之为“老庄之学”,简称“老庄”。
    庄子之后直至清代,还有韩非(战略家)、张衡(科学家)、河上公(策略家)、王弼(儒家)、傅弈、王安石(改革家)、杜道坚、释德清(佛家)、刘师培、王夫之、梁启超(改革家)、严复……等等许多著名学者。传至民国及其后,则有胡适、陈柱、高亨、陈应鼓、詹剑锋……等等许多著名学者,他们应是道家哲学传承的重要代表。
    必须特别提到,在传承过程中,当道家哲学传承到东汉末年时(公元二世纪),出了张道陵和魏伯阳,他们都把易经八卦引入道家哲学,或者说使道家哲学结合易经八卦,从而给道家哲学带来了重大变化。这种引入,本来这是有创意的,但张道陵将老子神仙化,变老子的无神论为有神论,提倡出世,进山修炼,得道成仙,长生不老。而魏伯阳著有“周易参同契”传世,他在描述修炼方法的同时,也描述他体验的神仙境界。两人结合起来的影响不仅大而且长远。
    从此道家渐渐向道教演变过去,势力日隆,典籍日多,道家庙宇遍及全国。历代不少君王,因相信和追求长生不老而信仰道教,有所支持。老子成了人间教主和天廷里的太上老君,忘记了他是中国哲学的开山祖和朴素唯物辩证思维的第一启蒙者。
    要旨:要从道家哲学的角度向现代物理学发动挑战,必先知己。
    三、道家著作:
    关于道家的著作,有两大方面。
    一是,学者们倡导的对老子原著的研究和注释。古代,从《庄子》以及韩非的“喻老”、“解老”开始,到清末止,研究家、注释家多达以千家计,连唐玄宗、宋徽宗、明太祖、清顺帝都曾亲自注释老子。近代,从民国初年到二十世纪末,不到一百年间,对老子的研究注释者也有超过百家之多。众多典籍以千万言计。
    这些研究注释家都在一定程度上传播着老子的思想。但他们对于老子原著的解释差异颇大,或曰虚无主义、或曰阴谋之术、或曰兵法著作、或曰助人逆反、或曰有儒家思想、或曰与佛家同源等等,近代则认为是带有朴素唯物辩证思想之著作。这些众说纷纭的观点,可使人如坠五里烟云而不知何去何从,但因此也有让人高兴之处,那就是老子原著的内涵是何其丰富啊,才使古往今来的人们能够见仁见智的。
    二是,民间道教的各种著述。它们大致包括道教经文、内外炼丹、文武功法、画符念咒、以及星象学、风水学、预测学、古医学、古化学等等神秘异术。其典籍之多称得上浩若烟海。关于道教,我国宗教研究所曾编辑出版过《道藏》一书,达数千卷之巨,一百大厚本有余,虽然是如此上千万言计的宏篇,也难盖其全。这笔遗产并未简单地于以否定,而是先给以包容并保存在那里,显示了一种特别的大气和大度,留待未来的大智慧者吧。
    从以上两大方面可见,道家哲学有何等纷繁的外化!但是,我们认为,其哲学思想之精髓仍归于《道德经》原著之中,我们只要抓住原著不放,也就抓住了道家哲学的正源和根本,而不会迷失方向。
    那么什么是《道德经》原著呢?
    应当指出《道德经》原著的传本并不唯一,除现存的多种古代传本之外,还有上世纪发掘出来的马王堆汉墓《老子》和郭店楚墓《老子》等等。文字各有不同,章节顺序有异,于是时有争议发生。考虑到老子原著年代久远,其间朝代更替频繁,古人长期靠手传抄,更有人为更动之嫌,显然传本有所不同是很难避免的。
    好在不管何种传本,总的来说仍然有基本的一致。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在于,各种传本在具体问题的表述上可能有异,但是,在基本哲学思想表述的那些章节上基本相同。
    四、道家哲学之精髓
    那么,在《道德经》原著之中,其基本哲学思想亦即道家哲学的精髓到底是什么呢?
    关于此,笔者曾写过一本习作《老子道德经白话新译》的小册子(光明日报出版社  上海软件出版部  1987年)。该书出版以后,收到不少意见,但尚未修订再版。书中虽然有不足和谬误之处,但它简明而有新意地,把道家的基本哲学思想——老子哲学的精髓,首次以老子的原话,明确地表述为老子七律,即老子哲学体系的七条规律,应是独树一帜。
    把道家哲学归结为老子七律,也是对道家哲学去粗取精的重用步骤。
    关于老子七律,留待后面的文章逐一讲述。
    (转载自张天健_560的博客)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