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道学 > 道家百科 >

第十洞天 会稽山洞


    
    会稽山,原名茅山,亦称亩山,是中国历代帝王加封祭祀的著名镇山之一。是中国山水诗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历代文人雅士留下了众多诗文佳作。会稽山文化积淀深厚。三过家门而不入的上古治水英雄大禹,一生行迹中的四件大事:封禅、娶亲、计功、归葬都发生在会稽山。会稽山上群峰连绵, 著名的有香炉峰、东山、秦望山、鹅鼻山、石屋山、皂靴脚、芝坞山、龙头岗、骆家尖、走马岗、东白山等,其中香炉峰最为出名,峰顶有观音殿, 坐北朝甫, 依岩而筑, 状若香炉。峰上经常雾气缭绕、白居易有“峰峭佛香炉”之句.香炉峰以南的秦望山,是秦始皇登临处。秦始皇在此令李斯刻石记功,这块篆书石碑一直珍藏至今,共有60 字,字体端庄凝静、风度雍容。
    在文化上,会稽山因时期不同可以剥离出四个文化层面,而且其历史愈早,文化愈古,其价值和意义也愈为重大。会稽山文化的底层或源头,是大禹文化。传说中大禹在此所行的会盟、祭祀、婚姻、丧葬以及诛防风这五件大事,均与中国第一王朝夏朝的建立有关。4000 多年以来,大禹不仅以中华民族立国之祖的身份而受到历代统治者的供奉祭祀,而且尤其以一个“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治水英雄形象而受到广大民众的敬仰和爱戴。会稽山文化的第二层,是越国文化。创建越国的于越部族的核心力量,就是从会稽山深处走出来的。越国早期的都邑,曾长期播迁于会稽山脉中。在整个春秋战国时代,会稽城始终是越国军事上的腹地堡垒、经济上的生产基地和政治文化的宗教圣地。会稽山文化的第三层,是会稽都市文化,会稽县、山阴县同城而治,组成会稽城,东南第一大都会,兴盛于汉晋,繁荣于唐宋。这里是中国城市美学的发祥地,会稽天下本无俦,越中蔼蔼繁华地,一夜飞度镜湖月,仙都难画亦难书。唐朝丞相元稹写:出拥楼船千万人,入为台辅九霄身。如何更羡看灯夜,曾见宫花拂面春。若耶溪镜湖兰亭东山声名远播,从而成为“绍兴唐诗之路”的组成部分。会稽山文化的第四层,是宗教文化。从此视角,会稽山核心区可以进而划分为三个亚区:其一是大禹陵、大禹庙,以祭禹为主要内容。祭禹历来是国家礼典,因此这一区可视为“儒教”文化区。其二是香炉峰,为市区佛事活动的主要场所,山上寺院毗连,宝塔高耸,可视为佛教文化区。其三是宛委山和若耶溪,历史上分别为道教的第十洞天和第十七福地,是道教文化区。内收如削,高4 米,平宽10 米。上有唐宋以来题记近30 帧.其中《 龙瑞宫记》 系唐代官员贺知章的手迹,弥足珍贵。从飞来石南下,有“禹穴”,道家尊之为“阳明洞”或“阳明洞天”。洞系一巨石,中裂为碑,阔不盈尺,深不知底。里人呼作“和合石”,尚不失本义。考其究竟,禹穴和全石实系同类事物,但{前者比后者起源更早。道教视此石为圣物,这是该教继承和吸妒扮国原始文化成果的一个典型实例。“去禹穴二十五步”,又有“禹井”, “谓禹穿凿,故因名之”• 此井后来也为道教文化所覆盖,称“葛仙翁炼丹井”, “大如盆盂,其今深尺许,清泉湛然”。禹穴之侧,昔有“阳明庐”。清康熙《 会稽县志》”载:“王文成守仁为刑部主事,时已告归,结庐洞侧,默坐三捧年,了悟心性,今故址犹存。”
    会稽山是中国山水诗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历代文人雅士在此留下了众多诗文佳作,唐诗之路的源头就在这里,会稽山的文化积淀异常深厚,名胜古迹极多,明代大思想家王阳明(守仁)在此筑室隐居,研修心学,创“阳明学派”,会稽山内的山山水水都饱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上古治水英雄大禹,一生行迹中的四件大事---“封禅、娶亲、计功、 归葬”都发生在会稽山。会稽山山川秀丽,地灵人杰。我国历史名人司马迁、李白、孟浩然、元稹、王安石、苏轼、王阳明、陆游、徐渭等等都曾游览过会稽山, 并留下许多著名的诗文。晋代书圣王羲之久住会稽山下,曾在兰亭与文人相会,写下不朽的《兰亭集序》,可谓与会稽山水千秋共存,位于绍兴城西南山阴道上的兰亭, 其南侧为会稽山所环抱, 溪水环绕其间, 茂林修竹, 环境十分幽静,传说越王勾践在此种植过兰花,汉代又在此设过驿亭,故称“兰亭”。
    春秋战国时期,会稽山一直是越国军事上的腹地堡垒。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不久就不远千里,上会稽,祭大禹,对这座出一帝一霸(指越王勾践)从而兼有“天子之气”和“王霸之气”的会稽山表示敬意;汉代以后这里成为佛道胜地,传说葛洪之祖葛玄在此炼丹成仙,山中的阳明洞为道家第十洞天,香炉峰为佛教胜地,至今香火旺盛。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