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道学 > 道学入门 >

从崇玄馆到道举取仕,回看唐王朝的道教教育之路


    文/清虚道人
    道学在唐朝拥有崇高的地位
    在中国漫长的封建历史中,统治者为了维护江山的稳固和长久,必须要广纳贤士,为普天之下有识之士大开进仕之门。随着朝代更迭、江山易位,统治者选贤任能的方式也在不断变更,唯有创于隋、成于唐的科举考试制度对当今的教育考试仍有影响。随着科举制度的推行,不论是达官显赫还是寒门学子,只要有一腔才情,都有可能通过一张试卷改变自己的终生命运。历史上,有多少文人雅士曾因一朝中举而名满天下,同时也有不少饱读诗书之人因为一时失意而抱憾终生。但与普天之下的学子们对科举又爱又恨的命运不同的是,唐朝时期的道士们可以享受到国家极为优惠照顾的政策,以“道举”的方式在科举取仕的道路上抢得终南捷径。
    
    科举考试(资料图)
    据《新唐书·选举志上》记载,唐朝的科举制度可以分为两类,一类称为“岁举”,即在每一年的固定时期由国家的固定部门按照要求定期举行考试,此即是我们惯常认识的科举考试;另一类为“制举”,是一种不定期的考试,以天子自招的方式为主,目的是“待非常之才”。而以选择道士人才为目标的道举,却是被列为岁举制的,以此也足见李唐王室对道教的重视程度。
    
    道教被崇为国教(资料图)
    

众所周知,唐朝尊道教为国教,历代皇帝都有极盛的崇道行为。唐玄宗曾言:“朕听政之暇,常读《道德经》《文》《列》《庄子》,其书文约而义精,词高而旨远,可以理国,可以保身,朕敦崇其教以左右人子也。”在玄宗看来,道家思想有两个非常重要的作用,进可以“理国”,退自然“保身”。为了大力推崇这一思想,并培养更多的道学人才,玄宗依照前朝旧制设立了崇玄馆,教授《老子》《庄子》《文子》《列子》,学生从京师、东都各选百人,这也是国家设立道教学校的最早雏形之一。
    虽然是教育机构,但崇玄馆和如今道教学院很大不同的一个地方在于,崇玄馆是兼具了教育和研究双重任务的道学机构,并且是道教传播的枢机之处。为了增强崇玄馆中的教育质量,两京及诸州崇玄馆内的教育任务均由专精于道学的博士来主导,之后又由当朝宰相兼领教育工作,足见崇玄馆在官学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以《道德经》在诸经之首(资料图)
    

天宝四年十月,唐玄宗下诏“编录经义等书,宜以《道德经》在诸经之首,《南华》等经,不宜编列子书”。明确指出《老子》和《庄子》的地位应排在诸经之首。崇玄馆教授的《老》《庄》《文》《列》,后又增加《庚桑子》,便由道家典籍上升为经书,合称“五经”。这一举措,使道家典籍的地位得以和儒家诸多经书相比肩。由此,更大大提高了道家思想的社会地位。
    为道学专门设立道举考试
    为了吸引更多士子们参加道举考试,政府专门针对崇玄馆的学生推出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如“试及贴策各减一条,三年业成,始依常式”,“崇玄生出身,至选取时,宜减于常例一选,以为留放”,即在考试中对崇玄馆的道学生可以减少考试的数量和难度,目的是招纳更多的道学生,并通过道举考试的方式把道学思想贯彻到经邦治国之中。
    
    古代科举(资料图)
    

每年科举到来之期,崇玄馆的学生就可以参加道举科,考试形式和明经科相同,合格及第者称道学举士。据《通典》卷十五《选举三·历代制下》载:“玄宗方弘道化,至二十九年,始于京、都置崇玄馆,诸州置道学,生徒有差。京、都各百人,诸州无常员。学《老》、《庄》、《文》、《列》,谓之四子。荫第与国子监同。谓之‘道举’。举送、课试与明经同。”
    

当时的科举考试可分为进士与明经两种大类:进士考时务策和诗赋、文章;明经考时务策与经义,但更侧重于帖经和墨义。所谓帖经,就是将经书任揭一页,将左右两边蒙上,中间只开一行,再用纸帖盖三字,令试者填充,与今日考试中常见到的诗词填空类似。墨义是对经文的字句作简单的笔试,与今日考试中常见到的文言翻译类似。相比起进士科,明经科的考试内容要相对简单,所以才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之说。尽管如此,想要成功考中明经科,学子们仍然需要熟读经传和注释。虽然道举设立在明经科内,但对参加考试的道士们的个人能力素养要求也是非常高的。
    
    道举设立在明经科内(资料图)
    《唐阙史》卷下《太清宫玉石像》中曾记载了当时盛况:“明皇朝,崇尚玄元盛主之教,故以道举入仕者岁岁有之。”另据《登科记考》记载,玄宗首次下诏开设道举,前来应举者多达500余人。
    随着考试放榜,道举考试的成绩依上上、上中、上下、中上可分为四等,其所能获取的品级分别为从八品下、正九品上、正九品下、从九品上。至此,一名普通的崇道之士也终于完成了从道途向仕途的跨越。正是基于国家对教育和人才的大力扶持,并着重推崇道学经典和道家思想为治国方略,所以才使得道教与时政之间呈现出相得益彰的精彩,其成果足以令今人叹为观止。
    (编辑:玄朴)
    本文为腾讯道学独家稿件,文/清虚道人,腾讯道学专栏作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喜欢该类内容欢迎上微信关注“腾讯道学”微信公众号!(文章作者观点与立场,不代表腾讯媒体的观点与立场。)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