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诸岛庙宇史迹,基本现状及其变迁辨析(4)
http://www.newdu.com 2024/12/30 03:12:58 《世界宗教文化》 陈进国 参加讨论
四、西沙群岛的庙宇史迹及其水下关联文物 西沙群岛位处于我国海南岛东南方,南海的西北部,即北纬15°40'-17°10',东经111°-113°之间,是中国南海诸岛四大群岛之一,主要由永乐群岛和宣德群岛组成,共有22个岛屿、7个沙洲、10多个暗礁暗滩。历史上也称“千里长沙”“万里石塘”,国际上称为帕拉塞尔群岛(Paracel Islands)。西沙群岛北起北礁,南到中建岛,东到东岛(辽岛),海域总面积为31700平方公里。考古文物及历史文献都充分证明,中国至迟于三国两晋时期就开始开发经营西沙群岛,而庙宇更是我国沿海渔民和疍家最先上岛的标志和纪念。近代以来,日本、法国、越南等国都侵占过西沙群岛部分岛礁,并大肆毁坏我国发现、开发西沙群岛的历史证据,并试图伪造遗迹以期强化所谓的“历史占有”。 清宣统元年(1909年)5月,两广总督张人骏派广东水师提督李准(1871-1936)率领水师官兵170多人,分乘伏波、琛航、广金三艘军舰到东沙群岛、西沙群岛巡察,测绘地图,查勘岛屿,逐一命名,勒石竖旗,以宣示领土主权。当时李准所命名的16个西沙岛屿有伏波岛、甘泉岛、珊瑚岛、琛航道、广金岛、丰润岛、邻水岛、霍邱岛、归安岛、乌程岛、宁波岛、新会岛、华阳岛、阳湖岛、休宁岛、番禺岛等。李准不仅发现西沙群岛上有黎族人定居,“敲锣吹笛及击瓦器”“跳舞”,而且发现晋卿岛上有南海疍民或渔家所建的珊瑚石孤魂庙。[82]这是关于西沙群岛有庙宇遗迹的较早历史记录。民国时期,国民政府开展了西沙群岛的系列考察和开发计划,在二战结束后并派海军收复被法国、日本侵占的西沙群岛主权,相关的报告粗略地记述了西沙群岛上特别是永兴岛的庙宇遗迹。 真正对西沙群岛进行深入的考古发掘则是在1974年3-5月。广东省博物馆《广东省西沙群岛文物调查简报》《西沙文物:中国南海诸岛之一西沙群岛文物调查》都附有“西沙群岛珊瑚石小庙登记表”,发现珊瑚岛、甘泉岛、琛航岛、广金岛、永兴岛、赵述岛、北岛、和五岛(东岛)等岛屿有13座小庙。王恒杰在1991年5-6月对西沙群岛的考古调查,误称金银岛(应是珊瑚岛)有金沙庵1座。1976-1977年韩振华整理的南海渔民口述资料,也提供了丰富的佐证。相关的新闻报道刊载了西沙群岛庙宇的一些情况。受到现有条件限制,笔者只实地考察过永兴岛庙宇,其他岛礁的庙宇资料及图版系查阅资料或由海南地方政府有关部门提供协助。 当然,近三十年来,西沙群岛的水下考古工作一直在有效地进行之中,并获得了很多的文物发现。鉴于西沙群岛庙宇史迹的文献和考古发现在展示我国文化主权方面的价值,不允许断章取义,我们仍然按岛礁分布,完整罗列如下,再行学术分析。其中,1974年关于西沙群岛庙宇文物登记资料,笔者取消了原统计的表格,而客观还原为文字的描述。西沙群岛至少有20座以上的庙宇古迹。 1、 永兴岛(2座,图25-26): (1)惟岛中往往有神庙一间,称为孤魂庙。大小不一,最大者也不过六七尺,小者或三四尺,仍用砖瓦造成。事属迷信,虽无可记,然可见各岛属我国固有领土,为沿海疍民所践食者。(1928年)[83] (2)林岛中有“孤魂庙”及“黄沙寺”各一座,按“孤魂庙”为我国渔民所建,面积很少,高仅五六尺,傍有对联:“兄弟已灵应,孤魂感恩深”。由此联可知“孤魂庙”即渔民所谓一百零八兄弟的公庙是也。相传渔民至时,必备猪酒香纸冥钱祭之。这种建筑形态,与吾粤乡间“土地伯公祠”无异,足征国人经营西沙群岛,由来已多时也。“黑沙寺传为安南人所建,建于民国廿七年(大黄帝十四年安南王年号),高约十丈,阔约七尺,傍亦有对联:“春亦有情海深喜逢鱼弄月,人得其意春风和气鸟逢林”,联语欠解,姑且录之。(1947年)[84] (3)据民国十七年广东省西沙群岛调查团的记载:“林岛(即多数岛)中原有海南人所建的孤魂庙一所,高阔约六尺,其年代不可考。”可见海南岛的渔夫,在西沙群岛捕鱼,已有很长远的历史,并且曾牺牲不少生命,可惜这历史建筑物被日人摧毁了(东沙岛渔民建筑的天后宫也是被日人摧毁的)。(1947年)[85] (4)各岛上往往有孤魂庙之建设,大小不一,概为砖造。虽无年代可记,然可确证为我国固有领土,日人后来全部毁之,修码头、栈桥、铁路、仓库、工厂、大肆开采。……永兴岛外其他各岛,似无日人建筑,故孤魂庙尚有峙然留者。(1947年)[86] (5)在林岛发现有孤魂庙,悬有民国十五年及廿六年等年份我国符姓渔民所立之中文匾额。查海南文昌、琼东、乐会等县渔民、每年必前往该岛作业,而符姓者即为文昌县人,足证我国渔民与西沙群岛关系之密切。(1947年)[87] (6)离岸不一里许,得一小庙,已是断垣颓壁,探身入内,见有矮桌一方,生锈的罐头盒子零乱在在,当系日军所遗留者。(1947年)[88] (7)渔民习惯,一到林岛,必先往祭一百零八兄弟孤魂庙(该庙犹存),门侧有对联上书“兄弟感灵应,孤魂得恩深”,此俗由来已久,异无史可稽。(1947年)[89] (8)此辈渔民习惯,一到林岛之初,必先往祭一百零八兄弟孤魂庙。该庙至今犹存,建筑样式,略如我国乡间普通所见的土地庙无异,庙门上有横额匾书“海不扬波”四字。门侧有对联上书“兄弟感灵应,孤魂得恩深”字样。……该庙的建筑形式及题额、门联等,已证明林岛远年之前,向为我国渔民捕鱼定居之所。(1947年)[90] (9)永兴岛上现在还有渔民自己修建的两座庙,南面的叫作孤魂庙。北面叫做黄沙市(寺)。那时航海不发达,有的渔民在路上丧失生命。庙的名字是“孤魂渺渺”“碧血黄沙”的意思,这也可以看出旧社会渔民生活是多么凄凉和痛苦。(1957年)[91] (10)永兴岛西部气象站前,用珊瑚石垒砌,俗称“孤魂庙”,最近拆除。(1974年) [92] (11)第三块是公元1921年当时中国政府所立的石碑,上有“视察纪念”四个大字。1937年4月间由永兴岛的民兵在该岛西部气象站前一座渔民盖的珊瑚石小庙(渔民称为“孤魂庙”)旁挖出。碑用灰色麻石刻成,刻工较好。碑长92、宽19,厚8厘米。第四块在水兴岛气象站的后面,是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年11月24日,当时中国政府收复西沙群岛时树立的水泥碑。碑高1.49,宽0.92米。一面文字是“南海屏藩”,一面是“海军收复西沙群岛纪念碑”。(1974年)[93] (12)永兴岛又名猫岛、猫注,为什么叫猫岛、猫注?来源已久,渔民间传颂一首诗中就有“猫注娘娘”一句,其诗文云:“策赐山峰布斗,明芝兴德显神,顺赞天后圣母元君,左千里眼神将,右顺风耳守海将军,掌仓掌库天仙大王,猫注娘娘,伏波爷爷,一百零八兄弟公,男女五姓孤魂。”(1977年)[94] (13)蒙全洲是海南岛文昌县现存渔民前往西南沙群岛从事渔业生产的老前辈,他一家从曾祖父起都以渔业为生,至今已近二百年,其曾祖父年青时是由同村渔民带往西南沙群岛的。蒙本人十五岁(1895年)随同祖父去西沙群岛捕鱼时,曾在北岛、永兴岛等地,看见其祖父在岛上的珊瑚庙进行祭祀,并听他的祖父说,这些庙都是古代留下的。我们再联系海南渔民中流行着有关一百零八兄弟公的传说(传说说:远在明朝时,海南岛有108个渔民兄弟,到西沙、南沙群岛进行捕鱼生产,在海上先后死去。后来又有渔民去西沙、南沙群岛,途中忽遇狂风巨浪,生命危急,渔民们祈求那被害的一百零八个渔民兄弟显灵保佑,后果平安。遇救后,渔民们就在一些岛屿上立庙祭祀),时间也在明代。(1977年)[95] 图25-26: 三沙市永兴岛码头附近的兄弟公庙 (陈进国摄影) 2、 珊瑚岛(1座,图27-28): (1)一九三四年,潭门地区渔民曾用珊瑚石在岛的南端筑起一个庙,在庙里安放了一尊石塑女像。(1974年)[96] (2)珊瑚岛西南角,距海边约30米,面向西南。1938年前,原有我渔民用珊瑚石垒砌的小庙一座,里面供石雕女像一件。庙在1938年前后被拆毁。庙内原代石雕女像,灰色麻石雕成,通高1.57米,六角柱座高19厘米。女像长衣宽袖,双手拱置胸前,托三脚炉一件。石像脚步粘有珊瑚和蚝壳。(1974年) [97] (3)有金沙庵一座,山门面对西部航道,庵内联帐为“金波碧浪朝圣庙,沙聚银滩立古庵”,为赵不波赠送,时间当为1899年。庵为近代补修,有水泥筑墙,所供雕像为一头戴帕巾、双手持炉的神主,像系花岗岩雕造,粘有珊瑚灰礁,当为渔民从海礁中捞得供入。类似的雕像在金银岛的岛周礁盘下有沉埋,过去琼海潭门镇亦从北礁打捞到多件,而金沙庵的雕像取自何处,实难确定。(1992年)[98] 图27:西沙群岛珊瑚岛金沙庵外观[99](图源:陈进国) 图28:西沙群岛珊瑚岛金沙庵石人像(图源:陈进国) 3、甘泉岛(3座,图29-32): (1)甘泉岛北面,岛边沙丘向外的斜坡上,面向东北,两庙南北并列,右侧一座已塌毁,左侧一间用四块大珊瑚石板搭成,高0.5米,深0.8米,宽0.8米。(1974年)[100] (2)甘泉岛东南角,距海水约20米,面向南,红砖灰沙砖墙,顶已毁。一九二八年琼海县渔民苏德柳、黄家秀、邓开志、邓学相、庄论仁等五人建筑。(1974年) [101] (3)全岛共有三座小庙,即渔民通常所说的孤魂庙。岛南有两座,一座为砖泥墙,高4米余,宽、长各1米余,庙顶及后墙皆已毁掉,庙内土台上已长满剑麻。这是一座较古老的庙,但亦属明以后所筑。另一座位于前者西侧5米余,高不及1米,用珊瑚礁堆筑,庙前尚有供物及残香,应系渔民近几十年所筑。第三座庙立于岛西侧,用珊瑚礁及水泥筑成,高2、宽2.8米,中开小门,门向东,内有龛桌,上有一供碗。岛的四周海滩上,时有涨落潮而冲刷的汉唐以来的残碎陶瓷片。(1992年) [102] 图29-30:西沙群岛甘泉岛土地庙外观、内景(珊瑚石及水泥砌)[103](图源:陈进国) 图31-32:西沙群岛甘泉岛土地庙外观、内景(红砖、水泥砌)(图源:陈进国) 4、琛航岛(2座): (1)百年前,渔民曾用珊瑚石在岛的东南部堆成一小庙,庙里安放了一尊瓷制女佛像,渔民俗称“三脚婆”。(1974年)[104] (2)琛航岛东南角,距海水约50米,面向南,用珊瑚石垒垒砌单间小屋,顶已毁,只留三面残墙,墙有用灰砂砌的残迹,残高1.3米,长1.7米,宽1.2米,周围散落一些板瓦和筒瓦。庙门前有一些清代青花碎瓷片,可能是庙内的供器。(1974年)[105] (3)琛航岛西北角,距海水约30米,用珊瑚石垒砌,今年三月,因建房屋拆毁。庙内供一件明代龙泉窑的观音像,脸手露胎,双手抱净瓶,渔民俗称“三脚婆”,一对近代的青花瓶,画青花山水。(1974年)[106] 5、晋卿岛(2座,图33-36): (1)其椰树及石上,多德人刻画之字,皆西历一千八百余年所书。德人布朗士以笔抄其文记之。其石亦非沙石,乃无数珊瑚虫结成者,因名之曰珊瑚石。又至一处,有石室一所,宽广八九尺,四围以珊瑚石砌成,上盖以极大蛤壳两片为之。余于此而休息焉。石上亦有刀刻之德文,盖千八五十年所书也。均有照片,改革后不知失于何处矣。余督工刻字珊瑚石上曰:“大清光绪三十三年广东水师提督李某巡阅至此。”勒石命名伏波岛。以余乘伏波先至其地,故以名之。(1909年)[107] (2)我看到两个土地庙,上面刻着“有求必应”,两个香炉,虽然年代久远有些残缺,但乃摆在庙前。”(1960年)[108] (3)1947年,当时的国民党军队曾到该岛,并在岛的西北部立一水泥碑,碑的中间夹一铜片。同年,潭门渔民在该岛西边用珊瑚石叠一小庙。(1974年)[109] 图33-34:西沙群岛晋卿岛西部土地庙外观、内景(珊瑚石堆砌)(图源:陈进国) 图35:西沙群岛晋卿岛旧土地庙(珊瑚石、木板堆砌);图36:西沙群岛晋卿岛新土地庙(砖、水泥砌)(图源:陈进国) 6、北岛(1座,图37): (1)渔民俗称长峙,八十多年前,潭门公社渔民王家伦在该岛东南部盖一瓦顶小庙。(1974年)[110] (2)北岛东南角,距海水约20米,面向南,用珊瑚石垒砌,已塌,墙上留有灰砂砌的残迹。青花盆两只,清代道光时期德化窑产品,宽平沿,深腹,沿下画青花变形四字纹和花卉图案,釉厚处有深色的进裂纹。木制神主牌两个,字迹浸漶,不能辨认。(1974年) [111] (3)两块清代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石碑是在北岛发现的。碑已断裂成碎块,散落在岛东南角珊瑚石小庙和渔民居住的草棚四周。碑虽不大完全,经过对合,文字全能辨认。两块碑都是用深灰色麻石刻成,石质较差,砂眼甚多。第一块长92、宽19,厚9厘米,中间是“视察纪念”四个大字,左侧有“大清光绪念八年”一行小字。第二块残长58、宽24,厚9厘米,中间也是“视察纪念”四个大字,左侧一行小字是“大清光绪二十八年”。(1974年) [112] (4)北岛一座庙里现在还有两块木质神主牌,但文字已经模糊不清,渔民说十多年前牌上的文字还是清晰的。一块是“有求必应”,另一块是“明应英烈一百有余兄弟忠魂灵神位”,左边署“沐恩信民冯振东敬送”字样。冯振东也是潭门港的渔民,已亡故。(1976年)[113] 图37:西沙群岛北岛土地庙(珊瑚石堆砌)(图源:陈进国) 7、东岛(和五岛): (1)和五岛东北角,距海水约30米,面向西,用珊瑚石垒砌四方形围墙,里面用三块大珊瑚石板盖成神龛,围墙外另砌曲尺形护墙,墙残高0.9-1.6米,长3米,宽2.4-4.2米。龛内有近代酱釉胎三足香炉一件。(1974年)[114] (2)和五岛西南角,用珊瑚石垒砌,一九七三年因建房屋拆毁。(1974年) [115] (3)渔民俗称猫兴,1934年,长坡公社青葛大队渔民麦发生,在该岛盖了一座庙,面积约十平方。潭门公社林桐大队渔民莫经琳曾在庙前配对联曰:“前向双帆孤魂庙,后座井兄弟安。”(1974年)[116] 8、广金岛(2座): 广金岛西部,距海水约50米,面向西,两庙南北并列,用大块的珊瑚石板盖成,高约0.5米。南侧庙内有一件清代道光年间景德镇民窑产的青花双狮戏球小碗,一对铁筒作香炉。北侧庙内有一对近代黄釉陶胎烛台。(1974年) [117] 9、赵述岛(1座,图38): 赵述岛西部,灯塔旁,距海水约20米。用珊瑚垒砌,已崩塌。(1974年) [118] 图38:西沙群岛赵述岛土地庙(珊瑚石堆砌)(图源:陈进国) 10、南岛(1座,图39-40) (1)1975年3-4月间组织了一个调查组进行第二次调查挖掘。……在十一处岛屿、沙洲、礁盘上调查采集了许多古代遗物,计有:……新发现南岛的现代珊瑚石小庙一座(连同第一次调查在赵述岛、北岛、永兴岛、东岛、琛航岛、广金岛、珊瑚岛和甘泉岛发现的古庙共十四座)。[119] (2)1975年第二次文物调查时在南岛又发现一座,共为十四座。[120] 11、金银岛(1座?)、中岛(1座?) (1)1975年3-4月间组织了一个调查组进行第二次调查挖掘。……在十一处岛屿、沙洲、礁盘上调查采集了许多古代遗物,计有:……清代石狮、石柱、石磨等九件(金银岛)、清代砖块一件(只采集一件标本)。[121] (2)据广东省博物馆和海南行政区文化局考古人员的调查,仅在赵述岛、北岛、永兴岛、和五岛、琛航岛、广金岛、珊瑚岛和甘泉岛即有古庙十四座。在中岛、晋卿岛、金银岛等地也有遗存。[122] 图39-40: 1974年考古调查拍摄的珊瑚小庙照片(甘泉岛、广金岛、琛航岛、北岛、和五岛、赵述岛)[123](图源:陈进国)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