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道学 > 道学入门 >

一份极为罕见的道教文物:明代道士出家度牒


    1962年,在今闵行区马桥乡吴会村元仁济道院废址后园墓地,出土明礼部祠祭清吏司所颁长1.14米、宽1.17米棉筋纸板印缠枝莲边框的道士度牒,今藏上海博物馆,是上海地区发现的重要道教文物。
    度牒,又称“祠部牒”,是朝廷发给合法出家者的证明书。唐代开始正式发放,是官方给出家僧道的身份凭证,僧道以此牒为身份凭证,可免徭役,后代因之。
    
    明代道士出家度牒(资料图)
    此度牒为整张皮纸,木刻印刷。皮纸纵117厘米,横120厘米,纸质柔韧,白色微泛黄。木刻部分纵69厘米,横78厘米,先以阔3.5厘米的缠枝图案构成边框,框内内容为:
    右部先印刷“礼部为度牒事检会到/大明律僧道不给度牒私自簪剃者杖八十若由家长/家长当罪寺观住持及受业师私度者与同罪并还/俗除钦遵外今填钦字八百四十五号度牒给付道士张永馨/收执凭照须至出给者”。
    接着墨书小字“壹名张永馨年二十七岁系直隶松江府上海县十六保逊字纡民籍张佩次弟弘治五年四月/内凭兄舍送本保仁济道院出家投礼道士顾瑾为师授正一教见在本院入籍”。
    中部印刷“右给付道士张永馨收执准此”。
    左半部印刷“正德贰年柒月 日/礼部尚书李/左侍郎张/右侍郎白/祠祭清吏司署郎中宋/署员外郎王/主事金逵/彭夔/都吏王环/令史王廷玉”。
    该度牒上有礼部尚书、侍郎及祠祭司郎中、员外、主事、都吏、会史等9人署押,可见明代宗教管理制度之严格。
    度牒由于为纸质,难以保存,保留至今的极为罕见,这张保存比较完好的明正德二年(1507)道士度牒,是研究明代社会制度及官方文凭的重要实物资料。(编辑:若水)
    
    (腾讯道学整理发布,转载自“上海城隍庙”微信公众号。)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