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道学 > 道学入门 >

受三坛大戒 启登真之途


    学道不持戒,无缘登真。
    传戒为道教全真派的重要礼仪之一,是道教德高望重的大师们将道教的戒律传授给普通道士的一种宗教仪式。传戒日期没有限定,一般于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进行,戒期五十三日、一百日不等。传戒圆满后,将受戒弟子分清名次,编入《登真箓》;获得戒名后,自愿遵守戒律不犯规戒,经审查合格,发给“戒牒”(道士受戒后的凭证),以为凭据。
    
    清初白云观王常月(资料图 图源网络)
    道教授受戒律,源远流长。自太上降授科仪,即成道教之传统。魏晋以后,道教戒律十分丰富,如《三皈戒》、《五戒》、《十戒》、《老君八十一戒》等,要求奉道者必须持戒、守戒。金元之际全真教出现以后,长春真人邱处机根据道教已有的戒律,订立了道教全真传戒仪范。清顺治年间(1644—1662),全真龙门派第七代律师王常月方丈创全真丛林,在北京白云观开坛传戒。他承袭全真派戒法科仪,讲说《初真戒》、《中极戒》、《天仙大戒》,合称“三堂大戒”,又称“三坛大戒”。
    据王常月律师《全真说戒威仪科》曰:“受天仙戒者,称妙道师;受中极戒者,称妙德师;受初真戒者,称妙行师。”其中规定出家道士不但要持有《度牒》而且还应有《戒牒》;出家后要经过受戒仪式的考查和接受戒律的教育,方可成为合格道士,且学道者必须首务积德、定念、修德、理身。学道不持戒,无缘登真。清康熙皇帝从王常月受方便戒,于是全真教风大振。经过王常月律师所制定的“三坛大戒”一直沿用至今。解放后,北京白云观于1989 年11 月开坛传戒; 1995 年11 月年中国道教协会在四川青城山又举办了全真派第二次传戒活动。两次传戒活动均取得圆满成功。
    三坛大戒
    传戒的内容主要包括初真戒、中极戒和天仙大戒三个部分,合称三坛大戒。初真戒为道教戒律之初层,主要包括三皈依戒(第一皈身太上无极大道,第二皈神三十六部尊经,第三皈命玄中大法师)和积功归根五戒(一者不杀生,二者不荤酒,三者不口是心非,四者不偷盗,五者不邪淫),以及初真十戒、持受诸咒、持戒威仪、女真九戒、昆阳律师付嘱偈等。传戒由方丈大律师和证盟大师、监戒大师、保举大师、演礼大师、纠仪大师、提科大师、登大师、迎请大师、纠察师、道值师共同完成。
    
    千山五龙宫全真派传戒法会(资料图 图源网络)
    方丈大律师负责整个传戒,称为“传戒律师”,又称“传戒本师”,一般由传戒所在的十方丛林的方丈来担任,专门负责开坛演戒,解说戒律,传授戒法。方丈大律师的选拔特别严格,必须受过三坛大戒,戒行精严,德高望重的方丈才能荣任。
    证盟大师专门为戒子解说经义,回答戒子疑问。
    监戒大师专门负责监督戒坛威仪,禁止戒子违规。
    保举大师专门负责保丹、保戒、保香,一般由开坛传戒丛林的监院担任。
    演礼大师专门负责教授戒子登规行仪及戒坛有关礼仪。
    纠仪大师专门负责纠正戒子仪规。
    提科大师专门负责诵经拜忏及经堂事务。
    登箓大师专门负责给戒子取道号,填写《登真箓》。
    迎请大师专门负责主持大型道场,担任高功。
    纠察大师专门负责察看弟子言行。
    道值师为每日领取方丈示“道值签”,巡视各寮,查处犯规戒子的执事,一般由海巡、巡寮、巡照等轮流担任。
    戒坛为举行传戒仪式、开坛演戒之地,一般分三步进行:第一坛于大殿,宣示要目;第二坛为密坛,夜深人静时宣示之,不令外人所知;过此坛后,戒子方成为正式道士,发予戒牒、戒衣、规、简、钵等,最后宣示戒律等,为第三坛。
    传戒过程
    传戒过程包括迎师、演礼、开坛启师、考偈、审戒、诵经、过斋堂、三请律师、说戒、传授衣钵、发放戒牒、晋表谢神、大回向科仪等。
    一、迎师
    迎师指迎请方丈大律师和其他大师的礼仪。分三步进行,首先由十方丛林的监院和全体道众及所有戒子在经师们的带领下到山门外迎接方丈大律师;其次在经乐声中请方丈大律师进入山门,一个殿堂接一个殿堂进行拈香礼拜,敬祈祖师保佑国泰民安、道法兴隆;最后请方丈大律师入“迎请堂”内坐方丈座,戒子回戒坛。第二步戒子们从戒坛出来,在经师的带领下,再列队到“迎请堂”,迎请“五师”(指演礼师、引礼师、纠仪师、纠察师、道值师)为首戒子进入“迎请堂”,宣读迎请启文,后众戒子就地三拜各自回寮。第三步迎请十师,同时还要举行迎请证盟、监戒二师礼。
    二、演礼
    演礼指演礼大师为戒子讲演传戒时一些威仪。主要有提规、捧钵、出入殿堂等威仪;执规、执简、展规、跪拜等仪轨。
    三、开坛启师
    开坛启师指全体戒子同经师、律师和大师们到各殿堂参拜,回坛后举行隆重的升表仪式。首先是戒子们同经师出戒坛列队到灵官殿行“祝将科”,高功同众戒子向灵官祈祷,奏表申文,然后再回戒坛举行升表仪式。
    四、考偈
    考偈是传戒大师出题考核戒子的仪式。考核内容为默写经文、赋词作诗、写作道教论文等,形式不定。成绩出来后,张榜公布,名为“证真榜”。榜文按千字文排列名次,并注明所排字号者姓名、年龄、师父及所在宫观。
    五、审戒
    审戒是戒子向大师们忏悔自出家以来所犯的过错,并表达今后志向的仪式。审戒是一件十分严肃的事情,不符合要求者无缘受戒。其过程为方丈大律师和八大师到戒坛上座,众戒子在坛下向上长跪,监戒大师逐条宣读戒子所犯的过错,每念完一条,戒子们即要回答:“祈师忏悔!”接着监戒大师便提出数十条,问戒子能否受持,每问一条,众戒子要同声回答:“能!”或“不得违犯!”监戒大师问完后,朝上礼拜,恳请灵官赦免戒子过去现在一切罪恶,今后永不再犯,护佑戒子修道成真。
    六、诵经
    诵经是整个传戒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传戒期间每天早上要按时上殿念诵《早坛功课经》,中午要念《三官经》,晚上要念《晚坛功课经》。早晨卯时,先在观内各处敲击一阵“夜巡板”,间隔不久再敲一次,是为“摧板”,接着便是“开静”。是时巡察接摧板于大殿前击板“起三清”、“落四御”交大钟。这时于鼓楼上击鼓,戒子们均要身着黄色戒衣,手中提“规”,捧“简”,依次进入大殿,朝上打一躬分左右就位班立。经师们则搭好经衣,待方丈大律师在八大师引道陪同进殿后,经师便起韵诵《早坛功课经》和祝祷仪式。
    
    太上玄门早坛、晚坛功课经(资料图 图源网络)
    七、过斋堂
    过斋堂就是众戒子集中到斋堂用斋(指吃素饭)的仪式。一般有三种形式,一是便堂,二是过堂,三是过大堂。便堂不讲威仪,过堂和过大堂讲威仪,要求衣冠整齐,排班进斋堂用斋。有“请供”、“打梆”、“打点”、“画供”、“出食”、念“供养咒”、“结经咒”、“送供”等仪式。
    八、三请律师
    三请律师是请“道”、“经”、“师”三宝的体现,为开坛演戒必做之事。道教视“道”、“经”、“师”为三宝,“道”无“经”不传,“经”无“师”不明。其过程为戒子身着黄色戒衣,提“规”,捧“简”,在身着红色经衣、打着法器的经师们的带领下,排班从戒坛出发,口中唱诵“开坛演教天尊”,到“迎请堂”门外列队排班请师。监戒大师担任高功,在“迎请堂”上香礼拜,二使者着使者衣,头戴逍遥巾,捧起香烟缭绕的檀香炉出“迎请堂”,高功、八大师跟随其后,经师和戒子们随后而行,回到戒坛,使者把请来的香炉供在戒坛神位前,高功拈香礼拜,经师敲打法器起韵,众戒子就地礼拜。然后使者、高功同大师们出戒坛,经师又带领众戒子随后在“开坛演教天尊”的音韵中再次来到“迎请堂”。第二次如法请“皇经”一部,供奉在戒坛神位前。第三次如法请律坛“法统”一卷。使者把请来的“法统”供奉在神位前,高功拈香礼拜,方丈大律师随后拈香礼拜,众戒子就地礼拜。后在经乐声中,众戒子同经师、大师们送方丈大律师回“迎请堂”。
    九、说戒
    说戒是传戒过程中最主要的宗教活动,指众戒子听大师们传戒说法。其过程为众戒子在经师的带领下排班到“迎请堂”请方丈大律师。经师和众戒子紧跟方丈大律师和众大师之后,步入戒坛。方丈大律师上座,众大师左右而坐。戒子捧“简”长跪,听方丈大律师宣讲“初真戒”(包括三皈依戒、五戒、十戒和女真九戒),方丈大律师每讲完一条后,均要问坛下诸戒子“此戒尔等可能持否?”众戒子异口同声回答:“依戒奉行!”方丈大律师又把此条作些讲解,使众戒子明白其意义。“初真戒”传毕,众戒子跪拜律师并同经师送律师和众大师回“迎请堂”。传授“中极戒”、“天坛大戒”时一如此法。
    十、传授衣钵
    传授衣钵是方丈大律师传给众戒子戒衣和钵(道士的食器)的仪式。其过程为方丈大律师和众大师上座,天地两号戒子代表众戒子把钵和戒衣交给方丈大律师,方丈大律师分别持钵和戒衣念咒在檀香炉上熏蒸,然后再交给天地二号戒子,二戒子领受衣钵后,着戒衣在坛下行“十方对规礼”,在步虚声中拜谢十方诸神,众戒子同时礼拜。传授完毕,众戒子和经师送律师和众大师回“迎请堂”。
    十一、发放戒牒
    发放戒牒是传戒圆满后,方丈大律师和众大师发给戒子们“戒牒”,以为凭证。其仪式为经师和天地两号戒子带领众戒子至“迎请堂”,请律师和众大师至戒坛,众戒子展规参拜律师和大师,天地二号戒子在戒台上代表众戒子行“十方对规礼”。行礼后,按《千字文》名次发给戒子“戒牒”, 众戒子取得道士的资格。
    
    二仙庵传戒天字第一号戒牒(资料图 图源网络)
    十二、晋表谢神
    晋表谢神是传戒完毕后,方丈大律师和众大师及众戒子感谢诸神的一种仪式。其过程为众戒子在经师的带领下,到“迎请堂”请方丈大律师和众大师至戒坛,方丈大律师和众大师于神坛前跪拜,众戒子跪拜,高功向诸神“进表”、“焚表”,感谢诸日来降临坛场,保佑众生平安,接收众戒子得道登真。
    十三、大回向科仪
    大回向科仪是传戒最后的一个仪式,为戒子们向诸神忏悔的仪式。过程为众戒子在经师的带领下,进入戒坛,虔诚礼拜,忏除在受戒期间,有心或无心之过犯,恳请诸神赦免,他们的名字依次表奏天界,众戒子了愿长跪,礼谢道、经、师三宝。(供稿编辑整理/白水)
    
    本文由腾讯道学根据《道教全真派的传戒仪式》整理发布,作者张兴发,选自《中国宗教》2005年第1期。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