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道学 > 道学入门 >

观时盗机:论《黄帝阴符经》的天道观


    文/李远国 李黎鹤
     在成都都江堰青城山天师洞有一幅对联:“《道德》五千字,《阴符》三百字。”将《黄帝阴符经》与《道德经》相提并论,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黄帝阴符经》(资料图)
    观天之理,千古流传
    事实上,《黄帝阴符经》自隋唐之际问世后,即获得非常崇高的地位。唐初,著名书法家欧阳询曾书写《阴符经》赠人。褚遂良奉唐太宗、高宗之命,两次书写《阴符经》。
    王冰作《素向六气玄珠密语》,其序言引《阴符经》曰:“天生天杀,道之理也。若能究其玄珠之义,见天之生,可以延生;见天之杀,可以逃杀。《阴符经》曰: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此者使人能顺天五行六气者,可尽天年一百二十岁矣。”
    
    张伯端 明代彩绘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图书馆藏
    到了宋代,《阴符经》成为与《道德经》同等重要的道教经典。南宗初祖张伯端认为,《阴符经》和《道德经》一样,乃是古今一切神仙得道的必由之道。他的《悟真篇》多次称引《阴符经》:“先且观天明五贼,次须察地以安民。民安国富方求战,战罢方能见圣君。”
    “三才相盗食其时,此是神仙道德机。万化既安诸虑息,百骸俱理证无为。”“须将死户为生户,莫执生门是死门。若会杀机明返覆,始终害里却生恩。”这里所说的“观天”、“五贼”、“三才相盗”、“害里生恩”,都是《阴符经》的思想。
    
    王重阳 明代彩绘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图书馆藏
    金元全真道创始人王重阳,在他认为必读的三、五本经书中,就有《阴符经》。王重阳说:“理透《阴符》三百字,搜通《道德》五千言。”大弟子马丹阳亦说:“学道人不须广看经书……若河上公注《道德经》、金陵子注《阴符经》,二者时看亦不妨。”
    不仅如此,儒家亦对此书十分重视,程颐说:“《老子》言甚杂,如《阴符经》却不杂,然皆窥测天道之未尽者也。”朱熹化名“崆峒道士邹诉”,作《黄帝阴符经注解》,以理学心性理气之说释经,并多处附加按语,赞誉其经文“极说得妙”、“最下得好”、“此等处特然好”。
    五代时期,契丹太子耶律信将《阴符经》译为契丹文,从此《阴符经》又在辽金地区流传开来。元代大儒刘因亦教其弟子们读《阴符经》,他说:“史既治,则读诸子者,庄、列、阴符四书者,皆出一律,虽云道家者流,其间有至理存。”
    
    明代哲学家吕坤(资料图)
    明代哲学家吕坤指出,《阴符经》其言“洞造化精微,极天人蕴奥,契性命归指。帝王得之以御世,老氏得之以养身,兵家得之以制胜,术数家得之以成变化而行鬼神,纵横家得之以股掌人群,低昂时变。是书也,譬江河之水,惟人所挹。其挹也,惟人所用。”
    总而言之,《阴符经》自公布于众之后,即受到三教九流的关注,为众多思想家、学者所重视,历代注本多达百种之多。故世人评价曰:“备识天地意,献词犯乾坤。”“口含造化斧,凿破机关门。”(唐陆龟蒙《读阴符经诗》)“不测似阴阳,难名若神鬼。得以升高天,失之沈厚地。”(唐皮日休《读阴符经诗》)
    三盗即宜,三才即安
    《阴符经》曰:“天生天杀,道之理也。天地,万物之盗也。万物,人之盗也。人,万物之盗也。三盗即宜,三才即安。故曰:食其时,百骸理,动其机,万化安。人知其神之神,不知其不神之所以神也。日月在数,大小有定。圣功生焉,神明出焉。其盗机也,天下莫不见,莫能知也。君子得之固躬,小人得之轻命。”
    
    天道运行图 明代彩绘 中国国家图书馆藏
    这种符合自然之道的“有道”之“盗”,就叫做“盗机”。《阴符经》说:这个盗机,普天下没人看不见,但却没有人能认识。如君子掌握了它,身安事成;小人得到了它,轻生玩命。也就是说,盗机所产生的现象容易为一般人发现,但其深层的本质却难以了解,正如李筌所说:盗机深奥玄妙,容易看到,难以把握。
    例如国氏盗取天时地利而获富,人皆见种植收益,而不知其中的深理。那么究竟什么是盗机?这是指在未见到之前,当预先知道将来的结果,暗设计谋,运用智慧,抓住时机,于常人不知不觉之中,盗窃利益于将来,以生养自己,这就叫做盗机。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