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儒学 > 评论杂谈 >

【严思】为什么《大学》没有对应“格物致知”的传文?

严思

    作者简介:严思,哲学硕士,民间儒者。著有《中庸义疏》(浙江古籍出版社2014年出版)。
    

    为什么《大学》没有对应“格物致知”的传文?
    作者:严思
    来源:常大国学研究院
    时间:孔子二五六七年岁次丙申十月十八日癸卯
              耶稣2016年11月17日
    朱子作《大学章句》,把《大学》正文分为经、传两部分,“经一章,盖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其传十章,则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也”。《大学》首章经文曰:“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格物”为《大学》八条目之始,而传文跳过了“格物致知”而直接开始阐释“诚意”:“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大学》作者没有对“格物”的内涵进行界定,以至于后世学者对“格物”的注解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明儒刘蕺山先生曰:“格物之说,古今聚讼有七十二家”。
    
    为什么传文没有解释“格物致知”的文字?朱子认为“有阙文”,并根据程子之意增补传文:“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而阳明先生认为“大学之要,诚意而已矣;诚意之功,格物而已矣”,格物致知不过是“诚意的工夫”,或者说居敬与穷理只是一事,根本不须增补“格物致知”的传文。
    阳明先生曰:
    “若以诚意为主,去用格物致知的工夫,即工夫始有下落,即为善去恶无非是诚意的事。如新本先去穷格事物之理,即茫茫荡荡,都无着落处,须用添个敬字方才牵扯得向身心上来,然终是没根源。若须用添个敬字,缘何孔门倒将一个最紧要的字落了,直待千余年后要人来补出?正谓以诚意为主,即不须添敬字,所以提出个诚意来说,正是学问的大头脑处。于此不察,直所谓毫厘之差,千里之谬”。(《传习录》129条)
    《大学》为初学入德之门,阐明了古人修身之要,条理清晰,次第分明。但如果不对照《中庸》来研读《大学》,后世学者在理清大人之学脉络层次的同时,又容易陷入支离决裂,从而背离孔子“吾道一以贯之”的训诫。
    
    大学》曰“物有本末,事有终始”,《中庸》曰“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大学》《中庸》以及《易》《诗》《书》等儒家经典均言“终始”而不言“始终”,其中有微言大义。只有领会“诚者物之终始”,才能知性、道之精微,才能把儒家大中至正之道与释、老以及诸子百家区分开来。不分终始,就没有创生而落入虚寂,分终始且终始不贰,则有创生之“时”(日新之谓盛德)与所创生之“物”(富有之谓大业)。例如,《中庸》既曰“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又曰“至诚无息,不息则久”。无息,即须臾不间断,“终”与“始”为物不贰,才能生物不测。
    既要分一下终始,又终始不贰,那么这个“始”就不是自外于“终”的一个绝对的开端,“始”即《易》所谓“终则有始”。为什么儒家经典均言“终始”而不言“始终”?“终始”乃“终则有始”,若说“始终”,则由“始”到“终”为一个外化的过程。
    “格物”虽然为八条目之“始”,但《大学》八条目绝对不是八个环节首尾相串联而成的一根链条。阳明先生以“诚意”为大学之要,把格物致知降低为“诚意”之工夫,正是要把绝对且外在的开端给破除掉,“如新本先去穷格事物之理,即茫茫荡荡,都无着落处”。“格物”作为八条目之“始”乃“终则有始”,即使是向外做功夫,格物致知也是由内而外,从性体起用,犹如泉水“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阳明先生曰:“若以诚意为主,去用格物致知的工夫,即工夫始有下落”。所谓“工夫始有下落”,即格致工夫有“本”,阳明先生以“致良知”解《大学》之“致知”,正是此意。
    
    阳明先生曰:“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事事物物皆得其理者,格物也”。如此注解格物致知,可谓匠心独具,把格物与齐家、治国、平天下统一起来。在朱子那里,八条目以格物致知为起点,经由诚意正心、修身齐家而最终实现治国平天下。但在阳明先生看来,格物为“始”,平天下为“终”,但终始不贰,八条目不再是串联而成的单向线条,而是一个首尾合一的圆圈,故曰:“自格物致知至平天下,只是一个明明德,虽亲民,亦明德事也”。
    阳明先生其实是以《中庸》“成物,知也”来解《大学》格物致知。格物即是成物,身、家、国、天下也各是一物,只是有大小之别,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均是格物功夫,修齐治平即“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如果把《大学》八条目贯通为一,实现“吾道一以贯之”,既然可以说八条目“只是一个明明德”,理所当然也可以说“只是一个格物”。
    《中庸》25章曰:“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以《中庸》此句来审视《大学》八条目,可知“正心”为八条目的核心,格致诚正为“成己”,修齐治平为“成物”。
    如何才能成物?在《中庸》“知”为性德之对外发用,展现为成物之道,《中庸》以“知”成物,犹如《系辞》曰“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大学》由“正心”而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齐治平也是致知功夫,对应《中庸》之“成物,知也”,阳明先生所谓“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
    
    以“终”观“始”,则“始”为“终”;以“始”观“终”,则“终”为“始”。既区分终始,又终始不贰,犹如《系辞》曰“一阴一阳之谓道”,又曰“阴阳不测之谓神”。
    “终则有始”的意义在于破除绝对的开端,从“终”生出“始”,体现在《大学》即是把“格物”与“修齐治平”合二为一,且两个环节统一于“正心”。与“终则有始”相对应的是“原始反终”,既然“始”不是自外于“终”的一个绝对的开端,同理,“终”也不自外于“始”,而是“终”合于“始”,如孟子所谓“取之左右逢其原”。“原始反终”体现在《大学》,则身、家、国、天下均是“心”,黄梨洲所谓“盈天地皆心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均是正心功夫。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不是一个“动词+宾语”的逻辑结构,修齐治平乃是从心体起用,没有一点外在性。
    《大学》八条目以“正心”为核心,其实只有一个开合往复,“正”对应《中庸》大本之“中”,“心”对应“性”。当开合出入趋于精微,以至于“出入无时,莫知其乡”,就实现了终始合一,进而“身、心、意、知、物只是一件”。
    朱子增补“格物致知”的传文,以“格物”作为八条目的开端,把“始”排斥在“终”之外。阳明先生以“终”观“始”,“以诚意为主,去用格物致知的工夫”,则格物为成物,致知为致良知。朱子注解《大学》“修身在正其心”章,对于“心不在焉”以下正好理解颠倒了,从而没有把“正心”与“修齐治平”内外贯通起来。阳明先生曰:“自格物致知至平天下,只是一个明明德,虽亲民,亦明德事也”;“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阳明先生从“原始反终”的高度把八条目贯通为一,唯如此,大人之学才契合万物一体之仁的境界,所谓“使有一物失所,便是吾仁有未尽处”。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