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儒学 > 评论杂谈 >

【范必萱】蛇缘


    
范必萱

    作者简介:范必萱,女,贵州贵阳人。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专业。曾任科研单位技术员、杂志社编辑、行政机关公务员。退休前就职于安徽省审计厅(正处级),高级审计师,注册会计师。一九九八年提前退休,担任蒋庆先生的学术助理。出版有《月窟居笔记》。
    

    
    
    《月窟居笔记》之十三:
    蛇 缘
    作者:范必萱
    来源:作者授权 儒家网 发布
               原载于《月窟居笔记》(范必萱 著)
    时间:孔子二五六六年岁次乙未年七月初一日壬戌
               耶稣2015年8月14日
    贵州多蛇,云盘山尤多蛇!在阳明精舍,我肯定是遇到蛇最多的人了。他们都说我有“蛇缘”,我很忌讳,因为听起来挺恐怖的!回想与精舍结缘的这十来年,与蛇相遇的故事还真不少,而且每次都很精彩,不,应当说每次都很惊险。
    第一次遇见蛇,是十二年前的春夏之交。那天下午,我独自端着盆到湖边洗衣服。空旷的山野,四周没有一个人。当时的我根本没有在这里会遇见蛇的心理准备。洗好衣服,我端着盆回精舍时,突然看见一条花蛇拦在我必经的田埂上,蛇头已钻进草丛,身子和尾巴还露在外面。我吓得扭头就跑,转身从刚犁过的旱田里高一脚第一脚地跑了回去。自那以后,我仿佛得了“恐蛇症”,不论是走在山路上还是果园中,都是小心翼翼,观察着草丛里的动静,有时在路上远远地见到一条绳索或树枝,也会警惕地绕开而行。
    第二次遇见蛇,是一天晚饭后与蒋先生在仰山房石板地上谈话,谈着谈着,突然间在昏暗的灯光下看见一条草绳样的东西一摇一摇地朝我们游过来。是什么东西?是我眼睛花了吗?我定晴仔细一看,不得了,大叫一声:“唉呀,是条蛇”!我还没有从惊恐中回过神来,这条蛇居然慢悠悠地从我们中间穿过,向卫生间爬去。这时,蒋先生立即安慰我道:“站住,不要动,是条乌稍蛇,无毒。”说罢,蒋先生马上在卫生间门口拿起一根竹杆,先将这条蛇压住,然后又将这条蛇挑起来,扔到了围墙外。听到围墙外“扑通”一声响,我才下意识地移动了脚步,回过神来。这天晚上我被吓得不轻,一身冷汗。然而,我很纳闷,这条蛇怎么胆子这么大?我们两个人正在谈话,它竟敢从我们之间穿过!这里一定有蛇窝。过后我又想,也许这条蛇也想听听我们谈学论道吧,否则怎么会这样近距离地接近我们?这天夜里,我真百思不得其解。
    以后每年到精舍,我都会有几次与蛇的相遇,每次都胆战心惊。为了提高自己的胆量,我有意查阅与蛇有关的资料,有意观看介绍蛇的生活习性的科教片。经过几年的历练,我对蛇的恐惧感渐渐有所克服,后来,我已锻炼到敢于近距离为蛇拍照了。有朋友初到精舍,我有时会向他们介绍一些防蛇的常识,并佯作镇定地告诉他们:“蛇并不可怕,只要不踩着它就行了。”不少朋友都夸我胆大。可是没想到,最近一次与蛇的遭遇,竟严重地打击了我刚刚建立起来的自信心!
    那天早饭后,眼看天就要下雨了,我提起扫帚打扫月窟居门前的小院子。满地落叶,是周围的翠竹上吹落的。扫地本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我心情很好,一边低头扫地,一边还哼着歌曲。扫到月窟居窗前时,我突然听到身后“噗通”一声,好像有什么东西从窗台上掉了下来。是什么呢?我不经意地回头一看,哎呀,是一条弯曲着正在地上翻滚的花蛇!也许它早已停留在月窟居的窗沿上,因为我扫地时身体靠近了它,或是我的声音惊动了它,使它感到害怕,便从上面掉了下来。它的翻滚和挣扎是为了恢复正常的爬行姿势,准备逃跑。我不由得“啊”了一声,只感觉两腿发软,手提扫帚紧张地往后倒退……
    没想到这条蛇竟不依不饶,竖起脖子,气势汹汹地向我爬来。我更加害怕了,又接连退后几步,它还在前行。这时我情不自禁地“啊”、“啊”大叫起来。慌乱中,我急中生智,用手中的扫帚死劲地拍打地面,发出“啪啪啪啪”的声音,只想以种笨拙的方式吓唬它,逼它撤退。看来这个方法奏效了,它迟疑了一会儿,停了下来。又与我僵持了一会儿,它猛地扭头转身,迅速向相反的方向跑去,钻进了围墙角下的一个小石洞里。
    在它转身的那一刻,我看清它的腹部呈金黄色,背面乌黑,有斑斑点点的花纹,一米多长。呵呵,刚才我还和它四目对视了将近一两分钟呢……
    我的惨叫声惊动了在墙外菜地里干活的小吉。小吉大声问我怎么啦?我只是大喊“有蛇,有蛇……”,其他的话一句也说不出来。现在回想起来,我那时的喊声是撕肝裂肺。小吉在墙外连声安慰我别怕,她的声音像“镇定剂”,使我好像找到了救兵,高度紧张的神经渐渐松弛下来。当然,也可能是由于那条蛇已扬长而去的缘故。
    我的叫声惊动了在繙经阁看书的黄磊,惊动了在守望居看书的海超,还有在乐道园看书的润东,他们都闻声纷纷赶来。这时我已满头大汗,气喘吁吁地告诉他们刚才发生的“恐怖事件”。他们都惊讶地问道:“有蛇?蛇在哪里呢?”我用扫帚指了指那个小石洞,胆怯地说:“在那,它还躲在那儿呢!”
    海超问我:“你的竹竿呢?”他是指我平时用来防蛇的那根竹竿。这竹竿已经跟随我多年了,是几年前精舍管理员陈师傅专门为我做的。平时外出散步,我总带着它,所以海超知道我有这样的“武器”。于是我赶紧跑回屋里拿出竹竿,递给海超。平时温文尔雅的海超这时俨然像一个勇士,沉着地走到石洞边,用竹竿掏出洞里的树叶,可是无论怎么掏,也没有蛇的踪影。他回头对我说:“蛇已经跑了。”似乎有些失望。我说:“我明明看见它钻进去的,它会到哪儿去呢?”海超接过扫帚,帮我扫完了那一片没有扫完的地带。这也是一种安抚,让我的情绪安定下来。
    这时站在一旁的黄磊见我脸色惨白,为了安慰我,开玩笑说:“哎,蛇是吉祥物啊,这些年我就是想见蛇,怎么就见不到呢?”我回答道:“是啊,你们的眼睛都在看书哩,哪能看到什么蛇呢?”他们都笑了。这时我心里想,赶明儿你来试试,在你每天都要用手接触的窗台上,一条花蛇盘在那里,然后“噗通”一声从上面掉下来,掉到你的脚下,然后对着你看了又看,看你还会不会想它?!
    他们陪我说了一会儿话就回去看书了。我也回到自己屋里,准备上网查查有什么防蛇的知识。刚坐下,惊魂未定,忽然又听到窗台上有“啵啵,啵啵”的响声。我的心又紧缩起来,是不是那条蛇又回来了?我战战兢兢地回头望去,哦,原来是一只不知名的小鸟,淡绿色的羽毛,活泼地在窗台上跳来跳去,十分可爱!它正用嘴在窗台上捣着什么,这可是从来没有过的事啊!小鸟像天使,它的到来,又给予我极大的慰藉。小鸟在窗台上叨来叨去,是什么呢?会不会与蛇留下的气息有关?蛇与鸟,同是自然界的生物,给人留下的感觉却是如此不同!
    网上说可以用雄黄和醋来预防蛇的入侵。但这里一时找不到雄黄,我立即到厨房向小吉要了些醋,洒了一点在房门口和窗台上。谁知有没有用呢,自我安慰呗!
    中午吃饭时,我一言不发,是黄磊他们把刚才的件事告诉了蒋先生。蒋先生呵呵一笑,然后说:“天地化生万物,滋养生灵啊!范老师又经历了一次考验!”然后,他又讲了许多自己遇见蛇的故事,那些故事才叫精彩呢!可是他一点也不恐惧,就像平时聊天一样,依然是那么轻松和幽默。
    午饭后下起了大雨,还打雷。午睡时,我耳边总响着蛇从窗台上掉下是的“噗通”声。心里一直在琢磨:那条蛇是从哪里过来的呢?为什么会爬到我窗户上?现在它又爬到哪里去了呢?总之,翻来覆去睡不着。于是就给远方的儿子发了条短信,告诉了我的遭遇和恐惧。他很快就回复了,只有简短的几个字:“哈哈,你有蛇缘呗!”
    晚饭时,我心里还在纠结,于是又对蒋先生说了。蒋先生依旧是呵呵一笑,淡定地说:“你不要问它从哪里来,也不要问它到哪里去,你走你的路,小心别踩着它就行啦!”大家听了,都捧腹大笑!我虽然心有余悸,也跟着笑了起来。
    2012年7月12日记于阳明精舍月窟居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