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钩】民国义庄:中国宗族公益的最后绝唱
http://www.newdu.com 2024/11/23 10:11:42 儒家网 吴钩 参加讨论
民国义庄:中国宗族公益的最后绝唱 作者:吴钩 来源:作者授权 儒家网 发布 时间:孔子二五六六年岁次乙未年四月廿八日辛酉 耶稣2015年6月14日 我以前介绍过范仲淹开创的义庄——一个维持了近千年的宗族NGO。范氏义庄以固定的族产作为可永久生息的基金;族产之产权归阖族所有,任何个人(包括族长)均无权私自处分;族产之收益(如田租、利息)必须用于族人福利或作族内救济金;义庄的运转有一套严密的制度给予约束和规范。这样的宗族救济模式,突破了过去的随意性赈恤,实现了救济组织的实体化、救济机制的制度化。 因此,范氏义庄问世之后,很快便成为宗族救济的典范,为士绅家族所纷纷效仿,尤以江南为盛——“吴中士大夫多仿而为之”。一份调查材料显示:20 世纪初,江南吴县有64所义庄,除了范仲淹创立的范氏义庄,还有1所设立于16 世纪,3所设立于17 世纪,10所设立于18 世纪,43所设立于19 世纪,5所设立于20 世纪,1所创立时间未详。常熟县有义庄90 所,其中35所成立于19 世纪后半期,5所成立于20 世纪初。可以说,太平军乱平息之后的19世纪下半叶,是江南义庄的快速生长期。 很多义庄到了民国时期还很活跃,比如无锡钱氏宗族的怀海义庄。七房桥钱家人才辈出,至少走出了六位院士,包括国学大师钱穆、“力学之父”钱伟长、环保学家钱易、经济学家钱俊瑞、物理学家钱临照和工程力学家钱令希,蜚声海内外。钱氏这一惊人的家族成就,从某种意义上说,不能不归功于传统宗族组织的福利—救济机制。钱氏祖训要求子孙后人:“家富提携宗族,置义塾与公田;岁饥赈济亲朋,筹仁浆与义粟。”因而,钱氏宗族置有义庄、学田、族学等族内公益组织。正因为有宗族提供赈济与福利,钱氏族中的贫家子弟才得以免于匮乏,才能够将心力专注于读书。 有些家族尽管不立“义庄”之名,但运用族产设立公益基金的思路,还是借鉴自义庄模式。出生于20世纪20年代的湖南老人萧一湘老先生,曾经撰文介绍了民国时湘南常宁县的各类宗族公益基金,当地人称为“公堂”:祭祖有“清明公堂”;救荒有“积谷公堂”;助学有“崇文公堂”、“文昌公堂”等;社会公益有“茶亭公堂”、“渡桥公堂”等;文娱活动有“春灯公堂”、“狮子公堂”等;协助社会治安有“弭盗公堂”,等等。 这些宗族公益基金除了用于族内救济与族人福利,也造福于地方社会,比如“茶亭公堂”修建的茶亭,便为社会公众所共享。据民国湘南的贺氏族谱记载,“(贺族在)河洲五里许之凉水洞,建立茶亭,耗国币400余元,另腴田3亩,施给茶水,永便行人。又凉水洞亭者,路通祁、衡康衢要地,游宾络绎,往往冬寒夏暑、夜雨霜晨,到此极为局促,尤以粤东盐贩为最难。凉水亭建,诸难解焉。” 清末—民国之时,中国社会处于急剧转型中,科举罢,学校兴,国家要求各地创办新式学校,推行义务教育,以适应时代要求。在这个新旧交替的历史进程中,宗族及其公益基金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因为当时政府财政窘迫,无力建设太多学校,便要求将各宗族私有之族产提充区立小学的经费,但能自办学校的宗族可免提充。于是,各地宗族纷纷利用原有族产,创办学校。钱穆兄长钱挚创办的“钱氏私立又新小学校”,便是这类新式族学。 在民国的湖南常宁县,除了县城两所小学是县立学校之外,东南西北四乡的四所学校是士绅与各族联合创办的,其余的学校基本上也是宗族办起来的。大的宗族,由于族产雄厚,可以给入学读书的本族子弟很多赞助,包括提供学杂费、伙食费;小族的适龄儿童,若本族未设学校,也可以到大族设立的学校读书。可以说,如果没有族学支撑,民国的新式教育根本就不可能蓬勃展开。 然而,也是在那新旧交替的时代,传统宗族面临前所未有的大危机:先是,宗族制度包括其救济机制被举国的激进公知吐槽;随后,宗族组织包括其族产,被汹涌的时代洪流冲毁。但吊诡的是,那些有志于摧毁宗族传统、建设美丽新世界的人,并未能创立任何一种比义庄或者乡曲义庄更有生命力、更有救济力的民间公益组织。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修订的《常宁崔氏五修族谱》前言,有一段话是这么说的: “近半个世纪以来,人民闭关思想一与欧美文化相接触,烈风迅雷,何止一瞬千里。故急进者,恒矫枉过正,对我国固有之伦理建设、社会基础,施以怀疑疾恶态度,毁之犹感不力,弃之犹恐不速,凡言宗族者、忠厚廉耻者,皆视为封建意识,思想落后,讳莫如深。然前人成法,有可弃者,亦有可存者;有随时代变迁而殁与扬弃者,亦有万古不变永为人类之指南与桥梁者,吾人当具备冷静理智与目光,予以适当之选择。” ——这段话,放在半个世纪后的今天,仍然毫不过时。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