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儒学 > 评论杂谈 >

【尔雅台】新三纲:君臣、父子、雇佣——论现代社会的三纲六纪

陈绪平

    作者简介:陈绪平,男,字子茂,号尔雅台,西历1969年生,湖北阳新人。长期从业于互联网科技界,曾任阿里巴巴资深架构师,现任某上市公司高管。
    

    原标题:论现代社会的三纲六纪
    作者:尔雅台
    来源:作者赐稿
    时间:孔子二五六九年岁次戊戌三月十六日癸巳
             耶稣2018年5月1日
    
    习在曲阜讲话指出,如“孝”的观念,孝是应该的,现在如何行孝,如何体现?在现代社会“忠孝节义”、“仁义礼智”怎么体现?作为最高领导人,习一语中的,道出了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所面临的囧境。
    这里的核心症结,还是在哪个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上。现代化从根本上颠覆了农业时代的社会秩序,旧有的纲纪失去了因应现代社会的调节能力。
     一、纲纪是一个社会的四梁八柱,是社会治理的关键抓手
    何谓纲纪?《白虎通义》云:“纲者,张也;纪者,理也。大者为纲,小者为纪,所以张理上下,整齐人道也。”纲好比网上的大绳,纪好比网上的别丝。纲纪是一个社会的主体框架,是四梁八柱,是规范社会秩序的关键抓手。
    《白虎通义》又云:“人皆怀五常之性,有亲爱之心,是以纲纪为化,若罗网之有纪纲而万目张也。”五常者,仁义礼智信也,其初乃“未发之中”,有赖纲纪的秩序调节而实现万目张,方可达“发而皆中节”之和。纲纪乃圣人治世的天人会通之策。
    故陈寅恪说:“吾中国文化之定义,具于白虎通三纲六纪之说,犹希腊柏拉图之所谓Idea者。”在陈先生看来,中国文化的基本内涵就是《白虎通义》的三纲六纪之说。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高境界的抽象理想,如同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说的Idea(指核心理念)。
    这是陈先生在王国维的挽词并序中表达的观点。值得深思的是,在王国维纪念碑铭中,陈先生则又喊出了“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此语后来成为知识分子共同期许的学术精神与价值取向。
    那么,在纲纪与自由之间,是个什么样的关系?
    自由是现代性的显学,是正统人文主义立足的根基。西人在在16-17世纪的宗教冲突中,确立了“不受阻挠按自我意志行动”的自由,即消极自由。但这种消极自由“完全着重于行动的外在解放”,而没有延伸为一种个人能力。所以,卢梭后来分辨出一种“反思自由”,以让意志不被欲望遮蔽。但自我本真与道德自律之间的张力,说明这不是一个立足于个体可以解决的问题。于是,黑格尔出场了。在黑格尔看来,自由不应当只意味着没有外在的阻挠,也不应当只停留于内在的自决,而是应当真正实现在客观的社会生活制度中。因此,所谓的自由,必是一种“社会自由”。
    社会自由如何保障?纲纪是也!纲纪奠定一个社会的基本骨架,以导引整个社会向和序的生态发展和演化。易乾卦彖曰:“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所谓保合太和,就是要演化出一个和序的生态;而在这个整体的和序生态中,个体能够各以其类,各正性命,是其所是。孔子曰:“从心所欲,不逾矩。”整体与个体,一体无隅,丝毫没有违和感。
    马克思说,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这话的整体意味不错,有瑕疵的是这个“条件”。因为在社会的发展与演化中,整体与个体是互为条件的。实际上,脱胎于西人传统的人文主义,谈整体易落入乌托邦,谈个体则易陷入绝对物欲,始终是割裂的。故回到吾传统的纲纪之道,是对治现代性病症的良方。
    本质上,纲纪与自由乃一体二面。一个美好的社会,需要自由价值的导引,需要各正性命,需要天地和序。这正是一个致中和的过程。然如何致?无它,树纲纪以正风俗也。
    
    方朝晖著《为“三纲”正名》,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二、三纲六纪是国人伦常日用之间安身立命的“道”
    《白虎通义》云:“三纲者何谓也?谓君臣、父子、夫妇也。六纪者,谓诸父、兄弟、族人、诸舅、师长、朋友也。”这就是著名的三纲六纪,是汉儒因应传统社会一般人的生命活动的基本轨迹,所规范的最根本的社会秩序。它代表了中国人基本的生活方式,是中国历代政治理想中所追求的现实目标。
    三纲六纪是伦常日用之间的“道”,中国人如此安身立命,其作用可与宗教媲美。故向来对三纲六纪的批驳皆是未识此中真义也。
    首先,三纲六纪是一种人伦规范和人际导引,它追求的是各正性命过程中,需应尽各自的职份,以顺承阴阳和合之道,臻进于保和太和之境。举例来说,近人争议较大的“君为臣纲”,正如贺麟指出的,是说君这个共相,君之理是为臣这个职位的纲纪,这完全是对名分、对理念尽忠,不是做暴君个人的奴隶。孔子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君臣各有其自身应尽的义务与责任,君臣在相处之中各自有相应的行为准则。于是,“君臣有节度则万物昌”,此即谓阴阳和合也。
    其次,三纲六纪这九种人伦关系全面涵盖了传统社会的政治关系、血亲关系、和交谊关系。政治关系即君臣关系,孟子曰君臣有义是也。血亲关系,有基于共同血缘基础之上的父子、诸父、兄弟和族人,还有基于姻缘的夫妇和诸舅,总体上体现为宗族关系。至于朋友、师长既非政治关系又非血缘关系,二者是建立在共同的兴趣与志向基础之上的,统称为交谊关系。
    再次,三纲与六纪有大小、主次之次第,立体化的含摄了传统社会的普遍秩序和道德规范。从普遍秩序来讲,三纲自有其次第,君臣关系居首位,其次是父子关系,最后是夫妇关系。又三纲统领六纪,如师长是君臣之纪,诸父、兄弟是父子之纪,诸舅、朋友是夫妇之纪。从道德规范来讲,君臣乃人伦之极,要之在忠;父子为人伦之本,要之在孝;夫妇为人伦之始,要之在顺;而宗族乃人伦之亲,要之在亲亲;师生乃人伦之教,要之在尊。
    习曲阜讲话中指出的“如何行孝”的问题,在传统社会因此根本不是问题。传统社会以“家庭”为乾元,家庭既是生产单元,也是生活单元。在这个基础上,从基层的里到乡,再延伸到县,根据宗族、乡党关系,形成了各个家族之间基于日常关系相互结合起来的空间范围。
    这是一个平民百姓日常生活所处的场景,是一个“自治世界”。而与之对应的“政治世界”则是少数社会精英、官僚阶层才能留下活动印记的空间。
    三纲六纪正是这种传统社会秩序的写照。在政治关系、血亲关系和交谊关系三种关系中,由于师长、朋友关系属于“六纪”,为三纲所统领。又父子、夫妇关系都是血亲关系,故三纲实际所表现的是二种关系:政治关系和血亲关系。政治关系强调忠,血亲关系强调孝,故有所谓“自古忠孝两难全”之说。毫无疑问,这体现的正是传统社会“自治世界”和“政治世界”的纲领性秩序。
    
    何怀宏著《新纲常》,四川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
    三、现代社会的纲纪变迁,核心是企业的崛起
    习曲阜讲话中指出的“如何行孝”的问题,是当下这个现代社会面临的困境。那么,从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到底有哪些根本的改变?
    总的来说,是从以“家庭”为乾元的“旧中体”迁移到了以“企业-家庭”为乾元的“新中体”。由于乾元已演变为“企业-家庭”的双重结构,原来隶属于家庭的生产职能已由企业担当,家庭则瘦身为单纯的生活场所。因此,这个“自治世界”便不再是一个单一的血亲关系所能统领的了,企业带来了一种全新的关系——雇佣关系。
    诸位,这不正是现代化进程中一直最为突出的焦点和矛盾所在吗?从单一的宗族关系主导的传统“自治世界”,演变为由血亲和雇佣契约双重关系并立的现代“自治世界”,是现代化根本性的秩序变革。
    所以,现代社会的“新三纲”是君臣、父子、雇佣。夫妇关系从纲退落到纪,从属于父子关系了,这适应家庭退出生产领域的变革。而作为生产领域的雇佣关系则是一种契约关系,一种诚信关系,这个关系的确立是现代文明的基本标志。
    纪随纲变。夫妇是人伦之始,故居六纪之首。由于退出生产领域,小家庭成为主流,故诸父、兄弟、诸舅等姻亲关系合为一纪。传统的宗族也因此普遍小型化了,故归入乡邻。当然,乡邻还包括今天城市的社区,代表日常生活空间的聚集关系。
    现代社会还有一个显著的变化是阶层的形成,人们基于相近的社会地位、职业和收入等形成各种各样的社群,故阶层也是重要的一纪。
    再加上师长、朋友这二纪,于是形成了一种“新六纪”:夫妇、姻亲、乡邻、阶层、师长、朋友。其中,师长仍是君臣之纪,夫妇、姻亲、乡邻是父子之纪,阶层、朋友是雇佣之纪。因此,
    “新三纲”:君臣、父子、雇佣;
    “新六纪”:夫妇、姻亲、乡邻、阶层、师长、朋友。
    新三纲六纪,正是现代社会的秩序结构。现代社会的“忠孝节义”、“仁义礼智”就体现在这个秩序之中。这就是习曲阜讲话中“如何行孝”问题的答案所在。
    本质上,现代社会与传统社会一样,都是一个“尽伦”的世界。现代人的修己、修身,亦只能是在人伦关系中进行,是在君臣、父子、劳资、阶层、朋友关系的建设中实现。“尽伦”让人找到生命的终极归宿,让每一个生命最大限度的自我实现和健全发展。通过“尽伦”以“尽性”(各遂其性),从而臻进于儒家“生生”、“和序”的最高理想。
    这便是树纲纪以正风俗的深远历史意义。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