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涛教授:被误读的荀子“性恶”说
http://www.newdu.com 2024/11/24 03:11:55 腾讯儒学 梁涛 参加讨论
荀子对人性的思考,他是这样子的,恰恰是从承认人的感性欲望,承认人的食色之欲来开始对人性的探讨的。所以荀子说:“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也”。 荀子的讨论是从承认人的感性欲望开始的(资料图 图源网络) 那么人有各种欲望,这属于新的内容,它是一种客观存在。如果你没有一个礼义法度,没有一个规则秩序的话,彼此之间必然是争夺。人的欲望是无穷的,资源是有限的,这样就会导致混乱和贫穷。这个时候,他说的是“先王恶其乱也”。荀子这里描述的其实是前礼义的状态,就是礼义还没有产生时期的状态,这个先王显然是个后设的说法。 那实际上是什么呢?就是一个比较聪明的人,或者说是一个先知先觉者,这个人出来后说大家不要争了,我们来制定一套规则秩序吧,也就是礼义法度吧,大家都来遵守。 这样的话,结果是什么?“养人之欲,给人之求”,反而更好地满足实现了我的欲望和欲求。礼义的制定,表面上它是限制、否定了我们的一些欲求,但是结果反而是更好地实现、满足我们的欲望和欲求。 所以说在孟子止步的地方,荀子恰恰开始他对人性问题的探讨。关于荀子的人性论的话,学术界一般认为他是性恶论。根据就是荀子有一篇文章叫《性恶篇》。但是我们要认真来阅读这个《性恶篇》的话,我们就可以发现荀子对人性的判断是什么?就是“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它是两句话,不是一句话。他既说明了恶是来自我们的性,也说明了我们的善是来自我们的“伪”。“伪”就是“虚伪”的“伪”。 在《性恶篇》中,他一共对人性的判断,说了八次。无一例外都是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他没有一次说“人之性恶”,相反他都说“人之性恶”马上就说“其善者伪”。大家不相信可以去看一看。所以说他对人性判断,是两句话。既说了恶来自哪里,来自性,也说了善来自哪里,来自伪。 礼义的制定,实际上更好地满足了人们的需求(资料图 图源网络) 但是我们讨论荀子人性论的时候,只记住了第一句话,忽略了第二句话。造成这个结果的原因,我想可能有两个方面,第一个是篇名,因为篇名他是取这两个字,恰恰是取了性恶,所以我们就记住了他的人性论的主张是性恶。 但是我们知道荀子的各篇它往往是取文中开始或者中间的某两个字,仅仅靠这两个字并不足以概括该篇文字的主旨,不能根据这两个字来了解来判断它的主旨。 那么我们来看,它既然有两个判断,我们可以说荀子的人性论是“性恶善伪”说或者“性恶伪善”说才更为准确,因为它是两个判断。 第二个原因就是我们说它是善伪,或者伪善,他就不理解了,什么是善伪?什么是伪善?还是不理解这种,不好理解。所以我们就是只记住前一句话“性恶”,把后一句话忽略掉了,造成这个问题。 关于这个问题,其实以前有学者也注意到了。像有的学者,香港的唐端真先生就说了,他说荀子的人性论与其说是性恶,不如说是善伪,他是个善伪论者,他的论证的重点不在性恶而在善伪,但是他的观点还是没有引起大家的关注,因为说善伪是什么意思,还是不明白。 这个情况到了上个世纪90年代的时候,(随着)郭店竹简的发现以及公布才有所改变。庞朴先生注意到了,在郭店竹简中有一个上“为”,就是为人民服务的“为”,下面一个“心”的这样一个字。这个字和一般的“为”不同。 因为在郭店竹简,它既有从“为”从“心”的字,也有从“为”不从“心”的字。不从“心”的“为”就是一般的作为、行为。从“为”从“心”的字的话,用庞朴先生的话说,它不是行为,而是心为,是心的思虑活动,心思虑活动引发的行为,恐怕要这样来理解。 文字的使用与演变对解读也有重要意义(资料图 图源网络) 那么庞朴先生,他有一个推测。他说荀子讲的“其善者伪”,他的那个“伪”恐怕就是从为从心这个字,而不是那个单立人那个伪,“虚伪”那个“伪”。只是说从为从心的字后来丢失掉了。因为我们在各种字书上看不到这个字了,抄书的人不知此是何意,所以用单立人这个虚伪的伪来代替它,造成了我们后人对这个的误解。 我觉得庞先生的这个说法非常有道理,值得重视。尽管它只有短短的二三十个字一带而过。那么我就把庞先生这个观点做了进一步的发挥。 首先我们看,荀子对这个“伪”,他下了一个定义,定义是什么?“心虑而能为之动,谓之伪”。他把心、思虑,然后再引发行动,叫作伪。那正是从为从心。他不是一般的行为,而是心的思虑活动及其引发的行为。这是非常符合荀子对伪的定义的。 那另外一个,在《荀子》的这本书中,单立人这个伪大量的存在,它都是个负面的概念。他不是说虚伪的伪,都是作为“其善者伪”这个意义上使用的。大量的地方,它是作为负面使用的,“诈伪”等等这样使用的。 它这里面一个是负面的概念,一个是正面的概念,它不太可能是用一个字形来表达。比较合理的说法就是虚伪的伪是用单立人那个伪,“心虑而能为之动谓之伪”是用“从为从心”这个字,这样的解释是比较合理的。 所以这样的话,我们对荀子的人性论就有了新的理解了,就是人性是恶的。因为什么?荀子讲我们生下来有好利,人性中有好利,有嫉恶,有嫉妒、憎恶别人的心,有着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我们好声色。 那么你顺之,你顺从它发展,不加节制的话,那就导致了什么?导致了恶。这是他讲的性恶。但他另一方面讲,“其善者伪”。我们的心有一个价值判断。荀子的“心”不是我们以往认为的纯粹是个认知“心”,不是这样的。 那么它是什么?好善、知善、为善,具有这种道德判断的能力,或者说是一种潜能,用潜能可能更准确。因为荀子说“人之所以为人者,以其有辨也”,这个辨就是辨是非善恶。人靠什么辨?我们了解荀子,就理解了,他是心来辨的。 荀子认为,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有自己的思想和判断能力(资料图 图源网络) 他又说“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因为人和其他的存在物不同的地方是什么?不仅是有气,有生,有知,而且有义。那么有义的话,有西方科学家把它翻译为是the senseofjustice,就是正义感、是非感,我觉得这个理解非常对。 显然它都是先天的。所以我们的性中,因为有好利焉,有嫉恶焉,有这种耳目之欲、好声色焉,有这三种内容,你顺其发展,不加节制的话,就导致了恶。 但是另外一方面,我们的心有这种价值判断,我们心好善恶恶,又可以去追求这种礼乐秩序,能去试图建构礼义法度。这也就是我们刚开始讲的,为什么有先王或者说聪明的人,他会站出来说我们大家不要争了。 当我们顺从性的发展,彼此陷入混乱、争夺的时候,那我们又听从我们的心,我们发挥我们理智的作用,说我们不要争了。我们定一些礼义法度,度量分界,用荀子的话说“度量分界”。这个东西就是善,善就是由此而产生出来的。 所以他说“圣人积思虑,习伪故”。这个思虑的话不是某一个人思虑,是当时人们的一个想法的总结。伪故是什么东西?伪故就是人们在生活中已经形成的自发的那种礼义秩序,我们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确定了社会的一个规则法度,这就是善的一个开始。 这样的话其实就很好解释了我们以前所谓的荀学研究中的一个无解的问题,就是第一个圣人怎么出现的。因为我们有心,这个心是又能进行价值的判断,又有这种道德的潜能,所以说善就是由此而来的。 这样的话我们把荀子的“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可以理解为人的性是恶的,善来自人的心的思虑及其活动,可以这样来理解。简单概括就是“性恶心善”论。所以说,荀子的人性论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性恶论,而应该是性恶心善论。 梁涛,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副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资料图 图源网络) 观看完整版视频请点击 https://v.qq.com/x/cover/b54kyfksnjh4cfm/l002670n6ps.html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梁涛教授:孟子的“以善为性论”
- 下一篇:梁涛教授:孟子与荀子心性说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