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生终始 将为昼夜:儒与道的“生死之辩”
http://www.newdu.com 2024/11/24 03:11:55 腾讯儒学 黄俊杰 参加讨论
【摘要】道家与儒家,对应世界的态度,犹如阴阳两面。儒家入世,积极走进人群,在日常生活中学习发展。而道家则与世界保持距离,以旁观者的姿态,洞察人生。两种思想皆发源于春秋,影响千年来的华夏文明,那么它们在生死问题上,有何相同,又有何不同呢? 儒家和道家对生死问题的解释,有异有同。以老庄为主的道家呢,是保持一种20世纪德国哲学家所讲的,叫做:“隔离的智慧”,他是欣赏这个世界,而不是介入这个世界。因此特别是庄子,成就了中国文化的美学精神。 儒家和道家,对待生死的态度有同有异(资料图 图源网络) 《庄子·知北游》 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 庄子啊,他就是用“气”这个概念,来解释我们的生和死。在庄子《知北游》这一篇里面,庄子讲:“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就是人的生死,基本上呢,在庄子看来,是自然的中的“气”之聚或者散。 所以在庄子看来,《至乐篇》里面,庄子说:死生基本上就是跟白天跟晚上的轮流出现,人生天地之间,就好像一匹白色的马,奔跑过那个石头的隙缝,是这么样子的短。 在《田子方》这一篇里面,庄子又说:“死生终始,将为昼夜。”终和始,死和生,基本上就是昼和夜,这一个自然的过程一样。 因为它是“气”的聚或者散,它和自然是一体的,所以庄子临到命终的时候,学生请教他,说我们要用怎么样的棺椁,来厚葬你?庄子说,何必呢,他说那你就把我丢在原野上就可以了。 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赍送(资料图 图源网络) 学生说,这样的话苍鹰会把你的尸体吃掉。庄子说,无妨无妨,他说你用那个那么好的棺木,把我葬在土地里面,最后被白蚁吃掉,那你为什么对白蚁这么好,对那个天上的老鹰那么坏呢? 是的,一个以“气”这个概念为中心,把生死当作自然一体的一种过程,创造了道家的一种达观的生死观。 汉·王充《论衡·论死篇》 人之所以生者,精气也,死而精气灭。 历代很多的儒家思想家,也运用“气”的概念,来解释人之生死。比如说:汉朝的王充,在《论衡》的《论死篇》里面,他说:“人之所以生者,精气也。”那人死了,精气就灭了。 像这一类的讲法,到南宋大儒朱熹也说:人之所以生,是因为精气聚在一起,那么,人其实只有很多“气”的组合而已,这个气如果尽了,那人就死了,他的魂气就归到天上了,他的魄就归到地下,这样子就是死了。 很多儒者用“人死气散”来解释生死之事(资料图 图源网络) 明·王夫之《正蒙注·太和篇》 气之聚散,物之死生。 出而来,入而往,皆理势之自然,不能已止者也。 17世纪的王夫之,也讲“气之聚散”决定了一切生物的死与生。他说这个都是“理势之自然”,不因为我们个人意志,而加以转变的。 中国宋明以来的这一个“气学”还影响到日韩地区。比如说14世纪的朝鲜儒者郑道传,他跟佛教有很多的辩论。 他主张人之生乃是一种“气化之自然”,那人的死呢,就“与气而俱散”,人的形体跟那个气一起的散掉。他用14世纪流行于朝鲜思想界的“气论”,来破除当时的佛教所主张的“形”跟“神”是别别二元的,这一种论述。 朝鲜儒者郑道传对此也有自己的解释(资料图 图源网络) 这种“形神二元论”,事实上所建立的“形亡神不灭论”,这是佛教观点。说人的身体虽然已经死亡了,可是人的神识是不会灭的,他会再带到下一生。那么郑道传就是用“气论”,来和佛教辩论,来分析说,佛教的轮回之说,不能成立。 18世纪以后,气学大兴,他们都是用“气的聚散”来解释人的生死,跟这个道家,特别是庄子,是若合符节的。那因为用气来解释生死问题,所以就可以使我们对死亡,这一个生命最大的一个挑战,能够采取一种比较达观的态度来面对。 明·王阳明《遗言》 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历史记载王阳明临终的时候,学生问他,现在还有什么最后的遗言没有?王阳明说:“此心光明,亦复何言!”历代儒者何以能够对死亡采取一种达观的态度,原因当然很多,但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他们用气之聚散,来解释人的生死问题。 那么再回到刚才孔子讲的,他重视“此世”,重视“今生”,他期勉我们:“未知生,焉知死”。你把你的生,这一世做得很好,那就是你安顿你的死后世界。 因为他们深信,他的生理生命结束那一天,就是他的文化生命的开启的第一日。因为他个人的生理的生命固然结束,但是在文化上、在思想上、在社会的传统礼仪上面,他已经融入了整个民族的文化巨流里面去了,所以他那个达观,此心光明,亦复何言啊! 黄俊杰先生(资料图 图源网络) 主讲人简介: 黄俊杰,现任台湾大学特聘讲座教授、中央研究院文哲所学术咨询委员、台湾通识教育学会名誉理事长,曾任台大讲座教授兼人文社会高等研究院院长。研究领域为东亚思想史,近年著有《东亚儒家仁学史论》、《大学之理念》、《东亚儒家人文精神》、East Asian Confucianisms:Texts in Contexts等书,多种著作被译为英、日、韩、越、德、法、西、斯洛维尼雅文出版。 本文及视频为大爱电《一种说法》提供,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未知生 焉知死:儒家生死书
- 下一篇:“五十而知天命”:儒佛生死观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