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而知天命”:儒佛生死观的差异
http://www.newdu.com 2024/11/24 03:11:11 腾讯儒学 黄俊杰 参加讨论
【摘要】佛教自东汉末年传至中国,与儒家思想便有了激烈的冲突与融合;其中对于死亡的看法,两大思想的根柢,有同有异。佛教直视死亡的态度,对于后世儒家产生了哪些重要的影响呢? 《论语·先进篇》 季路问事鬼神。 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敢问死。 曰:“未知生,焉知死?” 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这是一个关键命题,是代表着孔子以后,历代中日韩各国儒家学者,对于死亡的态度;相对于儒家来讲,佛教更是正面的直视死亡的必然性。 孔子对于生死的观点,深刻影响了后世(资料图 图源网络) 汉传佛教的一个常被课诵的经典,叫做《无常经》。“生者皆归死,容颜尽变衰,强力病所侵,无能免斯者。假使妙高山,劫尽皆散坏,大海深无底,亦复有枯竭”。 妙高山到绝境了以后,也会散坏,大海也可能变成沙漠。只要到大陆的大西北地区去看雅丹地貌,你就可以想象,数百万年前的海底,现在变成了每天温度都是摄氏45度的一个沙漠地区。《无常经》告诉我们,佛教直视死亡的必然性。 当代有一位大德,叫做索甲仁波切,他写了一本书叫做《西藏生死书》。这一部书一开始就说:“死亡这个事情,是我们的这一生所知最少的事情”。确实,因为当我们知道死亡是什么的时候,我们都已经走了,所以我们在这里的人,确实对死亡毫无了解。 但是索甲仁波切讲说,有两个事情是确定的。第一:我们确定我们一定会死,第二个确定是,我们确定,我们不知道什么时候、会什么方式死掉。 佛教“四圣谛”,叫做“苦集灭道”,苦是果,佛教要人直视生命的本质就是苦,所以他把那个苦,做为生命的果,放在最前面。 我们一般人可能会怀疑说,我不会,我现在喝茶,我非常快乐,没有苦啊,甚至因为我口渴,我喝茶,我就快乐啊。那释迦摩尼一定会告诉你,NO,不是这样,因为你喝茶得到快乐,只是使你口渴这个苦,得到暂时的解除。 口渴时能有茶喝,这样是快乐吗?(资料图 图源网络) 喝茶其本身不是快乐的来源,喝茶也不是永远快乐的事情。释迦摩尼又问你,那如果是快乐的事情,那你应该也喝茶喝愈多愈快乐才对,而事实恰恰相反。 直视生命的本质是苦,因为生命永远有他的欲望,因此我们应该要追求解脱,追求“灭”,就是把这些因缘通通砍断。那个“灭”,那么你要得到“灭”的果,你就要求“道”,所以四圣谛叫作:“苦、集、灭、道”。 儒佛对生死问题,有同有异。那么这个差异,就是在于直视死亡,是佛教的一大特点。那么讲到这个问题,我们先来介绍一下儒家的生死观,以便跟佛教做对比。第一点,我们可以说,儒家的生死观正是建立在他的“天命观”之上。 孔子对于人能够自觉、主宰,人能掌控的这个范围,与人所不能掌控的客观限制,这个范围是分别得很清楚的。 前面那个人可自觉、主宰、掌控的范围,孔子称为“义”,那么后面那个,人不能掌控的,那种客观的限制,孔子称为“命”,也就是所谓:“义跟命,是别别分立的”。 这里也顺便说一点,儒家讲的“命”并不是一神教里面的“神”所掌控的,因为中国文化没有创世神话。“神把他的灵,运在水面上”,神说:“要有光,就有了光”,神用六天六夜,创造了山河大地、动植飞潜,中国文化不是这样。 儒家的“命”并非“神”所掌握(资料图 图源网络) 中国文化当然有它的创世神话,比如说:盘古开天辟地,比如说女娲补天,比如说后羿射日等等,可是这一类的远古的、中国创世神话,在几千年来,中国文化的巨流里面,它并不具主流之地位。 那我们可以说,儒家的这个“义命分立”中的“命”,可以说是“必然性”,这一种“必然性”,孔子就是告诉我们,你就是了解它,你知道有这样一个事情就好,但是不要去苦苦追求。 你最重要的是,把你当下、即世的,所谓“义”这个范围,你能够把它做到最完美的境界,其实就是你完成了,那一个你死后的这个意义,这个是非常实在的,一般称为:“儒家的实学精神”。 《论语·为政篇》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篇》的第二章,就是“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以下这一段“五十而知天命”,这是非常关键的一个阶段,就是说孔子说,他到了五十岁以后,真正了解了我们的生命里面,有客观限制的领域。 这一种客观限制的领域,儒家称为“命”,或者“天命”。“五十而知天命”跟我们的人心,是处于一个互为创造的、互为解释的一种循环关系。 用孔子的这个思路来讲,我越了解我的内心,我就越了解“天命”之所在;那我越了解天命,就是知道“客观的限制”。 我越知道努力于我所可以“自觉意志”掌控的这个领域,在区分"义"与"命"的基础上,对于"自觉主宰"与"客观世界"同时承认,各自划定他的领域,就衍生了儒家的生死观,义跟命是分立的。(未完待续) 黄俊杰先生(资料图 图源网络) 主讲人简介: 黄俊杰,现任台湾大学特聘讲座教授、中央研究院文哲所学术咨询委员、台湾通识教育学会名誉理事长,曾任台大讲座教授兼人文社会高等研究院院长。研究领域为东亚思想史,近年着有《东亚儒家仁学史论》、《大学之理念》、《东亚儒家人文精神》、East Asian Confucianisms:Texts in Contexts等书,多种着作被译为英、日、韩、越、德、法、西、斯洛维尼雅文出版。 本文及视频为大爱电视《一种说法》提供,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死生终始 将为昼夜:儒与道的“生死之辩”
- 下一篇:形具而神生:儒与佛的“形神”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