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德讲堂第十三期之十:女人决定家庭好坏
http://www.newdu.com 2024/11/24 09:11:57 腾讯儒学 李山 参加讨论
李山:女人决定家庭好坏 “思齐大任,文王之母”,头一段,接着“惠于宗公,神罔时怨,神罔时恫。”说这些家庭主妇们,这三代家庭主妇,“宗公”就是宗庙里边她们伺候着,她们非常顺势地恰当地伺候着列代列祖列宗,注意,这里有中国古代家庭主妇的责任。 在《礼记·哀公问》里边,哀公问孔子,我们一个大男人,我们是贵族,我们为什么要亲自大老远地跑到女子家里边,亲自把人女孩子迎接过来,我们用这么费事吗?我们下个,像我鲁哀公,我打个电话,下个指示,发个短信,还不女孩就过来了?孔子说你不能那么简化处理,说女孩子到了你家,上给你祭祖,下给你传宗接代,旁边给你处理各种社会关系,你不尊重人家行吗?你得亲迎。 所以中国,我们也是听一个学者讲,有一次谈话,说中国的婚礼千差万别,但是有一点,是它的内核,就是男子一定要郑重其事到女孩家把人家给接过来,西洋典礼也如此,在教堂里边,父亲把姑娘拉出来以后,最后你要郑重其事地从父亲手里边把女孩领走,在神、在众人的众目睽睽之下,这是一种庄重。 其中,这儿就强调,他这几代主妇怎么样?她们伺候列祖列宗,结果列祖列宗怎么样?没有怨恨,没有不高兴,“怨”和“恫”,“恫”是痛苦,这儿是不高兴。 注意,下面来了一句“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这实际上是周家的男人们、女人们,男人做得好,起了榜样作用,所以妻子们都很有德,把这种德行推广到兄弟,推广到天下去,家邦去,当然还不是天下,“家邦”和“天下”还有区别,就是自己的领地,自己的诸侯国去。这个诗,注意,“内圣外王”,就是把自己家庭中生活的这种和谐向外推,推到兄弟,推到家国。这就是所谓的“内圣外王”的最初始的模型。 所以,然后诗下面就说,“雍雍在宫,肃肃在庙。不显亦临,无射亦保。”这儿写得非常雍容华贵,说这几位女老祖,“雍雍然”,在庙里边,“雍雍然”,在厅堂里边,她们不断地出现在各种生活场所,也不断地在保佑着我们这些后代,注意,这是在宗庙里歌唱的。说这三位故去的女老祖。 说在这种和谐的家庭之下,“肆戎疾不殄,烈假不遐。不闻亦式,不谏亦入。肆成人有德,小子有造。古之人无斁,誉髦斯士。”说在这样的好家庭、好主妇,当然有好男人的领导下,我们周家,没有大的疾病流行,没有大的罪恶发生,“不遐”就是“丕遐”,“遐”就是远去,好的意见一定被采纳,好的名声一定被传播,在这样一种风尚下,我们的成年人个个有德行,我们的小孩子们个个都能得到深造、得到进步。 最后感慨说,古之人毫不厌倦吧,在不断地激励着这些男士们在进步。注意,这个作品,就把什么?实际上把周家兴起的原因归结到我们有好的家庭,而好的家庭表现为谁?这里边没有出现文王一个字,也没有出现他的祖宗怎么怎么样,都是好家庭是有好的家庭主妇来主导的,这是一个现实。这是一种诗人,跟儒家不一样,儒家后来因为弄了很多阴阳观念,刚柔观念,把女性放到了哲学的次要位置上去,乾坤之道,把女性放到“坤道”上去,阴阳之道把女性放到“阴”的这一面去。注意这一方面,儒家实际上后来是,我觉得是比诗人的感受是退步了。 诗人实际上,当然他也有大男子主义,整个《诗经》里面,但是他在家庭问题上,他高度地看中了一个好家庭的构成,主要不是男人,而是有美德的家庭主妇,而且周人因为历代有这样的美德,所以人家得了天命,或者说,他们的得天命即表现在为代有贤妻,代生贤子。 所以我们从文化上讲,《诗经》实际上直接引导了,或者说《诗经》直接后来影响了儒家“内圣外王”这个思想,我们说内圣外王思想是对诗的思想的一种提纯、提升。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