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传统文学 >

儒家乐教不等于音乐教育 近百年是乐教兴盛期(3)


    
    然而,这条路实又不止是现代性及其反省,更有其前现代之渊源,脉络还应上溯西方悠久的宗教传统。
    西方天主教之传教,基本上仰赖音乐,因彼时信徒大抵不识字,且不能自己阅读《圣经》,故传教主要靠礼仪与音乐。这便是西方乐教或礼乐教化的大传统。
    其礼仪,以弥撒为最高。弥撒分圣道礼和圣祭礼。前者由聆听圣经、神父宣讲、解释圣经组成;后者是奉献面饼和葡萄酒,祝圣说是耶稣基督的圣体和圣血,分发给在场人领受。圣歌则安排在这之间。弥撒前半以歌颂赞美圣言(圣道)为中心,有几首特别重要,一定要用:《垂怜曲》《光荣颂》《信经》。神父讲道后进行后半,要唱《圣哉,圣哉》、《信德奥迹》和《天主经》、《天主的羔羊》。天主教的弥撒有四种大礼弥撒,其中重大礼仪和重大节日时做的大瞻礼全部是在唱圣歌中进行的。
    天主教徒每日还有功课,教友只作早课、晚课,神职人员的日课有六部分,早、晚祷除念经外,还要唱圣咏三首及颂唱《赞主曲》和《圣母谢主曲》。
    来中国传教,他们也依循这种办法。元大德九年(1305年)在北京的义大利总主教孟德高维诺就开始办学堂训练中国儿童。他曾给欧洲同学会修士信中说,“我建一学堂,收养儿童150名,都是七八岁上下的孩子。我刻意陶养他们,教以拉丁文和希腊语,现有11名已熟悉大日课经,同我一齐咏唱达味圣咏,按时鸣钟,如同修院无异。有时我因公外出,他们也能按时唱经不缺,堂在宫阙左近,皇帝每闻童子唱经,声和清雅,即为之色喜”。
    明代,天主教音乐亦随天主教传入上海,以徐光启为首,开始编译汉语经文,形成经文念诵,成为中国天主教的特色,
    清道光以后,大批外国传教士涌入,设立传教区,建教堂,修道院,办医院、学校,建天文台、博物馆,出版宗教书刊。至民国12年(1923年),江南天主教徒已达89万。
    教会中颂唱圣歌均用风琴、电子琴或管风琴伴奏,不用钢琴。因为风琴、管风琴更能体现庄严、崇高的感情,表达对神的崇敬。清咸丰十年(1861年),上海董家渡大堂开始自制的竹管风琴。此后洋泾浜和徐家汇天主教堂的大管风琴,原件均来自法国。
    天主教所创办的男女小学均附设读经班。培养了一批唱经人员,成为天主教堂唱经班的基础。上海天主教所咏唱的圣歌,均为普世教会所通用的拉丁文原作,仅将拉丁文歌词音译成中文拼音来唱,此类乐谱迄今仍保留在一些教堂中。
    天主教经文和圣歌,虽然中国人看来诘屈难懂、句法不通,但从天主教士皆不肯修改,也反对把原先用文言文或韵文译成的经文、教理问答及以中文拼音咏唱的圣歌改为各地区方言,他们怕方言编写会受到文人学士的蔑视,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民国初年。
    随后有人提倡用中国民族风格来创作圣歌。其中最出名的有江文也作的《弥撒曲》,但未能推广。后有人尝试将圣歌通俗化,大众化,并由歌唱家周小燕、喻宜宣灌录圣歌《夜思》、《晚祷》等。40年代还出版了贾乐山编辑的《大众唱》圣歌本。但天主教音乐通俗化普及化一直不成功。
    传教士来中国后,会根据宗教需要,组织音乐家在宗教仪式中演出,另还积极组织其他音乐活动。如19世纪60年代,徐汇公学兰廷玉神父就发起组织了徐家汇乐队。这支乐队是由中国演奏员组成的,乐器都从法国运来。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徐家汇土山湾孤儿院也建了一支铜管乐队,一直维持到1949年。
    基督教之乐教形式基本同于旧教。唯教派众多,各有不同的历史背景、礼仪传统和信仰特点。因此,各派的崇拜礼仪、聚会程式,各有自己的程式和要求,礼仪中所采取的音乐也不同。例如主日崇拜,唱诗班,讲道人和主礼人进堂入座时先即奏序乐。然后会众唱圣诗。在各种崇拜程式如默祷、祷告、读经、证道、报告、祝福、奉献、宣信之间又插入或由会众同唱的圣诗。在农村教堂和一些小教堂中,没有风琴和唱诗班,则仅由会众献唱圣诗。耶诞节更以唱各种圣歌及圣诞歌曲为崇拜的主要程式,读经、祷告等占时不多。
    17世纪以前,天主教以唱诗来赞神,唱的都是拉丁文的圣诗,歌唱是修道士的专职,教徒不参予唱。自从马丁·路德进行宗教改革以后,教徒才参与共唱圣诗,圣诗的内容也由拉丁圣诗演化成目前的赞美诗(现今的赞美诗由3部分组成:韵文诗篇。将圣经或诗篇改成有韵律的诗句,表达旧约诗篇作者的经历与环境;圣诗由诗歌作者所写的诗篇作成,用以表达唱者的思想感情;福音诗歌,表达信徒的经历与拯救及劝勉,曲调单纯,经常带有副歌)。
    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清代禁教时期,英国传教士马礼逊在广州编译了一本《养心神诗》,共印300册,收有赞美诗30首,这是新教传入的第一本赞美诗集。此后由于基督教会在上海设立印书馆和书局,上海逐渐成为出版赞美诗的集中地。
    民国20年(1931年)4月,由中华基督教会、中华圣公会、美以美会、华北公理会、中华浸礼协会及监理会六公会委派代表组成“联合圣歌编辑委员会”,共23人,其中从事音乐的有杨荫浏、周淑安、李抱忱等,其目的是“欲产生一足以表现中国全体基督徒教会赞美与最高尚的热诚之诗本……。在各教会中,增高中文圣歌之质……”。
    民国24年3月,这本题名《普天颂赞》的圣歌集终于定稿。共收圣歌514首,其中译述452首,创作62首。在创作作品中,有两首古代作品:一是“大秦景教三威慕度赞”,是从敦煌石窟发掘出来的版本;一是清初画家、天主教司铎吴渔山的《仰止歌》,民国15年由裘昌年配上中国传统乐曲“云淡”的曲调。其余都是中国教徒的创作。还有的选自其他圣歌集及民国所编宗教杂志及礼拜仪式中。
    《普天颂赞》凡曲调548阕,其中474首取自欧美,2阕取自日本,中国化曲调共72阕。有5阕取自古琴《阳关三叠》《极乐吟》及词调《满江红》《如梦令》以及吟诗调,另有7阕取自古代流传的曲调,二阕民间流行的曲调,其余23阕均系外国教士模拟中国音乐风格之作。其中尚有34阕是杨荫浏、李抱忱、周淑安、杨加仁、马革顺及其他七位国人所作。《普天颂赞》由上海广学会出版发行,自民国25~37年刊行二十版,共发行文字本、线谱本、简谱本及四声简谱本共43.7万册,颇见盛况。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