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传统文学 >

张卫东:昆曲是典型的文人艺术(2)


    因此,我们就知道北金对北宋的文化多么的尊重,这个时候在金朝的首都就出现了中国戏曲的原点。原点的戏曲是什么呢?那就是金院本和杂剧,何为叫院本、杂剧呢?这个院本并不是皇宫内院演的戏,而是在剧场中演的戏,有个院子空间演出的戏叫院本。而杂剧呢?就是有个具体的剧本啦。他们演唱的这种曲调来自于北宋朝,也是曲牌体。到后来发展成为诸宫调,这个诸宫调就是艺人往下唱有很多的曲牌联套方式,曲词方面都是由文人来创作。我们在学文学史的时候,曾经学到什么诸宫调呢?……《西厢》。《西厢》是谁写的诸宫调?……董解元。董解元曾经写的很多很多这种故事……
    中国文化在近代最重要的一个黄金分割点是在北金南宋。记准了!北金南宋,尤其是在中国的戏曲舞台音乐中是最突出、最重要的!为什么这么重要,就是因为这一百五十年的对立、割据。北边人的生活习惯是粗犷、豪放、大气、朴实,所以这个诸宫调的创作非常直白。到了这个院本、杂剧出现的时候,以历史题材为主的东西很多,它倡导的特点是什么呢?是忠孝节义的主旨!
    大部分文人都从政,小部分文人才从事着些商业、娱乐。但是南宋朝开通了海上商路以后,温州帮的商人是全国最高等的。当代也是最了不起的!他们的地域里就出现了温州杂剧,这个杂剧我们史称为南戏。南戏的根源在中小阶层的文人圈里。我们现在留下来的有三本,最早的刊印本是永乐戏文三种:《宦门子弟》、《张协状元》、《小孙屠》。这永乐戏文三种就是号称南宋朝留下来的最早的剧本。从文学角度上来讲,比较平白,没有诗意。但是从引子和曲牌音乐上来讲,继承的是宋词格律,却是很了不起!
    宋词不是宋朝创造的,是唐代中末叶就有了雏形的。特别是唐代末叶五代以来,词学是非常地饱满、完美。这些词学都是可歌的,都是有音乐的,是唱出来的诗。南戏就继承了这个唱出来诗的精神,把它的音乐固定成曲牌,传留了下来。但是创作风格上有所不同,因为南戏大部分是由中路文人和普通文人创作的,是满足于商人来演唱的,它的情趣是一个全世界闻名的戏剧主题——爱情。任何的艺术创作都离不开这俩字儿——爱情。活着也离不开这俩字儿——爱情,繁衍子孙也离不开这俩字儿——爱情。在那个时代都解释不了这俩字儿。怎么办?就用戏曲的形式,用诗的形式,用一个理想爱情的故事篇章来写这个爱情。所以大家去看《宦门子弟》、《张协状元》、《小孙屠》,都是在为了自己心中的爱情来写的南戏故事。就是我们所说的:“《铡美案》的故事永远在我们身边,第三者插足的故事永远在我们生活当中,嫌贫爱富的故事永远是我们爱情走不完的一段路!”南戏大部分都是这样的,就象《红楼梦》里贾府老太太见到那位女先儿说:“这些书都是一个套子,左不过是些佳人才子,最没趣儿。把人家女儿说的那样坏,还说是佳人,编的连影儿也没有了。开口都是书香门第,父亲不是尚书就是宰相,生一个小姐必是爱如珍宝,这小姐必是通文知礼,无所不晓,竟是个绝代佳人。只一见了一个清俊的男人,不管是亲是友,便想起终身大事来,父母也忘了,书礼也忘了,鬼不成鬼,贼不成贼,那一点儿是佳人?便是满腹文章,做出这些事来,也算不得是佳人了。比如男人满腹文章去作贼,难道那王法就说他是才子,就不入贼情一案不成?可知那编书的是自己塞了自己的嘴。”全是这样的故事。你去读南戏南曲都是这样。包括后来明代的一些传奇也是继承了这个风格。
    在北边的北杂剧、金院本跟南戏的风格就不太相同了。虽然也在写爱情,它写的是什么样的爱情呢?我们看到过《莺莺传》,那个《莺莺传》的故事发展到了《西厢》;到了《西厢》的时代,一个姑娘在一个丫鬟的携领之下就钻到了男人的书房里头去。在我们当代这个社会,也是让人当笑话讲的呀!何至于在那种封建社会当中。所以说明在北方人眼睛里对爱情伦理是一种革命的精神,是一种君子的精神,坦坦荡荡。我爱谁就去找谁,没有什么拐弯没角儿。但是从艺术上来讲,大部分又是历史故事题材的比较多。凡是编织的这些院本杂剧都是有出处的,都是在前人留下来的故事梗概基础上再发展,绝不是按我们现在台湾电视剧似的“纯属虚构”。
    “纯属虚构”完全是害人的,为什么呢?它是把不可能出现的事儿当成可能出现的事儿来演。演完以后你跳进这个故事情节当中,就跟着这个故事一起去做这个梦。最后的结局呢?这些象肥皂泡似的剧作就是爱情教唆犯,教小姑娘们做一个没有志向的人。比张爱玲的书都可恨……(听众笑)你笑什么呀?没恋爱过的都爱读张爱玲的书,恋爱挫折过的都不爱读她的书。为什么呢?她把她的经历都给写出来了,这就是一个爱情方面的女教唆犯。当然我是开个玩笑。它有它的文学价值,我们不去谈,我们主要是谈昆曲。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