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传统文学 >

张卫东:昆曲是典型的文人艺术(6)


    “喜旧厌新”就是我们目前中国国学文学艺术的一个标准。凡是研究中国国学传统文化艺术的,必须要有一颗“喜旧厌新”的脑子,有了这个心理才能研究得好。研究成功以后再闪烁出来的亮点儿,那就是一种再创造,复古也是创新呀!
    昆腔到了明代,宫廷当中把它作为礼仪的象征。因为闯王进北京,所有的内廷档案全部烧毁了,我们没有见到明代宫廷演出昆腔的记录。我们现在只能在《酌中志》中看到老太监刘若愚的回忆,说万历神庙时代是在怎么样怎么样的祭祀,怎么样起鼓,怎么样唱这个昆腔戏,天启、崇祯年代在玉熙宫怎么样演,知道这么一些故事,而这些故事大多都是在笔记小说中见到。
    但是,我们现在有一套完整的内廷记录昆腔的档案,一个在历史第一档案馆,一个是在北京图书馆,那就是《昇平署档案》。《昇平署档案》是在南府时代之后,前期成为“南府”。清代入关进宫以后逐渐设立了太监制度,其实清代在关外的宫廷没有太监制度。顺治跟孝庄皇太后娘俩个坐着两乘轿子顺永定门进北京,进来以后到了内廷的宫门看见匾额上嘀嗒嘀嗒有水珠落下来,后来打发侍卫将军们过去一看,原来是一小太监藏在了匾额后边,吓得拉拉尿啦。就问:“你是干嘛的?”他说我是伺候先明朝主子的。“哦,那你就留在宫里吧。”这就是清宫太监始祖。
    这位太监以后就出现了大部分的太监来执掌内廷,这也是按照明朝的制度来发展。历史上记载这时候的顺治帝,他曾经看过很多昆曲的传奇,非常高兴,有时还拍案大笑。是哪一部传奇呢?据说他看到《鸣凤记》非常兴奋。想必顺治皇帝看到了这些剧作的时候,不禁就想起他的朝政故事。这个时候因为是开国初年,宫廷里头还保留了礼乐,由教坊司负责。钟鼓司是负责礼制。因为开国战争没有平息,所以不能大演歌舞,留下来的记载也很少。后来到了康熙年就了不得啦,康熙朝是把昆曲作为礼仪象征的代表年代。我们现在拿得出来的资料就是《圣祖实录》里面的《圣祖训》。《圣祖训》就说过昆腔要分南北怎样怎样,就是专门对昆腔理解的一篇论文,这篇文言文是《圣祖实录》里面有原文的。
    这个时代就可以知道是平定三藩以后,在内廷里是把唱昆腔南北曲作为礼仪的象征近乎与礼乐。当时的钟鼓司、教坊司和礼部等等这种演艺机构比较混乱。那怎么办呢?就是发展了,发展了一部分演戏的来负责内廷的服务。那么办衙门的机关在哪里呢?就是三藩之乱后的额驸吴应熊,是吴三桂的儿子。他住在南长街北口,就是现在北京六中这个地方,这是吴应熊的府第。那么三藩平定了,吴应熊获罪了,这个府就腾出来了。这个府距离内廷很近,原来演戏的机构是在教坊司,在景山后边的一个小衙署。人太多,没有办法,就分出一部分人到吴应熊这个府里边来当差。这个地方的名字当然不能叫吴应熊的额驸府,所以就叫南府,区别于北面的景山。实际上来讲就是一个有地名,并没有真正衙署名的这么一个地方。这个南府的称谓一直沿用到道光七年,在此之前内廷演戏机构一直由南府来治理。
    南府的治理是谁来治理呢?是由太监来治理。太监是大清国内廷的自家人,就是家里头都是太监,入了太监籍了就是镶黄旗,要是了解这些知识史料大家可以再去读一些档案书籍。这时的昆腔实际上就是宫廷的一种礼制,这个时候在内廷里演出昆腔,第一要有完整的剧本,第二这些剧本必须经如意馆写字的人抄录下来,供给皇帝以及后宫嫔妃和后宫里观摩的人们读一读,一般在平时读完了再看这些戏。因为那个时候没有字幕,换句话说这也是用这个剧本来提高后宫嫔妃们的才情学识。那个学问就是从看戏那儿学来的,你看古代多好啊!也是完成了古代读书的那种声腔艺术,都是唱出来的诗,还是维护着那个时代的发展而发展来了。
    雍正元年,办了一件大事,废止乐籍制度。从魏晋南北朝开始,乐籍制度在中国有一千多年。乐籍制度就是由犯官的女眷家属们作乐,永远不得翻身,后世一直作乐。这些人有艺术没地位,他们演唱的东西都得经过国家认证,有伤风化的一概不准演,自己编的不准你表演,前人编下来的你就按照前人编的演,当今人编下来的要由当时的部门检查以后方可以上演。不可以想上演什么就上演什么,那么换句话说,这也是属于一种对艺术负责任的表现,其目的就是有监控部门说了算数。而民间演唱的那些歌曲统统称之为小曲儿,小曲儿按现在说就是通俗歌曲。通俗歌曲就是随着时代走的,属于俗文学。也可以说就是没文学,口耳相传,不上文字。而这些我们过去称之为“风”。“民风”怎么样、“乡风”怎么样,就是我们当年的“国风”怎么样。我们有村歌野调,到城市里叫巷弄俚曲、俚词。这些东西才是真正的民间的戏曲。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