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亨 毛苌:为《诗经》插上翅膀(2)
http://www.newdu.com 2024/12/05 03:12:38 酒量犹豪人渐枯博客 酒量犹豪人渐枯 参加讨论
一 毛亨与毛苌雕塑(资料图 图源网络) 但凡受过点基础汉语教育的人,几乎没有人不知道《诗经》。 作为中国文学的主要源头之一,《诗经》一直受到历代读书人的尊崇,经历两千多年,已成为一种文化基因被融入华夏文明的血液。 《诗经》,是中国最古老的一部诗歌总集,一部现实主义的诗歌总集,收录了自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即公元前1100-600年左右的诗歌311首。其中6首为笙诗,只有题目,没有内容,去而为305首,故又简称“诗三百”。 《诗经》内容上包括十五国风、大小雅、周鲁商颂。“风”是指各地方的民间歌谣,“雅”为贵族的宫廷正乐,“颂”是周天子和诸侯用以祭祀宗庙的舞乐。《诗经》表现手法为赋、比、兴。其中直陈其事叫赋,连类譬喻叫比,以它物引起所咏之物叫兴。赋、比、兴与风、雅、颂合称“六义”。 做为一本古老的诗集,它自然应该享有人们应有的敬意,但何以能够成为儒家的一部重要经典,并被历代学者大雅传诵,讲习不止? 首先是其“史诗”性质所决定。 像西方的史诗《伊利亚特》被认为是信史一样,形象反映周初至春秋中叶社会各个层面生活的《诗经》,内容浩繁,其中有先祖创业的颂歌,祭祀神鬼的乐章,也有贵族间的宴饮交往,还有底层百姓的怨愤,兼有反映劳动、恋爱、婚姻等等方面的动人篇章。文学是生活的反映,而生活又具有社会历史特征。 因而,《诗经》以历史的记述与见证人双重身份出现,而不再是一部简单的诗歌集本。清人说“六经皆史”,其意就是指此。 其次得益于孔子的大力首倡。 在孔子那里,《诗经》不单纯是部文学作品,而是承载着政治和历史,寓含了道德与仁爱的治世化人法宝。不独是诗,儒生所修明的六艺所诵读的五经,都与治世有着直接作用,“六艺于治一也。”《礼》以节人,《乐》以发和,《书》以道事,《诗》以达意,《易》以神化,《春秋》以义。 因而,他对《诗经》有着极高的个人评价,他甚至认为,“不学诗,无以言。”认为诗可以群,可以怨,可以兴,可以志。《诗经》温柔敦厚的品质,能够洗涤并澄清俗世中蒙尘的心灵。对己,可以培养阅读者的联想力,提高观察力,对外,可以从中学到隐喻讽谏的本领。对父母君王,可以运用其中的道理来侍奉他们,将之作为教化的工具,从而达至儒家以仁化世,以礼律己的齐家、治国、平天下之功。 经孔子首倡,《诗经》遂作为六艺之首为春秋以降的儒家奉为重要经典,进行研习揣摩。自此,《诗经》中所录言辞,不仅被认为原典而广泛引用在庙堂对策之中,而且更是做为文人行文的立论之基,游走在书生的笔下。 影响可谓十分深远。 在文明的进程中,文化与反文化的力量,从来就以一种对抗的形式共同存在。文明的脉搏时强时弱,在某些特殊历史时期它甚至几近停跳。而正是一些不辞辛苦的接竹引泉人,他们站在枯竭的溪流边,舀起上游依稀断流的水源,再灌溉向行将龟裂的下游河床,让文明的水路始终保持湿润,然后等待风雨忽来,水波再兴。 公元前20世纪,就是中华文化的重大灾难时期。 公元前212年,秦始皇焚书坑儒,几乎将孔子苦苦整理并精心建立的文化体系彻底火烧土葬。 大火熊熊,纸灰飞扬,一场浩劫在所难免。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从善美到仁义:追求仁道三大过程
- 下一篇:“说话”是门大艺术:孟子说理三大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