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儒学 > 评论杂谈 >

2006中国人文关键词之七:国学大师评选


    吹剑按:去年,我们推出“2005中国人文关键词”以后,得到了各界朋友的关注和好评,同道们也希望将此定制,每年都推出一辑,以发出“不同的声音”。故此,我们决定在每年岁终,择选出本年度发生的若干热点人文话题,特别邀请同道学友撰文评述,回顾去岁,以望来年。 
    今年,我们择选了以下二十一个话题:电视剧《施琅大将军》(予沉),上海重写历史教科书(冼岩),鲁迅逝世70周年(石勇),孟母堂(张波),美国总统布什会见中国基督教家庭教会成员风波(陈勇),中韩申遗之争(谢泉峰),国学大师评选(赵晶),孔子标准像(谢泉峰),易中天(谢泉峰),李银河(石勇),赵丽华(思芬),女儿状告父亲婚外恋(石勇),教师节改期(冼岩),废除中医(东民),草根历史(谢泉峰),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简照霜),学部委员遴选(赵晶),七夕情人节(东民),于丹说《论语》(谢泉峰),大国崛起(王达三)、十博士生倡议抵制西方圣诞节(谢泉峰),汇辑曰“2006中国人文关键词”,由原道网(www.yuandao.com),孔子2000网(www.confucius2000.com),中国儒教网(www.zgrj.cn)联合发布。 
    孔历2559年(西历2007)年1月1日 
    目录 
    2006中国人文关键词之一:电视剧《施琅大将军》 
    2006中国人文关键词之二:上海重写历史教科书 
    2006中国人文关健词之三:鲁讯逝世七十周年 
    2006中国人文关键词之四:孟母堂 
    2006中国人文关键词之五:美国总统布什会见中国基督教家庭教会成员风波 
    2006中国人文关键词之六:中韩申遗之争 
    2006中国人文关键词之七:国学大师评选 
    2006中国人文关键词之八:孔子标准像 
    2006中国人文关键词之九:易中天 
    2006中国人文关健词之十:李银河 
    2006中国人文关键词之十一:赵丽华 
    2006中国人文关健词之十二:女儿状告父亲婚外恋 
    2006中国人文关键词之十三:教师节改期 
    2006中国人文关键词之十四:草根历史 
    2006中国人文关键词之十五: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 
    2006中国人文关键词之十六:学部委员遴选 
    2006中国人文关键词之十七:废除中医 
    2006中国人文关键词之十八:七夕情人节 
    2006中国人文关键词之十九:于丹说《论语》 
    2006中国人文关键词之二十:大国崛起 
    2006中国人文关键词之二十一:十博士生倡议抵制西方圣诞节 
    2006中国人文关键词之七:国学大师评选
    作者:赵晶
    发布:原道网(www.yuandao.com),孔子2000网(www.confucius2000.com),中国儒教网(www.zgrj.cn)
    随着国学热的兴起,各种以国学为名义的活动开始“前赴后继”地出现,可谓“你方唱罢我登场”。2006年4月11日上午,由百度国学频道、国学网和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联合举办的"我心目中的国学大师"评选正式开始。通过网络、邮寄、短信等方式,主办方共收到两岸三地及海外华人120多万张选票。全世界的华人从50位候选人中选出的“十大国学大师”,按实际得票多寡,依次为:王国维、钱钟书、胡适、鲁迅、梁启超、蔡元培、章太炎、陈寅恪、郭沫若、冯友兰。
    一石激起千层浪,顿时间争议四起,对于该活动本身,有学者指出:“如今借国学的名号打传统文化的牌,要让国学铁肩担道义,实际上是不现实的。特别是当一门科学通过运动发展到群众,其结果必然违背科学规律。”而且还问题在于,主办方似乎在利用现在公众对‘国学’的关注,顺手牵羊地把“国学大师”们作为公关、广告的材料,对于这一点,干春松先生对作为主办方之一的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颇有微词:“国学院……却爱好做一些哗众取宠之事.极尽讨好媒体之能事,这次投票选国学大师便是又一以其之无聊吸引人们眼球之举动。”“老策划一些只具有新闻效应的事件来引起人的关注,我猜测,下一个题材,可能是春宫之类的‘大师’,请拭目以待。” 
    不过,争论的焦点似乎相对集中于“标准”的确定:国学的标准、大师的标准、评选者的资格标准等。正因为这些标准的不确定性,对鲁迅、胡适等入选“十大”以及大师位次排定等也展开激烈的论辩。有学者由此认为:“‘国学大师’的泛滥,乃是这个贫乏时代自知贫乏的表现,而一个时代如果过于贫乏而降低了“大师”的衡量标准,则意味着这个时代在贫乏中将会沦向更加贫乏。”而对于国学大师的标准,陈明先生的观点虽不是因这次活动而发,但不无借鉴意义:“第一要对本土文化有深入的了解,第二要对本土文化有一定的信念,自觉内在于这一谱系。”
    当然,也有些学者相对肯定这次活动的价值,葛剑雄先生就认为:“从国学逐渐恢复到它应有的地位,从普及国学与国学知识等方面看,这次活动无疑是有益的。即使带些商业性质,只要不影响活动本身和评选结果,也无可厚非……只是要求将评选结果定为“网友心目中的十大国学大师”,或国学网评出的“十大”。那么即使谈不上功德圆满,至少也可以说是实事求是了。”
    大师缺乏的年代,却对大师有着那种割舍不掉的情结。于是大师的帽子乱飞,尤其是国学复兴的时代,谁都想拥立国学大师以自重。或许,通过这次国学大师的评选,能够警醒那些被拥戴为“大师”的学者,连钱宾四先生等都没能入围、连王国维先生等都遭到质疑,在我们这个年代中,谁还能当得起“国学大师”这个称号?人贵在有“自知之明”。
    来源:原道网、孔子2000网、中国儒教网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