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儒学 > 评论杂谈 >

【吴钩】你以为只有海瑞才敢骂皇帝?看苏辙怎么骂宋仁宗吧


    
吴钩

    作者简介:吴钩,男,西历一九七五年生,广东汕尾人。著有《隐权力:中国历史弈局的幕后推力》《隐权力2:中国传统社会的运行游戏》《重新发现宋朝》《中国的自由传统》《宋:现代的拂晓时辰》《原来你是这样的大侠:一部严肃的金庸社会史》《原来你是这样的宋朝》《风雅宋:看得见的大宋文明》《知宋:写给女儿的大宋历史》《宋仁宗:共治时代》等。
    

    你以为只有海瑞才敢骂皇帝?看苏辙怎么骂宋仁宗吧
    作者:吴钩
    来源:原载于 “我们都爱宋朝”微信公众号
    时间:孔子二五六八年岁次丁酉十月初七日乙卯
               耶稣2017年11月24日
    写《海瑞罢官》的吴晗说过:“骂皇帝,那是没有听说过的,……真正骂过皇帝,而又骂得非常之痛快的是海瑞。”这个说法影响了太多人,以至“海瑞骂皇帝”差不多成为一个成语。现在我们说到“骂皇帝”,恐怕许多人都会想到海瑞。但你不要以为真的只有海瑞才敢骂皇帝,来看看宋朝的苏辙是怎么骂宋仁宗的吧!
     
    苏辙画像
    写《海瑞罢官》的吴晗说过:“骂皇帝,那是没有听说过的,……真正骂过皇帝,而又骂得非常之痛快的是海瑞。”这个说法影响了太多人,以至“海瑞骂皇帝”差不多成为一个成语。现在我们说到“骂皇帝”,恐怕许多人都会想到海瑞。但你不要以为真的只有海瑞才敢骂皇帝,来看看宋朝的苏辙是怎么骂宋仁宗的吧——
    宋仁宗嘉祐六年(1061),苏辙与兄长苏轼同时参加了“制举”考试。兄弟俩报考的,是“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朝廷设这一科的目的,是希望通过考试发现敢言有识之士。
    仁宗皇帝在御试的时候,向四位应试的士子提出了这么一道策问:“朕承祖宗之大统,先帝之休烈,深惟寡昧,未烛于理,志勤道远,治不加进。夙兴夜寐,于兹三纪。朕德有所未至,教有所未孚,阙政尚多”(后面列举了民生、兵政、教化、法制、财政诸方面存在的问题)。请问,面对目前种种困顿,该怎么办?
    苏辙接过试题,挥笔写道:“陛下策臣曰:‘朕承祖宗之大统,先帝之休烈,深惟寡昧,未烛于理。’又曰:‘志勤道远,治不加进,夙兴夜寐,于兹三纪。’此陛下忧惧之言也。然臣以谓陛下未有忧惧之诚耳。”开篇即指出宋仁宗的忧惧缺乏诚意。然后,苏辙围绕着这一立论,对仁宗皇帝展开了措词强烈的批评:
    “窃闻之道路,陛下自近岁以来,宫中贵姬至以千数,歌舞饮酒,欢乐失节,坐朝不闻咨谟,便殿无所顾问。夫三代之衰,汉唐之季,其所以召乱之由,陛下已知之矣。久而不正,百蠹将由之而出。内则将为蛊惑之所污,以伤和伐性;外则将为请谒之所乱,以败政害事。妇人之情,无有厌足,迭相夸尚,争为侈靡,赐予不足以自给,则不惮于受赂贿。赂贿既至,则不惮于私谒。私谒既行,则内外将乱。陛下无谓好色于内而不害外事也。”
    ——这是抨击皇帝好色怠政。
    “国家自祖宗以来,至于陛下四世矣。陛下之所以深结于民者何也?民之所好者生也,所惜者财也。陛下择吏不精,百姓受害于下,无所告诉,则是陛下未得以生结民也;陛下赋敛烦重,百姓日以贫困,衣不盖体,则是陛下未得以财结民也。……臣独怪陛下内有宫中赐予玩好无极之费,此何为者?凡今百姓所为,一物以上,莫不有税。茶盐酒铁,关市之征,古之所无者,莫不并行。疲民咨嗟,不安其生,而宫中无益之用,不为限极,所欲则给,不问无有。司会不敢争,大臣不敢谏,执契持敕,迅若兵火。”
    ——这是谴责朝廷劳民伤财。
    “陛下又发德音,分遣使者巡行天下,或以宽恤,或以减省,或以均税,名号纷纭而出,天下又皆翕然知陛下之欲速于为治也。然臣以为陛下惑于虚名,而未知为政之纲也。……臣观陛下之意,不过欲使史官书之,以邀美名于后世耳。”
    ——这是批评仁宗好邀虚名。
    苏辙的制策洋洋洒洒写了六千余言,将皇帝、宰执大臣、三司使骂了个遍。参加嘉祐六年制举之时,小苏才二十三岁,血气方刚,正是“初生之犊不怕虎”的年岁。
    答卷交上去,走出考场,苏辙也冷静了下来,觉得自己这么回答皇上的策问,肯定要落榜,“自谓必见黜” 。因此也就对考试成绩不抱任何希望。
    说到这里,不由想起几年前看过的一出历史剧,陆毅主演的《苏东坡》。此剧为突出苏轼的高大形象,将苏辙的《御试制策》改编成苏轼所写,而苏辙则被塑造成一名谨小慎微之人,以反衬苏轼的热血与勇气。
     
    电视剧《苏东坡》中的苏辙
    剧中,殿试结束后,苏辙忧心忡忡地对兄长说:“哥哥,你的策论写得太过尖锐了。”
    苏轼说:“子由,为国进言但求无愧于心。忠言不逆耳,怎利于行?既不利于行,又何谓忠啊?”
    苏辙说:“可是言语锋芒太露,恐遭心怀叵测之人陷害啊。”
    说到后来,苏轼开始教训弟弟:“子由,若是为了一己安危而不顾国家社稷,那你我出来做官为何?倒不如在眉山老家安分守己,太太平平,颐养天年。”
    苏辙说:“子由(其实按古人习惯,苏辙不可能自称“子由”)只怕哥哥会为此而引来杀身之祸呀。”
    苏轼则以烈士一般的语气说:“杀身之祸又有何惧?只要所言是为圣上计,为天下苍生计,何惧之有!”将苏辙训得一愣一愣的。
    说实话,看着如此错位的对白与面画,我感到非常滑稽。只是不明底细的人,恐怕会被这一拙劣的移花接木、张冠李戴之术所误导。其实,苏轼的《御试制策》虽然写得文采飞扬、结构明朗,但持论平平,哪有苏辙策论的气势?这兄弟俩的同题策论,分别收入了他们的文集中,有兴趣的朋友不妨找来对照读读。
    最后交待一下事情的结局:海瑞骂了嘉靖皇帝,结果被关入大牢;苏辙骂了宋仁宗,却啥事情也没有。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