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儒学 > 评论杂谈 >

【陈勇】从“打春牛”到“拼丫打”:一个墨西哥民俗的中国渊源


    
陈勇

    作者简介:陈勇,男,西元1971年生,中国四川眉山人。1994年获得中国人民大学文学学士学位,2005年获得美国范德堡大学(Vanderbilt University)宗教学博士学位。2009年至今,任教于墨西哥学院亚非研究中心,终身教授。著有英文专著Confucianism as Religion: Controversies and Consequences,西语专著 Es el confucianismo una religión,和中文专著《印尼孔教28天行记》,并在中外文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多篇。与人合著西语《儒教简史》即将出版,是西班牙语世界的第一部类似著作。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大陆儒学儒教的复兴、民间儒教在大陆及台湾的宗教化建制、印尼孔教的现当代发展,以及儒教人类学。
    

    

  


    从“打春牛”到“拼丫打”:
    一个墨西哥民俗的中国渊源
    作者:陈勇
    来源:作者授权 儒家网 首发
    时间:孔子二五六六年岁次乙未年七月十二日癸酉
               耶稣2015年8月25日
    “拼丫打”是墨西哥老百姓最喜闻乐见的民俗活动之一,圣诞节以及其他重要节庆的时候,都是必不可少的节目。小孩子过生日最想要的礼物,往往也是父母准备的“拼丫打”游戏。“拼丫打”的道具是一个土陶罐,外面装饰五颜六色的彩纸,里面装满糖果和玩具。它有不同的形状和大小,最典型的是七角星状的。天主教刚传到墨西哥的时候,教堂利用“拼丫打”来传播教义,七个角代表人的七宗罪,用棍子把“拼丫打”击碎,象征脱离了原罪。久而久之,七角星状的“拼丫打”成为最为常见的模型,其宗教意味却渐渐淡出了。几百年来,各种各样的“拼丫打”样式层出不穷,除了七角星的,五角星的也很流行。此外还有数目繁多的动物、人物和器物造型,孩子们最喜欢的是卡通里的人物。比如我儿子最喜欢的“拼丫打”就是蜘蛛侠的造型。
    
    七角星状的“拼丫打”
    游戏的时候,用一根横拉的绳子把“拼丫打”吊在一块空地中央,参与游戏的人轮流上前用棍子击打,直到罐子被打碎,糖果和玩具洒了一地,围观的人群蜂拥而上,纷纷哄抢,以图带来好运。击打“拼丫打”的时候,要有一个人操控绳子,忽而拉高拉低,忽而左右横摆。拿棍子击打的人,要用布条把眼睛蒙上,然后先转几个圈,辨不出东西南北。这都是为了提高游戏的难度和有趣性。在一个人击打“拼丫打”的同时,围观的人一起唱歌。小孩子最喜欢的一首歌曲是:
    打呀,打呀,打呀,
    不要丢了准头。
    若你丢了准头,
    免不了人生迷途。
    打呀,打呀,打呀,
    打也打不着。
    摘掉你的布条,
    下一个是我了。
    你已打了一次,
    你已打了两次,
    你已打了三次,
    时间到此为止。
    
    “拼丫打”游戏
    “拼丫打”的起源
    几年前,当我第一次听到有墨西哥人说,“拼丫打”是从中国传来的,吃惊不已。心想这个花花绿绿、吵吵嚷嚷的游戏,怎么会跟中国有关系,也想不出它跟什么游戏相似。后来才发现真的有不少人,尤其是墨西哥人,把“拼丫打”跟中国搭上关系。比如维基百科西班牙语版就宣称:“拼丫打”起源于中国,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里就已经提到,并把这个民俗带回了欧洲,然后又从欧洲传到了美洲。维基百科英文版也大同小异,只不过没有直接宣称是马可波罗在中国发现并带回欧洲的,但是对中国的习俗原貌描写得更详细:“该风俗在中国的最初样式是一头牛,在新年的时候庆祝。牛的身上装饰各种颜色和图案,以祈求好的收成,并带来好运。牛肚子里装满五种不同的谷物种子。游戏的时候,用彩饰的棍子击打牛,直到牛身被击碎。人们把碎屑一起烧掉,然后把灰保留起来,以图好运。”这里指的牛显然不是真实的牛,而是纸糊的土牛,让人不由得联想到中国的打春牛习俗。
    互联网上介绍“拼丫打”游戏的网页成百上千,往往配有各色图片和简短介绍,但内容大同小异,有的甚至是互相抄袭。有趣的是,很多作者把“拼丫打”的源头追溯到中国,包括一些天主教教堂的官方网站。也有一些人声称其起源于意大利甚至西班牙。但不管哪种观点,共同的特点都是语焉不详,有时甚至自相矛盾,更没有可靠的文献考证。那些持“中国起源说”的作者,其典型的叙述可以归纳为:“‘拼丫打’起源于中国,是庆祝新年的活动之一,正好是春天开始的时候。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里就提到了‘拼丫打’,并亲自把这个民俗带回了意大利。之后天主教对这个民俗加以利用,成为复活节前的四旬期的活动之一,而这期间的第一个周日被称为‘拼丫打周日’。后来这个习俗传到了西班牙,随着新大陆被发现以后,又被传教士带到了墨西哥和拉美其他地方。”遗憾的是,我通读了《马可波罗行纪》的西班牙语版,并参照了英文版和中文版,没有发现“拼丫打”或“牛”等字眼。
    在搜索了无数相关的互联网页和图书馆藏书目录以后,我终于找到三部涉及“拼丫打”的学术著作,但都是百科全书式的简介,而且都没有原始的文献考证。三篇简介,两篇持意大利起源说,一篇持西班牙起源说。其中一个叫魏克曼的作者,在他的著作中这样介绍“拼丫打”的起源:“‘拼丫打’的起源并不神秘。在西班牙,狂欢节一直持续到四旬期的第一个周日,叫做‘拼丫打周日’。这个词汇(指“拼丫打”的西班牙语piñata)来源于意大利语的pignatta,指的是一种圆形土陶罐,形状像松果;里面装满糖果,在‘拼丫打周日’的化装舞会上打碎,大家一起分抢糖果。”当然这个土陶罐的外边要装饰五颜六色的彩纸。
    不单是墨西哥和拉美其他国家流行“拼丫打”的游戏,在意大利和西班牙的一些地方,至今也都还保留着“拼丫打”的习俗。比如在意大利萨丁岛,“拼丫打”仍然是复活节前的四旬期狂欢节的重要活动之一。美国的意大利社区大都还保留着狂欢节的习俗,其中的一个重要活动就是“拼丫打”。比如一个叫“约翰•卡兰达美国意裔学院”和位于佛罗里达的“坦帕意大利俱乐部”的网页,都详细介绍了意大利复活节之前的四旬期活动之一的“拼丫打”传统,并追溯其源头到文艺复兴时期。历史上,每年复活节之前的四旬期,在威尼斯的圣马克广场上,都要挂起一个巨大的白鸽形象的“拼丫打”。当白鸽被击碎时,狂欢节正式开始。
    打春牛的习俗
    当然,要考察“拼丫打”究竟跟打春牛有没有关系,我们需要回头看看打春牛习俗的历史。打春牛又叫打春或鞭春,是立春这一天固有的传统民俗活动,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汉代成书的《礼记•月令》记载了西周时期的习俗:冬之月,命有司“出土牛,以送寒气”。后来,这个习俗从冬月“送寒”改到立春“迎春”,为周公首创。宋代高承的《事物纪原》就提到:“周公始制立春土牛,盖出土牛以示农耕早晚”。劝农春耕的象征性的牛,用泥捏纸粘而成,也叫“土牛”。立春日,要进行迎春仪式,由人扮成“句芒神”,鞭打春牛;天子亲率三公九卿等到东郊迎春、祭祀。到了汉代,鞭春牛风俗已相当流行,其仪式也固定下来,传到地方郡县。立春日清晨,京城百官身着青衣、戴青帽、立青幡,送土牛于城门外,官员执鞭击土牛,以示劝农。鞭春牛之后,老百姓哄抢碎牛的散土,认为“土牛之肉宜蚕,兼辟瘟疫”。唐宋时,鞭打春牛、送小春牛等习俗颇盛,表示劝农春耕和祈求丰收。明清以来,有食青菜、迎土牛、浴蚕种、喝春茶等,具有浓厚的民俗风情和乡土气息。
    
    明代打春牛习俗
    有关打春牛的文献虽说不上汗牛充栋,但也可谓俯拾皆是。北宋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就记载:“立春前一日,开封府进春牛入禁中鞭春;开封、祥符两县,置春牛于府前,至日绝早,府僚打春,如方州仪。”南宋周密的《武林旧事》也记载详尽:“立春前一日,临安府造进大春牛,设之福宁殿庭;及驾临幸,内官皆用五色丝彩杖鞭牛。……预造小春牛数十,饰彩幡雪柳,分送殿阁”。此外,还有不少官方文献,也涉及打春牛的风俗。宋仁宗就曾颁布《土牛经》,对春牛颜色、策牛人衣服、策牛人前后、以及笼头缰索都作了具体规定,使鞭土牛风俗更为兴盛。《明会典》卷七十四《有司鞭春仪》曾载:“永乐中定,每岁有司预期塑造春牛并芒神。立春前一日,各官常服舆迎至府州县门外。土牛南向,芒神在东西向。至日清晨,陈设香烛酒果。……各官执采杖排立於土牛两傍。赞长官击鼓三声。擂鼓。赞鞭春。各官环击土牛者三。赞,礼毕。”康熙朝《济南府志•岁时》记录:“凡立春前一日,官府率士民,具春牛、芒神,迎春于东郊。作五辛盘,俗名春盘,饮春酒,簪春花。里人、行户扮为渔樵耕诸戏剧,结彩为春楼,而市衢小儿,着彩衣,戴鬼面,往来跳舞,亦古人乡傩之遗也。立春日,官吏各具彩仗,击土牛者三,谓之鞭春,以示劝农之意焉。为小春牛,遍送缙绅家,及门鸣鼓乐以献,谓之送春。”
    
    1911年川西农村打春牛
    历代文人骚客也都对打春牛的习俗多有吟咏。唐代诗人元稹就有《生春》一首描写这个场景:“鞭牛县门外,争土盖春蚕。”先是官员鞭打土牛,然后众人分抢春土以利蚕桑。宋代诗人项安世也在《和通判直阁立春闻莺》诗中写到:“土牛门外打春鞭,彩凤堂前庆寿笺。”当然,打春牛诗最有名的,要数南宋杨万里的《观小儿戏打春牛》:
    小儿著鞭鞭土牛,学翁打春先打头。
    黄牛黄蹄白双角,牧童缘蓑笠青篛。
    今年土脉应雨膏,去年不似今看乐。
    儿闻年登喜不饥,牛闻年登愁不肥。
    麦穗即看云作帚,稻米亦复珠盈斗。
    大田耕尽却耕山,黄牛从此何时闲?
    1911年,随着清王朝的帝制被废除,打春牛这一习俗的官方仪式随之消失,但在民间一些地方还残存下来。比如,台湾省云林县等地方还保存了打春牛的习俗。在河南省内乡县,虽然知县扶犁亲耕的仪式慢慢废了,但打春牛习俗历代相沿至今,只不过牛由泥塑变为纸糊,原来的官方仪式演变为民间活动。《内乡县考》(同治八年)记载了此风俗在内乡的历史及每年由官方支付活动费用的情况。当时每逢立春前一天,由知县身着朝服率众官及迎春队伍,随员高举“春”字牌,浩浩荡荡至先农坛祭拜,而后由知县在附近田里扶犁亲耕一二垅地,其意为“代御亲耕,以祈丰年”。然后迎春队伍将土制“春牛”、芒神等抬到县衙大堂前的“迎春池”旁供奉。第二天立春日,县衙仪门大开对全县百姓开放,“鞭春”仪式开始。当知县击破“春牛”,牛肚内填满的五谷、干果、红枣、核桃等食物纷纷落地,众官和百姓欢呼抢食,以期一年五谷丰登。
    
    河南内乡县的打春牛民俗
    近几年来,全国不少地方逐渐恢复了绝迹百年的打春牛民俗。比如,2008年1月21日,在郑州大众生态健身园的“商都民俗庙会”上,举行了“打春牛”迎春民俗活动。2009年1月20日,立春的前一天,杭州宋城景区举行了“鞭打春牛”活动。2009年立春,北京建国门街道在古观象台举行了绝迹京城近百年的“鞭牛”民俗活动,引起热烈反响。此外,无锡等地把鞭牛迎春习俗变成了春节的一项群众娱乐活动,很受欢迎。
    不过,立春和现在的春节是有区别的。立春作为二十四节气之首,是依照太阳的活动轨迹来确定的,而现在习惯上过的春节,是依照月亮的运行轨迹来确定的,是阴历新年的第一天。其实,在中国古代,春节这个节日原本就是在立春这个节气过的,是立春的另一叫法,而非指现在正月初一过的新年。民国初年,原本立春时庆祝的春节被改到正月初一,成为阴历新年的别称。原本是新年的“元旦”被挪到了阳历1月1日,与阴历不再相关。立春与元旦,在古代是两个相邻很近的节日,前后天数相差不多,但大都不在同一日,如最近的1992年,立春刚好在正月初一,两节重合,而下一个重合要到2038年才出现。所以,如前文所述,当外国作者追溯“拼丫打”的源头到打春牛习俗时,往往把立春和新年(传统上叫“元旦”)混在了一起,认为打春牛就是庆祝新年的活动之一,实际上是几十年才会重合一次。
    马可波罗的关键角色
    可以看出,中国的打春牛风俗的确与墨西哥及其他地方的“拼丫打”民俗有很大的相似性,或许真就是后者的历史原型。从众多西方作者的介绍文章来看,如果“拼丫打”的中国源头说可以成立的话,马可波罗一定在这个习俗的传播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维基百科西班牙语版就声称,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中提到了“拼丫打”这个民俗,并亲自带回了欧洲。其他不少西语文章也有类似的叙述。其实这都是以讹传讹,因为《马可波罗行纪》里根本就没有“拼丫打”、“牛”等字眼。不过,全书倒是有两处段落值得特别注意,或许是他把打春牛习俗带回欧洲的间接证据。
    第一个段落见于《马可波罗行纪》(冯承钧译中文版)第87章“年终大汗举行之节庆”就记载:“其新年确始于阳历2月,届时大汗及其一切臣属复举行一种节庆,兹述其情形如下:是日依俗大汗及其一切臣民皆衣白袍,致使男女老少衣皆白色,盖其似以白衣为吉服,所以元旦服之,俾此新年全年获福。是日臣属大汗的一切州郡国土之人,大献金银、珍珠、宝石、布帛,俾其君主全年或有财富欢乐。臣民互相馈赠白色之物,互相抱吻,大事庆祝,俾使全年纳福。”
    第二个段落在冯译本第165章“小爪哇岛”,其记载:“入一别国,名称南巫里(Lambry、Lanbri)。居民自称隶属大汗而为偶像教徒。多有樟脑及其他种种香料,亦有苏木甚多。种植苏木,待其出小茎时,拔而移种他处,听其生长三年,然后连根拔之。马可波罗阁下曾将苏木子实携归物搦齐亚(威尼斯),种之不出,殆因天气过寒所致。”
    第一个段落说明,马可波罗的确在忽必烈的宫廷里看到了新年庆祝的盛况。蒙古人建立元朝后,采用的是金国的历法,而金国和辽国都是一直使用祖冲之创制的大明历,所以马可波罗看到的新年就是中国传统的新年。他在中国一共停留了18年(1275-1292),如果他有幸参加了新年庆祝活动,那么他也完全有可能目睹或参加过立春的节日庆典,从而见证打春牛的习俗。第二个段落告诉我们,马可波罗从中国出发,周游了东南亚和南亚的许多地方,并把一些物种带回欧洲,比如小爪哇岛的一种叫苏木的植物,虽然偏冷的威尼斯不适合其生长。
    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就是:马可波罗在中国停留期间,见到打春牛习俗并将之带回意大利的可能性有多大?要得到明确的答案显然很困难。但如果我们把问题拆开来,只问其中的一部分:元朝有没有打春牛的习俗?答案却不难找。鞭春的风俗,不仅传到了契丹人建立的辽国,也传到了女真人建立的金国,更进一步传到了蒙古族建立的元朝。元人熊梦祥所著《析津志》的《岁纪》一章就详细记录了元代的立春庆典仪式。每年立春前,太史院先要奏报立春具体日期,并且移文宛平县或大兴县,准备春牛、句芒神等。立春前三天,太史院、司农司请中书省宰辅等官员一同在大都齐政楼南迎接太岁神牛。立春当天清晨,“司农、守土正官率赤县属官具公服拜长官,以彩杖击牛三匝而退。土官大使送句芒神入祀。”同时,中书省户部向皇帝、太子、后妃、诸王、宰辅及各种中央官衙进送春牛。
    至此,有关马可波罗在中国的所见所闻,有三个事实基本可以确立。第一,元朝存在打春牛的习俗,如果皇帝本人不参与的话,至少中央政府的高级官员亲自参加立春庆典,并举行打春牛的仪式;第二,马可波罗在忽必烈的宫廷见证并参加了新年庆祝活动,因为蒙古人和汉人同时庆祝新年; 第三,根据《马可波罗行纪》的记载,他曾亲自把一些物种带回欧洲试种。但是,在缺少进一步文献和实物证据的情况下,马可波罗在中国有没有亲眼见过打春牛的习俗,以及他对意大利十四世纪出现的“拼丫打”游戏究竟有何影响,就只能依靠猜测。 有理由相信,既然他亲自参加过新年活动,那么在18年的过程中,完全也有可能见到立春节庆以及打春牛风俗;既然他有极大的热情把小爪哇岛的树木子实带回威尼斯,那么他也完全有可能把对打春牛的记忆带回故土并告诉他的乡人。
    搞笑的是,相较于许多墨西哥人乐于把“拼丫打”的起源追溯到遥远的中国,意大利人,特别是美国的意大利后裔,却大都将其看做是他们自古以来的传统,坚决否认跟中国有任何渊源。比如,有的文章在介绍“拼丫打”时,往往要特别声明:“我们都应该知道,‘拼丫打’传统起源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意大利人的担忧其来有自,因为根据流传欧洲几百年的传说,马可波罗不光从中国带回了“拼丫打”,还带回了面条、披萨、冰激凌等等。由此想起一个经典的笑话。据说马可波罗在中国见到了馅饼的做法,回到威尼斯以后却记得不确切了。意大利人倒也聪明,不知道把馅夹在饼的中间,干脆直接烙在饼的上面,于是诞生了名传千古的披萨饼。
    我太太曾经跟一个意大利人半开玩笑地说,意大利面条起源于中国,那个人几乎暴跳如雷,似乎自尊心受到极大伤害。后来我跟太太开玩笑说:“这也不奇怪。意大利一共就三件宝:皮鞋、披萨和面条。如今你要夺走其中的两件,人家肯定会跟你拼命。”其实,类似于意大利的“面条民族主义”,中国也有自己的“足球民族主义”。自从国际足联确认足球的最早形式出现于中国以后,不少国产古装电影,最著名的如《荆轲刺秦王》、《赤壁》,都要安插一段踢足球(蹴鞠)的场景,似乎是为了强化所谓的“知识产权”。近年来,甚至有专家声称,高尔夫球最早起源于中国。如果这一论断有一天真的被国际高联认可的话,那么在可预期的将来,我们会看到很多国产古装片中出现打高尔夫球的镜头。
    陈勇
    2015年8月14日 (责任编辑:admin)